方劑組成解釋
地血散方劑中包含茜草,主要因其具有以下功效:
- 涼血止血:茜草味苦寒,入心、肝經,具有涼血止血的功效,可治療血熱妄行、吐血、衄血、尿血等症。
- 活血化瘀:茜草亦能活血化瘀,通經絡,對於跌打損傷、瘀血腫痛等症亦有療效。
地血散方劑中加入茜草,旨在利用其涼血止血、活血化瘀的特性,治療因血熱、瘀血所致的出血及疼痛等症狀。
地血散方中包含當歸,主要基於以下兩點:
1. 補血活血: 當歸味甘辛,性溫,入心、肝、脾經,具有補血活血、調經止痛之功效。地血散主要用於治療血瘀所致的各種病症,而當歸的補血活血作用能有效改善血液循環,促進瘀血消散。
2. 潤燥滑腸: 當歸還具有潤燥滑腸之功效,可緩解血瘀所致的腸燥便祕。地血散中常配伍其他潤腸通便藥物,當歸的潤腸作用有助於促進藥物功效的發揮。
總之,當歸的補血活血、潤燥滑腸功效,與地血散的治療目的相契合,因此成為該方劑的重要組成部分。
地血散方中加入白芍,主要是基於其以下兩點功效:
- 養血止血: 白芍味苦酸,性微寒,入肝、脾經,具有養血柔肝、止血止痛之效。方中以其養血柔肝,緩解瘀血阻滯,達到止血的效果。
- 緩解疼痛: 白芍可緩解肝氣鬱結所致的疼痛,如月經腹痛、跌打損傷等。在地血散中,白芍可與其他藥物協同作用,減輕因出血造成的疼痛,改善患者症狀。
地血散中包含烏梅,主要原因如下:
- 斂肺止血: 烏梅味酸斂澀,能收斂肺氣,止血功效顯著。地血散主治血熱妄行所致的咯血、鼻衄等症,烏梅可收斂肺氣,止血止咳,配合其他藥物達到清熱涼血、止血止咳的目的。
- 固精止瀉: 烏梅性收澀,能固精止瀉,對於血熱妄行導致的遺精、滑泄等症,亦具輔助作用,更能增強地血散整體止血固澀之效。
地血散中包含柴胡,主要有以下兩個原因:
- 疏肝解鬱,行氣止痛:柴胡性微寒,味苦,入肝膽經,擅長疏肝解鬱、行氣止痛。地血散主治血瘀經閉,痛經,產後瘀阻等症,而肝鬱氣滯往往是這些病症的病機之一。柴胡的疏肝解鬱作用,可使肝氣疏通,氣血調和,有助於改善瘀血阻滯的情況。
- 配合其他藥物,增強療效:地血散中其他藥物如當歸、川芎、桃仁等,也具有活血化瘀、行氣止痛的作用。柴胡與這些藥物配合,可相輔相成,增強活血化瘀、行氣止痛的功效,達到更好的治療效果。
地血散中加入知母,主要基於以下兩點原因:
- 清熱瀉火:知母性寒,味苦,入肺、胃經,具有清熱瀉火、除煩止渴的功效。地血散主要針對熱毒壅盛、血熱妄行所致的出血症狀,知母可以清泄內熱,降低血熱,從而控制出血。
- 滋陰潤燥:知母兼具滋陰潤燥的功效,可以緩解熱毒對津液的損傷,避免燥熱傷陰加重病情。地血散在清熱止血的同時,也要顧及津液的補充,知母的滋陰作用可以達到平衡,避免過寒傷陰。
主治功效
地血散
- 組成:茜草、當歸、白芍、烏梅、柴胡、知母
- 主治功效:婦女心血之間有熱,飲食沒有減少,起居和往常一樣,但會感到煩熱。
組成介紹
- 白芍:具有平肝息風、補血養肝、健脾胃等功效。可治療肝陰不足、肝氣不舒或肝陽偏亢引起的頭痛、眩暈、抽搐等症狀。
- 柴胡:具有散風熱、發汗解表、止咳化痰、平肝息風、補陽、清熱瀉火、疏肝解鬱等功效。可治療感冒、發燒、咳嗽、氣喘、肝鬱氣滯等症狀。
- 當歸:具有補血活血、調經止痛、止血、活血化瘀、止咳平喘等功效。可治療貧血、月經不調、痛經、閉經、產後血虛等症狀。
- 烏梅:具有固澀收斂、驅蟲殺蟲、生津止渴、止咳平喘、止血、止瀉、止嘔等功效。可治療腹瀉、便祕、蛔蟲病、口乾舌燥、咳嗽、哮喘、便血、尿血等症狀。
- 知母:具有清熱瀉火、滋陰潤燥的功效。可治療熱病煩渴、骨蒸勞熱、肺熱咳嗽、大便燥結等症狀。
總結
地血散是一味中藥方劑,具有清熱涼血、養陰益氣的功效。可治療婦女心血之間有熱、飲食沒有減少、起居和往常一樣,但會感到煩熱等症狀。
注意事項及副作用
本方具有清熱涼血、活血化瘀的功效,孕婦慎用。
相關疾病
相同名稱方劑
地血散, 出處:《普濟方》卷一五三引《活人書》。 組成:茜根4錢,大豆2錢,黃藥子1兩,甘草1兩。 主治:解一切毒。主治:熱毒深入吐血,咯血,及諸熱煩躁。
地血散, 出處:《扁鵲心書·神方》。 組成:茜草1錢,當歸1錢,白芍1錢,烏梅1錢,柴胡1錢,知母1錢。 主治:婦人心血間有熱,飲食不減,起居如常.但發煩熱。
相似配方組成方劑
相關典籍
注意:以上所有資訊僅供學術研究使用,任何醫療行為必須在專業醫師指導下進行!
討論留言
載入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