方劑組成解釋
牛郎串方劑中包含牽牛子,主要基於以下兩個原因:
- 瀉下通便:牽牛子性寒,味苦,具有瀉下通便的功效。牛郎串方劑多用於治療便祕、積滯等症狀,牽牛子可促進腸道蠕動,幫助排泄宿便,起到通便的作用。
- 消腫散結:牽牛子還具有消腫散結的功效,對於一些由濕熱瘀阻引起的腫塊、包塊等症狀,牽牛子可以起到一定的消散作用。牛郎串方劑中可能包含牽牛子,也與其消腫散結的作用有關。
牛郎串方劑中包含檳榔,主要基於以下兩個原因:
- 驅蟲消積: 檳榔味苦、性溫,具有驅蟲、消積、降逆的功效。牛郎串方劑常用於治療小兒疳積、腹脹、蟲積等症,檳榔可有效驅除腸道寄生蟲,並促進消化,改善腹脹等症狀。
- 行氣活血: 檳榔還具有行氣活血的功效,能改善血液循環,促進局部組織修復。牛郎串方劑中可能包含一些瘀血阻滯的症狀,檳榔的活血作用可以改善這些症狀,加速病症的恢復。
因此,檳榔在牛郎串方劑中扮演著重要的角色,其驅蟲消積、行氣活血的功效對於治療相關疾病具有重要意義。
中藥方證辨證推理
主治功效
牛郎串方劑分析
一、傳統古代功效主治
牛郎串主治「積食腹脹」,即因飲食停滯、脾胃運化失常所致之脘腹脹滿、噯腐吞酸、便秘或瀉下臭穢等症。此方以攻逐積滯為核心,透過瀉下作用排除腸胃宿食,緩解氣機壅塞之腹脹。
二、組成邏輯與治療原理
黑醜(牽牛子頭末)
- 性味苦寒,歸肺、腎、大腸經,具瀉下逐水、消積通便之效。
- 「頭末」為牽牛子之細末,質輕上行,然其性沉降,仍以瀉下為主,能通利二便,驅除腸胃積滯。
- 其瀉下成分「牽牛子苷」刺激腸道蠕動,促進排泄,故方中註明「瀉三次即止」,避免過瀉傷正。
檳榔
- 性味辛、苦、溫,歸胃、大腸經,能行氣消積、降氣導滯。
- 其辛散溫通之性,可破氣結而除脹滿,輔助牽牛子推動積滯下行;另含檳榔鹼,能促進腸蠕動,與牽牛子協同增強瀉下之功。
配伍邏輯
- 瀉積與行氣並用:牽牛子攻逐有形之積,檳榔疏通無形之氣滯,兩者相須為用,針對「積滯氣阻」之病機。
- 藥性互制:牽牛子苦寒恐傷脾胃,檳榔溫性稍制其寒,避免過於峻猛。
- 劑型設計:為末「不見火」,保留藥材生用峻烈之性,確保瀉下速效;白湯送服,取其平和,不影響藥力。
三、治療原理推演
此方以「通因通用」為法,透過瀉下導滯,使腸胃積食得除,氣機升降復常,則腹脹自消。其力較峻,適用於實證積滯,然需中病即止(瀉三次為度),防止過瀉耗氣。
傳統服藥法
黑醜(頭末)、檳榔各等分。上為末,不見火。
每服2錢,白湯送下。瀉三次即止。
注意事項及副作用
...
相同名稱方劑
牛郎串, 出處:《串雅補》卷二。 組成:黑醜(頭末)、檳榔各等分。 主治:積食腹脹。
相似配方組成方劑
相關典籍
注意:以上所有資訊僅供學術研究使用,任何醫療行為必須在專業醫師指導下進行!
討論留言
載入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