洗眼槐枝湯

XI YAN HUAI ZHI TANG | 更多圖表

熱性指數

3

寒性指數

38

複方歸經比例

肝經 47%
胃經 23%
心經 23%
腎經 1%
肺經 1%
小腸經 0%
三焦經 0%
脾經 0%
大腸經 0%
膀胱經 0%
肝經
胃經
心經
腎經
肺經
小腸經
三焦經
脾經
大腸經
膀胱經

最後更新日:2024-05-08

方劑組成解釋

洗眼槐枝湯方中包含槐枝,主要基於以下兩點原因:

  1. 清熱解毒,疏風散熱: 槐枝性涼,味苦,入肝、肺經,具有清熱解毒、疏風散熱之功效。對於因風熱上攻、肝火上炎所致的目赤腫痛、視物模糊等症狀,槐枝可有效清熱解毒,消炎止痛,緩解眼部不適。
  2. 涼血止血,活血化瘀: 槐枝亦有涼血止血、活血化瘀之效。對於因血熱妄行、瘀血阻滯所致的目赤腫痛、眼瞼紅腫、視物不清等症狀,槐枝可有效清熱涼血,化瘀消腫,改善眼部血液循環,達到止痛明目的作用。

綜上所述,槐枝在洗眼槐枝湯中發揮清熱解毒、疏風散熱、涼血止血、活血化瘀的功效,對於治療目赤腫痛、視物模糊等眼部疾病具有良好的療效。

洗眼槐枝湯中包含柳枝,主要基於以下兩點原因:

  1. 清熱解毒: 柳枝性寒,味苦,入肝經,具有清熱解毒、疏風散熱的功效。眼部炎症常伴有熱毒,柳枝可有效清熱解毒,減輕炎症反應。
  2. 疏通經絡: 柳枝可疏通經絡,改善眼部血液循環。眼部炎症常因經絡不通,氣血運行不暢所致,柳枝可促進眼部經絡疏通,緩解眼部腫痛、視力模糊等症狀。

洗眼槐枝湯方中加入大青鹽,主要基於以下兩點原因:

  1. 清熱解毒:大青鹽性寒,味苦鹹,具有清熱解毒、涼血消腫之效。洗眼槐枝湯主治目赤腫痛、羞明流淚等症,多因熱毒上攻所致。大青鹽可清熱解毒,消散眼部紅腫熱毒,改善眼部炎症。
  2. 引藥入眼:大青鹽味鹹,可引藥入眼,增強藥效。槐枝具有清熱瀉火、涼血止血之效,但單用槐枝清熱之力不足。加入大青鹽可使其藥力更易到達眼部,加強清熱解毒作用,達到更好的療效。

因此,大青鹽在洗眼槐枝湯中扮演着重要的角色,既能清熱解毒,又能引藥入眼,輔助槐枝更有效地治療眼部炎症。

洗眼槐枝湯中加入芒硝,主要基於以下兩點原因:

  • 清熱瀉火:芒硝性寒,味鹹,入肝、胃經,具有清熱瀉火、軟堅散結的功效。可有效清除眼部積熱,緩解眼紅腫痛、視物模糊等症狀。
  • 消腫止痛:芒硝能引導藥力直達患處,促進眼部組織的消腫止痛,加速炎症消退。與槐枝等藥物配合,可增強藥效,達到快速緩解眼部不適的目的。

主治功效


洗眼槐枝湯

洗眼槐枝湯,主要成分是:槐枝、柳枝、大青鹽、芒硝。

槐枝

槐枝味苦、性寒,歸肺、肝經,具有清熱疏風、涼血止血、解毒消腫的功效。槐枝可治療外感風熱、頭痛、眩暈、目赤腫痛、鼻出血、血痢、便血、瘡瘍腫毒等症狀。

柳枝

柳枝味苦、性寒,歸肝、胃經,具有清熱解毒、祛風止痛的功效。柳枝可治療外感風熱、頭痛、目赤腫痛、牙痛、咽喉腫痛、消化不良、腹痛、腹瀉、痢疾等症狀。

大青鹽

大青鹽味鹹、性寒,歸胃、大腸經,具有清熱解毒、瀉火、明目的功效。大青鹽可治療外感風熱、頭痛、目赤腫痛、咽喉腫痛、口瘡、牙痛、便祕、腸道實熱積滯、大便燥結等症狀。

芒硝性

寒味苦鹹,歸肺經,具有清熱利尿、瀉火、瀉下、利水消腫、破血消癥、通便、軟堅、清熱利濕、活絡止痛等功效。

洗眼槐枝湯的功效

洗眼槐枝湯具有清熱解毒、瀉火明目的功效。可治療眼睛受到風邪感染,視物昏花疼痛,眼白充血,眼角上布滿血絲並出現一層白膜,熱淚頻流不止。

用法用量

煎服,一日一劑。

禁忌

  1. 孕婦及哺乳期婦女慎用。
  2. 脾胃虛寒者慎用。
  3. 大便溏洩者慎用。

注意事項

  1. 服用洗眼槐枝湯期間,應避免食用辛辣、刺激性食物。
  2. 服用洗眼槐枝湯期間,應多喝水。
  3. 服用洗眼槐枝湯期間,如果出現不良反應,應立即停藥並就醫。

總結

洗眼槐枝湯是中藥方劑,具有清熱解毒、瀉火明目的功效。可治療眼睛受到風邪感染,視物昏花疼痛,眼白充血,眼角上布滿血絲並出現一層白膜,熱淚頻流不止。

傳統服藥法


槐枝1大握,柳枝(青嫩如小指大者)1大握(長3寸,切),青錢30文,青鹽半分,生樸消1分,醋淡得所漿水3升。
上藥於銅器中以慢火煎,不得令火急,常微沸如魚眼,又別以槐柳枝如箸長十數莖,以線纏,用攪藥,兩頭俱便,看色變,復換新者,待漿水色如綠苔,減半,即澄濾,於瓷器中盛。
候微溫洗眼,不限時節用之。
避風。

注意事項及副作用


本方具有清熱明目、止血消腫的功效,但不宜長期服用。

相關疾病


相同名稱方劑


洗眼槐枝湯, 出處:《聖惠》卷三十二。 組成:槐枝1大握,柳枝(青嫩如小指大者)1大握(長3寸,切),青錢30文,青鹽半分,生朴消1分,醋淡得所漿水3升。 主治:眼風赤磣澀,生赤脈及膜,熱淚出不止。

相似配方組成方劑


相關典籍


討論留言


載入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