方劑組成解釋
鳳髓湯中添加蜂蜜,主要考量以下兩點:
一、潤肺止咳:蜂蜜性平,味甘,入肺經,具潤肺止咳、生津止渴之效。對於因肺燥咳嗽、咽乾口渴者,蜂蜜能滋潤肺燥,緩解咳嗽,並有助於痰液排出。
二、調和藥性:蜂蜜能緩和藥性,減少藥物對胃腸道的刺激。對於一些性寒或燥烈的中藥材,蜂蜜可以起到調和作用,使其藥性更加溫和,更易被人體吸收,減少副作用。
鳳髓湯中加入杏仁,主要源於其潤肺止咳的功效。杏仁性味苦甘,入肺經,具有降氣止咳、潤肺平喘的作用。
杏仁能宣肺降氣,利於氣機通暢,有助於緩解肺氣鬱結、痰涎壅塞所致的咳嗽、喘息等症狀。同時,杏仁又能潤燥滑腸,有利於改善肺燥引起的咳嗽乾咳。
因此,鳳髓湯中加入杏仁,可以協同其他藥物,起到潤肺止咳、化痰平喘的功效,有助於治療肺熱咳嗽、痰多粘稠等症狀。
鳳髓湯中加入山藥,主要基於以下兩點原因:
- 補益腎精,固本培元: 山藥性平味甘,入脾、肺、腎三經,具有補脾養胃、生津益肺、滋腎填精等功效。腎精虧虛會導致腰膝酸軟、頭昏耳鳴、記憶力減退等症狀,而山藥能補益腎精,從根本上改善腎虛所致的症狀,提升人體免疫力,固本培元。
- 健脾益氣,增強體質: 鳳髓湯多用於治療腎虛導致的各種疾病,而脾胃虛弱也會影響腎氣的生化。山藥具有健脾益氣的功效,能改善脾胃功能,促進營養吸收,增強體質,爲腎臟提供充足的能量,有利於腎虛的恢復。
鳳髓湯中包含胡桃仁,主要有以下兩點原因:
- 補腎益精:胡桃仁性溫,味甘,入腎經,具有補腎益精、溫肺定喘之效。腎主藏精,精血同源,胡桃仁可滋補腎精,並能溫補肺氣,改善因腎虛所致的咳嗽、氣喘等症狀,與鳳髓湯補腎填精、益氣潤肺的功效相輔相成。
- 潤腸通便:胡桃仁含有豐富的不飽和脂肪酸,有潤腸通便之效。鳳髓湯中常加入一些滋補藥材,容易導致腸胃燥熱,胡桃仁可緩解此問題,使藥性更加平和,提高整體療效。
中藥方證辨證推理
主治功效
鳳髓湯之傳統古代功效主治
鳳髓湯主「咳嗽」,其功效定位於「潤肺」,乃針對肺燥津傷所致之乾咳、久咳,或虛勞咳嗽而設。此方以滋養肺陰、潤燥止咳為核心,尤其適合肺腎陰虛、津液不足之證。古代醫家運用此方,重視其甘潤滋補之性,以緩解肺燥失潤、氣逆而咳之病機。
方劑組成邏輯與治療原理
牛髓(1斤,取胻骨中者)
- 為君藥,性甘溫,入肺、腎經。《本草綱目》載其「潤肺補腎,填骨髓,治虛勞羸瘦」。此處取其滋陰潤燥、填精補髓之效,直接滋養肺腎之陰,以治本虛。
白蜜(半斤)
- 為臣藥,性甘平,入肺、脾經。《本經》謂其「主心腹邪氣,安五臟,益氣補中,止痛解毒,除眾病,和百藥」。與牛髓相配,增強潤肺止咳之力,兼能緩和藥性,使方劑滋而不膩。
杏仁(4兩,去皮尖研如泥)
- 為佐藥,性苦微溫,入肺、大腸經。《藥性論》言其「治心下急滿痛,除心腹煩悶,療肺氣咳嗽」。此方取其宣降肺氣、止咳平喘之效,雖性偏溫,但與甘潤之品相伍,可制其燥性而存其止咳之功。
乾山藥(4兩,炒)
- 為佐藥,性甘平,入脾、肺、腎經。《本草正》稱其「能健脾補虛,滋精固腎,治諸虛百損」。此處用炒製品,兼顧健脾益氣,以資肺腎化源,助津液上輸於肺。
胡桃仁(4兩,去皮研)
- 為使藥,性甘溫,入肺、腎、大腸經。《醫學衷中參西錄》云其「為滋補肝腎、強健筋骨之要藥」。與牛髓、白蜜協同,補腎納氣,肺腎同治,以固咳喘之本。
方義解析與治療思路
鳳髓湯之組方邏輯可分三層:
- 潤燥養肺:以牛髓、白蜜為核心,直接滋潤肺陰,緩解乾咳無痰之標證。
- 肺腎同治:胡桃仁、牛髓補腎填精,佐杏仁宣降肺氣,暗合「金水相生」之法,使肺氣得降,腎陰得充。
- 培土生金:乾山藥健脾益氣,間接助肺氣生成,防滋膩傷脾。
全方以「甘潤」為主軸,兼顧宣降、補益,適合陰虛肺燥之久咳,尤其老年或虛勞患者。其製法以「重湯煮一日夜」,使藥性融合,滋潤之力更趨溫和,適合長期調養。
傳統服藥法
牛髓1斤(取胻骨中者),白蜜半斤,杏仁4兩(去皮尖,研如泥),乾山藥(炒)4兩,胡桃仁(去皮,另研)4兩。
潤肺。
上將牛髓、白蜜砂鍋內熬沸,以絹濾去滓,盛瓷瓶內,將杏仁等三味入瓶內,以紙密封瓶口,重湯煮一日夜,取出冷定。
每早晨以白湯化1-2匙服。
注意事項及副作用
- 本方不宜長期服用。
- 有糖尿病、肥胖症、高血壓等患者,應在醫師指導下服用。
相關疾病
相同名稱方劑
鳳髓湯, 出處:《醫統》卷四十四。 組成:牛髓1斤(取胻骨中者),白蜜半斤,杏仁4兩(去皮尖,研如泥),乾山藥(炒)4兩,胡桃仁(去皮,另研)4兩。 主治:潤肺。主治:咳嗽。
相似配方組成方劑
相關典籍
討論留言
載入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