更多圖表

加味疏風涼血飲

JIA WEI SHU FENG LIANG XUE YIN

熱性指數

7

寒性指數

25

複方歸經比例學習使用方法

肝經 18%
心經 17%
肺經 16%
脾經 14%
胃經 14%
腎經 6%
膽經 6%
大腸經 3%
膀胱經 2%
最後更新日:2022-01-02

主治功效

脾肺濕化熱,發於肌膚,形成多型性紅斑。

傳統服藥法

生地4錢,丹皮3錢,紫草4錢,黃芩4錢,防風3錢,秦艽3錢,白鮮皮5錢,白朮4錢,雲苓4錢。
健脾祛濕,疏風涼血。

方劑組成解釋

生地黃性甘、苦、寒。主治滋陰清熱;涼血補血。用於熱病煩渴、內熱消渴、骨蒸勞熱、溫病發斑、血熱所致的吐血、崩漏、尿血、便血、血虛萎黃、眩暈心悸、血少經閉、消渴、吐血、衄血、血崩、月經不調、胎動不安、陰傷便秘。

牡丹皮性辛苦、涼、微寒。主治清熱涼血、活血化瘀。 用於溫毒發斑、吐血衄血、夜熱早涼、無汗骨蒸、經閉痛經、癰腫瘡毒、跌撲傷痛。

紫草性苦、寒。主治涼血、活血、清熱、解毒。治溫熱斑疹、濕熱黃疸、紫癜、吐、衄、尿血、淋濁、熱結便秘、燒傷、濕疹、丹毒、癰瘍。

黃芩性味苦、寒。主治清熱燥濕、瀉火解毒、涼血止血、除熱安胎。用於肺熱咳嗽、熱病高熱神昏、肝火頭痛、目赤腫痛、濕熱黃疸、瀉痢;熱淋;吐衄血;崩漏;胎熱不安;癰腫疔瘡

防風性味辛、甘、性微溫。主治袪風解表、除濕、解痙、止癢、止瀉、止血。用於感冒頭痛、風疹瘙癢、外感風寒、頭痛身痛、風濕痹痛、骨節酸痛、腹痛泄瀉、腸風下血、風疹瘙癢等症。

秦艽性苦、辛、微寒。主治祛風除濕、和血舒筋、清熱利尿。 治風濕痺痛、筋骨拘攣、黃疸、便血、骨蒸潮熱、小兒疳熱、小便不利。

白癬皮清熱燥濕、又袪風通痹、主治清熱燥溫,瀉火解毒,袪風止癢。用於濕熱瘡毒,濕疹疥癬、皮膚搔癢、黃疸、尿赤、濕熱痹痛。

白朮性味苦、甘、溫。主治健脾益氣、燥濕利水、止汗、安胎。常用於治療脾虛食少、腹脹腹瀉、痰飲眩悸、水腫、自汗、胎動不安等症。

茯苓性甘、淡、平。主治滲濕利水;健脾和胃;寧心安神。用於水腫尿少、水腫脹滿、痰飲眩悸、脾虛食少、便溏泄瀉、心悸不安、失眠健忘、痰飲咳逆、嘔吐、脾虛食少、遺精白濁等症。

注意事項及副作用

...

相同名稱方劑

加味疏風涼血飲, 出處:《趙炳南臨床經驗集》。 組成:生地4錢,丹皮3錢,紫草4錢,黃芩4錢,防風3錢,秦艽3錢,白鮮皮5錢,白朮4錢,雲苓4錢。 主治:健脾祛濕,疏風涼血。主治:脾肺濕化熱,發於肌膚,形成多型性紅斑。

相似配方組成方劑

血風湯

相似度 5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