更多圖表

雄黃黃芩散

XIONG HUANG HUANG QIN SAN

熱性指數

23

寒性指數

13

複方歸經比例學習使用方法

肝經 20%
胃經 19%
心經 15%
腎經 8%
脾經 8%
肺經 8%
大腸經 7%
膽經 4%
膀胱經 3%
心包經 1%
最後更新日:2022-01-02

主治功效

飲有蜂毒之水,致成蜂漏。始發於頸,瘰癧三四處俱相連以潰,其根在脾。

傳統服藥法

雄黃1兩,黃芩1兩,蜂房1具,鱉甲半兩,茴香半兩,吳茱萸半兩,乾薑半兩,蜀椒200枚。
上為細末。
敷瘡口上,1日1次,10日止。

方劑組成解釋

雄黃性辛、苦、溫、有毒。主治解毒殺蟲、燥濕祛痰、截瘧。用於癰腫疔瘡、蛇蟲咬傷、蟲積腹痛、驚癇、瘧疾。

黃芩性味苦、寒。主治清熱燥濕、瀉火解毒、涼血止血、除熱安胎。用於肺熱咳嗽、熱病高熱神昏、肝火頭痛、目赤腫痛、濕熱黃疸、瀉痢;熱淋;吐衄血;崩漏;胎熱不安;癰腫疔瘡

露蜂房性味微甘、平、小毒。主要功效祛風止痛、解毒消腫、殺蟲止癢。主風溫痹痛、風蟲牙痛、癰疽惡瘡、瘰癧、喉舌腫痛、痔漏、風疹瘙癢、皮膚頑癬。

鱉甲性味鹹、微寒。主治陰虛發熱、陰虛陽亢、陰虛風動等證。能滋陰清熱、潛陽息風、軟堅散結。主陰虛發熱、勞熱骨蒸、熱病傷陰、虛風內動、驚癇、久瘧、瘧母、經閉等症。

茴香性辛、溫。主治散寒止痛、理氣和胃。用於寒疝腹痛、睾丸偏墜、痛經、少腹冷痛、脘腹脹痛、食少吐瀉。

吳茱萸性辛、苦、熱、小毒。主治散寒止痛、降逆止嘔、助陽止瀉。用於厥陰頭痛、寒疝腹痛、寒濕腳氣、經行腹痛、脘腹脹痛、嘔吐吞酸、五更泄瀉、外治口瘡、高血壓。

乾薑性味辛、性熱。主治溫中散寒、回陽通脈、燥濕消痰、溫肺化飲。常用於脘腹冷痛、嘔吐泄瀉、肢冷脈微、痰飲喘咳、四肢冰冷、寒飲喘咳、寒濕痹痛等症。

花椒性辛溫,主治溫中止痛、除濕止瀉、殺蟲止癢。用於主脾胃虛寒之脘腹冷痛、蛔蟲腹痛、嘔吐泄瀉、肺寒咳喘、肺寒咳喘、齲齒牙痛、陰癢帶下、濕疹皮膚瘙癢等症。

注意事項及副作用

...

相同名稱方劑

雄黃黃芩散, 出處:《千金》卷二十三。 組成:雄黃1兩,黃芩1兩,蜂房1具,鱉甲半兩,茴香半兩,吳茱萸半兩,乾薑半兩,蜀椒200枚。 主治:飲有蜂毒之水,致成蜂漏。始發於頸,瘰癧三四處俱相連以潰,其根在脾。

相似配方組成方劑

十香暖臍膏

相似度 53%

五京丸

相似度 5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