方劑組成解釋
中藥方劑「止經丸」的組成中,包含黃芩,是因為黃芩具有清熱解毒和燥濕的作用。黃芩能夠清除體內的熱毒,改善因熱毒引起的經期不調和經痛。其主要作用是清熱解毒,幫助調理經期問題。黃芩的使用能夠增強方劑的效果,促進健康恢復。
中藥方劑「止經丸」的組成中,包含阿膠,是因為阿膠具有補血養陰的作用。阿膠能夠促進血液生成,改善因血虛引起的經期問題,如經期不調和經痛。其主要作用是補血養陰,幫助方劑改善經期問題。阿膠的使用能夠提升方劑的效果,促進健康恢復。
中藥方證辨證推理
主治功效
止經丸傳統古代功效主治分析
此方劑主治「五十歲後經尚行,或是盛,或是熱者」,意指婦女年過五十,本應停經(天癸已竭),卻仍見經血不止,或經量過多、質地偏盛,或伴隨熱象。此現象在中醫理論中,多因任衝二脈失調、陰虛血熱,或肝腎不足、虛火妄動所致。方名「止經」,即針對異常子宮出血(崩漏或經期延長)而設,旨在清熱涼血、滋陰固衝以止經。
組成邏輯推理與治療原理
條芩(黃芩)
- 性味苦寒,歸肺、膽、大腸經,傳統功用為清熱燥濕、瀉火止血。
- 本方用量獨大(四兩),推測取其「清血分實熱」之效,尤其針對肝膽或下焦濕熱鬱結、迫血妄行所致的經血過多。黃芩的止血作用在《本草綱目》中亦有記載,能「治諸失血」。
阿膠
- 性甘平,歸肝、肺、腎經,功能滋陰補血、止血安絡。
- 此處用二兩,與黃芩相配,形成「清熱+滋陰」的結構。阿膠能養血斂衝,修復損傷的陰血,同時其膠質之性可固攝血脈,防止血熱妄行。
醋糊為丸
- 醋性酸收,能增強止血之效,符合「急則治標」思路,協助收斂經血。
配伍邏輯與整體作用
- 清熱與滋陰並行:黃芩清瀉血分熱邪,直接減少熱迫血行的病機;阿膠滋補肝腎之陰,鞏固衝任根基。二藥一瀉一補,標本兼顧。
- 動靜結合:黃芩主動清解,阿膠主靜固攝,兩者相制相成,既能抑火,又可防苦寒傷陰。
- 適應證推演:此方可能適用於「陰虛血熱型」崩漏,症見經血色鮮紅、質稠、心煩口乾、舌紅少津等。若非實熱或陰虛為主,則需調整配伍。
總結:止經丸以簡潔配伍,針對年長婦女經血異常的熱證或陰虛夾熱證,體現「熱者清之」「漏者固之」的治療原則。
傳統服藥法
條芩4兩,阿膠2兩。
醋糊為丸。
每服100丸,空心服。
注意事項及副作用
...
相同名稱方劑
止經丸, 出處:《嵩崖尊生》卷十四。 組成:條芩4兩,阿膠2兩。 主治:五十歲後經尚行,或是盛,或是熱者。
相關典籍
注意:以上所有資訊僅供學術研究使用,任何醫療行為必須在專業醫師指導下進行!
討論留言
載入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