更多圖表

加味瓊玉膏

JIA WEI QIONG YU GAO

出處典籍: 《醫便》卷一

熱性指數

9

寒性指數

18

複方歸經比例學習使用方法

肺經 30%
心經 20%
腎經 15%
脾經 15%
肝經 10%
胃經 10%
最後更新日:2022-01-02

主治功效

虛損。

傳統服藥法

懷生地黃4斤, 白朮4兩, 白茯苓15兩, 人參6兩, 天門冬(去心淨)半斤, 麥門冬(去心淨)半斤, 甘州枸杞子半斤(淨去梗)。
補血益損,清金水以滋化源。
上先以地黃酒洗淨,用水四碗浸一晝夜,搗取自然汁,和蜜三之一,以參、苓等藥先為末、拌入蜜與地黃汁內,用瓶貯,與紙三十重,並箬包其口,用桑柴火蒸煮三晝夜取出,再換蠟紙包封十數重,沈井底一晝夜取起,再如前煮半日。
每日清晨食遠白湯點服。
其蜜用生絹濾淨;地黃勿犯鐵。

方劑組成解釋

生地黃性甘、苦、寒。主治滋陰清熱;涼血補血。用於熱病煩渴、內熱消渴、骨蒸勞熱、溫病發斑、血熱所致的吐血、崩漏、尿血、便血、血虛萎黃、眩暈心悸、血少經閉、消渴、吐血、衄血、血崩、月經不調、胎動不安、陰傷便秘。

白朮性味苦、甘、溫。主治健脾益氣、燥濕利水、止汗、安胎。常用於治療脾虛食少、腹脹腹瀉、痰飲眩悸、水腫、自汗、胎動不安等症。

茯苓性甘、淡、平。主治滲濕利水;健脾和胃;寧心安神。用於水腫尿少、水腫脹滿、痰飲眩悸、脾虛食少、便溏泄瀉、心悸不安、失眠健忘、痰飲咳逆、嘔吐、脾虛食少、遺精白濁等症。

人參性甘、微苦、微溫。主治大補元氣、復脈固脫、補脾益肺、生津、安神。用於體虛欲脫、肢冷脈微、脾虛食少、肺虛喘咳、津傷口渴、內熱消渴、久病虛羸、驚悸失眠、陽痿宮冷、心力衰竭、心原性休克。

天門冬性味甘、苦、寒。主治滋陰、潤燥、清肺、降火。 治陰虛發熱、咳嗽吐血、肺痿、肺癰、咽喉腫痛、消渴、便秘。

麥門冬性甘、微苦、寒。主治養陰潤肺、清心除煩、益胃生津。 治肺燥乾咳、吐血、咯血、肺痿、肺癰、虛勞煩熱、消渴、熱病津傷、咽乾口燥、便秘。

枸杞子性味甘、 平。主治滋補肝腎、益精明目。 用於虛勞精虧、腰膝酸痛、眩暈耳鳴、內熱消渴、血虛萎黃、目昏不明。

注意事項及副作用

...

相同名稱方劑

加味瓊玉膏, 出處:《醫便》卷一。 組成:懷生地黃4斤,白朮4兩,白茯苓15兩,人參6兩,天門冬(去心淨)半斤,麥門冬(去心淨)半斤,甘州枸杞子半斤(淨去梗)。 主治:補血益損,清金水以滋化源。主治:虛損。

相似配方組成方劑

瓊玉膏

相似度 85%

還睛湯

相似度 80%

清上止消丹

相似度 76%

人參固本酒

相似度 75%

集靈方

相似度 71%

延年益嗣丹

相似度 71%

補血順氣藥酒

相似度 70%

相關典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