方劑組成解釋
芩朮湯中包含黃芩,主要原因如下:
- 清熱燥濕:黃芩味苦性寒,具清熱燥濕之效,可瀉火除熱,燥濕止瀉。芩朮湯常用於濕熱蘊結之證,如濕熱下注導致的腹瀉、痢疾等。
- 解毒止痢:黃芩亦有解毒止痢之效,可解毒消炎,抑制腸道病菌,緩解腸道炎症,減少腹瀉。芩朮湯中搭配白朮、蒼朮等健脾燥濕藥物,可共同發揮清熱解毒,止瀉止痢的功效。
芩朮湯中包含白朮,主要基於以下兩點:
- 健脾燥濕: 白朮性溫味甘,具健脾燥濕之效。芩朮湯旨在清熱利濕、健脾和胃,白朮可助其健脾祛濕,利於濕熱之消散。
- 固護中氣: 白朮能補氣升陽,固護中氣。芩朮湯中常包含黃芩等清熱藥,易傷脾胃之氣,白朮可補益脾胃,防止藥物傷正。
芩朮湯為一傳統中醫處方,主要用於治療因脾虛濕盛所導致的各種症狀,如腹瀉、食慾不振等。其組成成分包括黃芩、白朮、茯苓、甘草等,而阿膠作為此方中的一味重要藥材,其加入的原因是為了補血滋陰、固攝津液。阿膠由驢皮精煉而成,性平、味甘,歸肝、肺、腎經,具有良好的滋補作用。在芩朮湯中,阿膠能夠與其他藥物協同作用,一方面可以增強整個處方的滋養效果,特別是對於脾虛引起的血虛患者;另一方面,由於黃芩等藥物性偏寒涼,阿膠的加入還能調和方中藥性的寒熱,使整個處方更加溫和,適合長期服用,以達到調理脾胃、補益身體的功效。
主治功效
芩朮湯
芩朮湯,出自《金匱要略》,是一首常用於治療胎氣上衝的中藥方劑。本方由黃芩、白朮、阿膠三味藥組成。
方劑組成介紹
- 黃芩
黃芩,性味苦、寒,歸肺、大腸經,具有清熱燥濕,瀉火解毒,涼血止血,除熱安胎,清熱瀉下,排膿消腫,清熱解毒,降氣,利尿等功效。可治外感熱病,中上焦鬱熱所致的壯熱煩渴、面赤脣燥、溲赤便祕、苔黃脈數,濕熱蘊結、腸燥便祕,輕微出血症,如外傷、牙血,肺熱壅遏,肺失清降所致的咳嗽痰稠、咽喉腫痛等症,血熱吐衄,氣鬱不暢,氣逆上衝,皆因氣滯而起,瘡瘍、腫毒、痢疾等熱毒病症,肝臟和膽囊疾病,小便不利等症。
- 白朮
白朮,性味甘、微苦,歸脾、胃經,具有補氣、利水滲濕、固表止汗、生津止渴、安胎、健脾胃、祛風除濕等功效。白朮可以補氣健脾、利水滲濕、固表止汗、生津止渴、安胎、健脾胃、祛風除濕,具有多種藥用價值,常用於治療脾虛氣弱、食慾不振、肢體乏力、水腫、黃疸、自汗、盜汗、口渴、口乾舌燥、安胎、食少、腹脹、泄瀉、風濕疼痛、關節炎等症狀。
- 阿膠
阿膠,性味甘、平,歸肝、腎經,具有補血、補氣、滋陰、止血、止咳化痰、清熱利尿、清肺熱利咽、安胎、潤燥、補血養肝等功效。阿膠富含骨膠原、膠原蛋白、氨基酸、微量元素、膠質等營養成分,能促進代謝,增強體質,益氣補血、滋陰潤燥,治貧血、經期不順、產後失血,悉有裨益。
總結
芩朮湯,具有清熱燥濕,益氣固表,安胎止血的功效,常於治療胎氣上衝。方中黃芩清熱燥濕,瀉火解毒,涼血止血,除熱安胎;白朮益氣固表,利水滲濕,健脾胃;阿膠補血補氣,滋陰安胎。三藥合用,共奏清熱燥濕,益氣固表,安胎止血之功。
注意事項及副作用
- 本方宜在醫師指導下使用,孕婦慎用。
- 本方有滋膩礙胃之弊,脾胃虛弱者慎用。
相關疾病
相同名稱方劑
芩朮湯, 出處:《證治匯補》。 組成:白朮1兩,黃芩7錢,甘草3錢。 主治:痢疾。
芩朮湯, 出處:《葉氏女科》卷二。 組成:子芩3錢,白朮(蜜炙)1錢5分,阿膠(炒珠)1錢。 主治:胎氣上逼。
芩朮湯, 出處:《丹溪心法》卷五。 組成:條芩1-2兩。 主治:安胎。清熱安胎。主治:妊娠4-5月,常墮不安,爲熱甚故。
相似配方組成方劑
相關典籍
討論留言
載入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