洗身散

洗身散

XI SHEN SAN | 更多圖表

出處典籍:《名家方選》

熱性指數

12

寒性指數

18

熱/寒比例

偏寒 (0.67)

複方歸經比例

肝經 20%
脾經 19%
心經 19%
肺經 13%
胃經 13%
大腸經 6%
腎經 6%
肝經
脾經
心經
肺經
胃經
大腸經
腎經

最後更新日:2025-07-24

方劑組成解釋

洗身散方劑中加入枳實,主要基於以下兩點原因:

  1. 行氣消積,利水消腫:枳實味苦、性寒,具有行氣消積、利水消腫的功效。洗身散作為治療濕熱蘊結、脾胃不和所致的皮膚濕疹、瘡瘍等疾病的方劑,枳實可幫助消解積滯,促進水液代謝,減少濕熱在體內蘊結。
  2. 疏肝理氣,調和脾胃:枳實入肝經,具有疏肝理氣之效。濕熱蘊結往往伴隨肝氣鬱結,影響脾胃運化功能。枳實可疏肝理氣,使肝氣舒暢,促進脾胃運化,從而更好地去除濕熱。

因此,洗身散中加入枳實,可有效地解決濕熱蘊結、脾胃不和所致的皮膚疾病,達到清熱利濕、消腫止癢的效果。

洗身散中加入陳皮,主要基於以下兩點:

  1. 燥濕止癢:陳皮性溫,味辛,具有燥濕止癢的功效。對於濕疹、癬症等皮膚病,可以幫助祛除濕氣,止癢止痛,改善皮膚狀況。
  2. 理氣和胃:陳皮可理氣和胃,有助於促進消化,減少因脾胃濕熱導致的皮膚病。

總之,陳皮在洗身散中起到燥濕止癢、理氣和胃的作用,有助於改善皮膚病症,達到更好的療效。

洗身散方劑中加入紅花,主要基於以下兩點原因:

  1. 活血化瘀,消腫止痛:紅花性溫,味辛,入心、血二經,具有活血化瘀、消腫止痛的功效。洗身散主要用於治療跌打損傷、瘀血腫痛等症,紅花能促進血液循環,消散瘀血,減輕疼痛,有助於傷患的康復。
  2. 溫經通絡,散寒止痛:紅花還具溫經通絡、散寒止痛的作用。洗身散中常與其他具有溫經散寒功效的藥物配合使用,如川芎、當歸等,共同發揮溫經散寒、活血止痛的功效,達到治療寒濕痹痛的目的。

洗身散中包含牛蒡子,主要原因有二:

  1. 清熱解毒,消腫止痛:牛蒡子性寒,味苦,入肺、胃經,具有清熱解毒、消腫止痛的功效。對於外感風熱、瘡瘍腫毒、濕疹等皮膚病,牛蒡子能有效清熱解毒,消腫止痛,促進傷口癒合。
  2. 疏風散寒,通竅止癢:牛蒡子同時具備疏風散寒、通竅止癢的功效,可用於治療風寒感冒、鼻塞流涕、皮膚瘙癢等症。在洗身散中,牛蒡子可以幫助清除體表風寒,改善皮膚循環,緩解瘙癢症狀。

洗身散方劑中加入黑豆,主要源於其兩方面作用:

1. 清熱解毒: 黑豆性寒,味甘,入脾、腎經,具有清熱解毒、利水消腫之功效。適用於外感風熱、濕熱蘊結,或瘡瘍腫毒、濕疹等症,與洗身散清熱解毒功效相輔相成。

2. 補腎益氣: 黑豆富含蛋白質、維生素、微量元素等營養成分,可補益腎氣,改善體虛乏力、面色蒼白等症狀。洗身散中加入黑豆,不僅增強清熱解毒之力,亦可提升藥效,促進身體恢復。

洗身散方劑中加入桑枝,主要基於以下兩點原因:

  1. 疏風散寒,祛除濕邪: 桑枝性味苦寒,入肺經,具有疏散風寒、清熱解表、祛風溼的功效。洗身散用於治療風寒溼痹、筋骨疼痛,桑枝可幫助散寒除溼,緩解疼痛症狀。
  2. 通絡活血,利關節: 桑枝還具有通絡活血、利關節的作用。風寒溼邪阻滯經絡,導致氣血運行不暢,關節疼痛。桑枝可通暢經絡,促進氣血流通,改善關節活動障礙。

因此,桑枝在洗身散中發揮着疏風散寒、祛風溼、通絡活血、利關節的作用,是該方劑重要的組成部分。

中藥方證辨證推理


主治功效


洗身散傳統功效與主治分析

此方記載主治「痘瘡陷伏不起,或隱在皮膚中者」,即天花或水痘類發疹性疾病因氣血不暢,導致疹毒無法透發、痘疹隱伏於皮下難以顯現的狀況。古代中醫認為,痘瘡透發不順與「氣滯血瘀」「腠理閉塞」相關,恐引發熱毒內陷;外洗之法定能疏通腠理、活血行氣,助痘毒外透。


組成藥物與治療原理探討

  1. 活血透疹

    • 紅花、桃枝:紅花活血化瘀,桃枝(取象形聯想)具「發散」特性,二者合用可促氣血流通,破除皮膚滯澀。
    • 桑枝:性平通絡,善走四肢皮腠,助藥力外達肌表。
  2. 行氣解鬱

    • 枳實、陳皮:理氣寬中,針對「氣滯」導致痘疹伏陷。氣行則血行,間接助紅花活血之效。
  3. 清熱解毒

    • 牛蒡子、黑豆:牛蒡子疏風熱、解痘毒;黑豆利水消腫,古籍載其可「解毒透疹」。二者共清內鬱之毒。

外用機轉推論
方中藥物多具辛散之性,煎湯外洗時,藉溫熱藥液之力:

  • 物理作用:擴張毛孔,促進局部血液循環。
  • 藥理作用:藥物成分(如紅花色素、枳實揮發油)經皮膚吸收,刺激腠理開泄,引伏邪外透。
  • 象思維應用:桃枝、桑枝取「枝條伸展」之象,暗喻誘導痘疹「發散外出」。

綜論
此方以「行氣活血」為核心,結合清解痘毒、通絡透散之力,外洗直接作用肌表,體現中醫「開鬼門」的發汗透邪思路,適用於痘疹初起透發不暢屬實證者。

傳統服藥法


枳實4錢,陳皮4錢,紅花4錢,牛蒡子4錢,黑豆3錢,桃枝1尺五寸,桑枝長1尺五寸。
以水3升,煮取1升5合,洗遍身。

注意事項及副作用


本方性味辛溫,有一定的刺激性,孕婦及哺乳期婦女慎用。

相關疾病


相同名稱方劑


洗身散, 出處:《名家方選》。 組成:枳實4錢,陳皮4錢,紅花4錢,牛蒡子4錢,黑豆3錢,桃枝1尺五寸,桑枝長1尺五寸。 主治:痘瘡陷伏不起,或隱在皮膚中者。

相關典籍


討論留言


載入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