方劑組成解釋
茴香楝實丸方劑中使用茴香,主要基於以下兩點原因:
- 理氣止痛:茴香性溫,味辛,入脾、胃經,具有理氣止痛、健胃消食的功效。方中加入茴香,有助於溫暖脾胃,疏肝解鬱,緩解腹部疼痛,改善消化不良等症狀。
- 協同作用:茴香與方中其他藥材如楝實等,具有協同作用。茴香可增強楝實的驅蟲效果,同時也能緩解楝實的毒性,使藥效更加安全有效。
綜上所述,茴香在茴香楝實丸中,發揮了理氣止痛和協同作用,有助於改善腹痛、消化不良等症狀,提高藥效安全性。
茴香楝實丸中包含川楝子,主要基於以下原因:
- 疏肝理氣,止痛: 川楝子味苦性寒,入肝經,具有疏肝理氣、止痛的功效。對於肝氣鬱結所致的脅肋疼痛、脘腹脹痛、消化不良等症狀,川楝子能有效緩解。
- 殺蟲消積: 川楝子還具有一定的殺蟲消積作用,可用於治療蟲積腹痛、脘腹脹滿、消化不良等症狀。
在茴香楝實丸中,川楝子與其他藥物配伍,協同作用,能夠更好地發揮其治療功效,達到預期治療效果。
茴香楝實丸方劑中包含馬藺花,主要基於其利水消腫、清熱解毒的功效。
馬藺花性寒,味甘苦,入肝、腎經,具有清熱解毒、利水消腫、止血生肌的功效。方中以其清熱解毒之效,配合其他藥物,共同達到治療濕熱下注、小便不利、水腫、瘡瘍等症的功效。
此外,馬藺花還有活血化瘀、止血生肌的功效,有助於促進傷口癒合,增強藥效。
茴香楝實丸方中加入陳皮,主要基於以下兩點原因:
- 理氣行氣,燥濕化痰: 陳皮味辛、苦,性溫,入脾、肺經,具有理氣行氣、燥濕化痰之功。方中楝實苦寒,易傷脾胃,陳皮可佐以理氣健脾,防止寒涼之氣損傷脾胃。
- 助藥力,增效力: 陳皮氣味芳香,能引導藥力直達病所。方中茴香、楝實等藥材均具有驅蟲止痛作用,陳皮的加入,可使藥效更為顯著,並能減輕藥物的苦寒之性,提高患者的服藥順應性。
茴香楝實丸中包含芫花,主要基於其溫經散寒、祛風止痛的功效,以及與其他藥材的協同作用。
芫花性溫,辛散,入肝、脾經,具有溫經散寒、祛風止痛之效。方中其他藥材如茴香、楝實等,多偏寒涼,而芫花可溫和藥性、協調寒熱,避免藥性過於寒涼,影響療效。
此外,芫花能促進血液循環、溫通經絡,有助於藥物更好地滲透到病竈部位,發揮其治療作用。
主治功效
中藥方劑「茴香楝實丸」
茴香楝實丸由茴香、川楝子、馬藺花、陳皮、芫花等中藥組成,具有舒肝行氣、活血止痛、清熱解毒、消腫止痛等功效。主治小腸有病變,堵塞在上面無法往下走,疼痛衝擊到心臟和肺臟,這是小腸控制睪丸引起的症狀。
川楝子性辛溫,歸肝、膽、小腸經,具有舒肝行氣止痛、驅蟲的功效。可治療胸脅、腹脹痛,疝痛,蟲積腹痛等。川楝子含有川楝素、香豆精、乙酸香豆精等成分,具有舒緩肌肉痙攣、改善膽汁分泌和促進腸胃蠕動之效。
陳皮性溫,味苦、辛,歸脾、肺經。具有理氣行氣、止咳化痰、健脾胃、消食化積、燥濕、活絡止痛等多種功效。理氣行氣方面,陳皮能行氣、燥濕、化痰,常用於濕阻氣滯痰凝所致之肺失宣肅、脾失健運之證。止咳化痰方面,陳皮能溫化寒痰,宣肺止咳,常用於濕痰咳嗽,寒痰咳嗽等。健脾胃方面,陳皮能行氣止痛、健脾和中,常用於脾胃氣滯證。消食化積方面,陳皮能促進消化液分泌和排除腸內積氣,常用於食積、消化不良等。燥濕方面,陳皮能燥濕化痰,理氣健脾,常用於胸中痰飲、脘痞腹脹、脾虛食少、嘔吐泄瀉等。活絡止痛方面,陳皮能活絡止痛,常用於脾胃氣滯較甚,脘腹脹痛較劇者。
茴香性溫味甘,歸脾、胃、肝、腎四經。具有溫裡溫中、理氣行氣、驅蟲殺蟲、補腎壯陽、疏肝解鬱、活絡止痛、健脾益氣等功效。茴香常用於治療消化不良、脘腹脹滿、噁心嘔吐、泄瀉腹痛、寒疝腹痛、睾丸偏墜、少腹冷痛、陽痿、早洩、遺精、肝氣鬱滯、脅肋疼痛、腰痛、小腸氣等症。
芫花性寒,味苦,入肺、胃經,具有清熱解毒、涼血散瘀、消腫止痛、活血化瘀、利水消腫、驅蟲殺蟲、清熱利尿、止咳化痰等功效。對熱毒瘡瘍,咽喉腫痛,口舌生瘡,牙齦腫痛,痛經,月經不調,乳腺增生等症狀有治療作用。
總之,茴香楝實丸具有舒肝行氣、活血止痛、清熱解毒、消腫止痛等功效,可治療小腸有病變,堵塞在上面無法往下走,疼痛衝擊到心臟和肺臟,這是小腸控制睪丸引起的症狀。
傳統服藥法
茴香(炒)1兩,楝實(麩炒,去核)1兩,石茱萸1兩,馬藺花(醋炒)1兩,陳皮1兩,芫花半兩(醋炒)。
上為末,醋炒麵糊為丸,如梧桐子大。
每服10-20丸,空心、食前溫酒送下。
注意事項及副作用
本方有活血化瘀的作用,孕婦慎用。
相同名稱方劑
茴香楝實丸, 出處:《宣明論》卷二。 組成:茴香(炒)1兩,楝實(麸炒,去核)1兩,石茱萸1兩,馬藺花(醋炒)1兩,陳皮1兩,芫花半兩(醋炒)。 主治:小腸病結上而不下,痛衝心肺。小腸控睾證。
相似配方組成方劑
相關典籍
討論留言
載入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