經驗塗核散

JING YAN TU HE SAN | 更多圖表

出處典籍:《鼠疫約編》

熱性指數

12

寒性指數

17

熱/寒比例

偏寒 (0.71)

複方歸經比例

肝經 21%
心經 19%
脾經 17%
胃經 14%
肺經 10%
腎經 3%
大腸經 3%
心包經 3%
小腸經 3%
三焦經 3%
肝經
心經
脾經
胃經
肺經
腎經
大腸經
心包經
小腸經
三焦經

最後更新日:2025-01-23

方劑組成解釋

經驗塗核散中包含硃砂,主要基於以下兩點原因:

  1. 清熱解毒,止痛消腫: 硃砂性寒,味甘,入心經,具有清熱解毒、鎮心安神、止痛消腫的功效。對於因熱毒引起的瘡瘍腫痛、口舌生瘡、牙痛等症狀,具有良好的治療作用。
  2. 外用安全可靠: 經驗塗核散為外用藥,硃砂外用劑量較小,並不會產生明顯的毒副作用。相反,其鎮痛消腫、清熱解毒的效果能有效地緩解局部炎症,促進傷口癒合。

經驗塗核散中使用木鱉子,主要是基於其以下功效:

  1. 消腫散結: 木鱉子味苦性寒,具有清熱解毒、消腫散結的功效,能有效化解瘡瘍腫毒,促進傷口癒合。對於塗核散治療的瘡瘍腫毒,木鱉子能起到消炎止痛、促進排膿的效果。
  2. 活血止痛: 木鱉子還具活血化瘀之效,能促進血液循環,緩解疼痛。對於塗核散治療的疼痛症狀,木鱉子能起到一定的緩解作用。

經驗塗核散是一種傳統的中藥方劑,廣泛應用於治療皮膚病及腫瘤等相關疾病。其組成中包含雄黃,這在中醫療法中並不罕見。雄黃被認為具有毒性,但在合理用量下,卻能發揮其獨特的療效。它的主要成分砷化物具有抗菌、抗病毒及消腫的作用,特別適合於潰瘍、疣及某些皮膚病的治療。此外,雄黃也被認為能夠清熱解毒,驅風止癢,有助於減輕患者的不適。雖然現代醫學對於雄黃的安全性和有效性仍持謹慎態度,但在中醫的整體觀念中,藥材的使用講求辯證施治,合適的配伍能夠減少其副作用,發揮最佳療效。因此,在經驗塗核散的配方中,雄黃的加入使得其在臨牀上更具針對性和有效性,彰顯了中醫用藥的精妙與智慧。

經驗塗核散中包含大黃,主要原因有二:

  1. 清熱解毒: 大黃性寒,味苦,具有清熱解毒、瀉火通便之功效。對於因熱毒壅滯所致的瘡瘍腫毒,可清熱解毒,消腫止痛。
  2. 活血化瘀: 大黃具有活血化瘀、消腫止痛的功效,可促進局部血液循環,加速炎症消退,有助於瘡瘍腫毒的癒合。

因此,經驗塗核散中加入大黃,可以起到清熱解毒、活血化瘀的作用,有助於治療瘡瘍腫毒。

經驗塗核散中加入冰片,主要基於以下兩點原因:

  1. 清熱解毒,消腫止痛: 冰片性寒,具有清熱解毒、消腫止痛的功效。對於外傷感染、熱毒瘡瘍等症狀,可起到清熱解毒、消腫止痛的作用,促進傷口癒合。
  2. 芳香開竅,止癢止痛: 冰片氣味芳香,能起到芳香開竅、止癢止痛的效果。對於外傷引起的疼痛瘙癢,可通過冰片的芳香之氣起到緩解作用,改善患者的症狀。

因此,經驗塗核散中加入冰片,可起到清熱解毒、消腫止痛、止癢止痛等功效,有助於治療外傷感染、熱毒瘡瘍等疾病。

經驗塗核散是一種傳統中藥方劑,其組成中含有蟾酥,這是因為蟾酥具有獨特的藥理特性。蟾酥是蟾蜍的分泌物,含有多種生物活性成分,主要有解毒、消腫和止痛的功效。在治療某些腫塊或瘤體時,蟾酥能夠促進血液循環,改善局部微循環,從而有助於消除腫脹並縮小病變。此外,蟾酥還具有抗炎作用,可以減輕因腫塊引起的炎症反應,使得痛感降低。這些特性使得蟾酥成為經驗塗核散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能在多方位上提高方劑的療效。不過,由於蟾酥具有一定的毒性,因此在使用時必須慎重劑量,以確保安全與有效。因此,蟾酥的加入,彰顯了中醫藥方劑的複雜性與智慧,為疾病的治療提供了更為全面的支撐。

經驗塗核散方劑中加入紫花地丁,主要基於其清熱解毒、消腫止痛的功效。

紫花地丁性寒,味苦,入心、肺、肝經。其具有清熱解毒、涼血消腫、利濕通淋的功效,對於熱毒熾盛、癰腫瘡瘍、濕熱下注等症狀有較好療效。

經驗塗核散常用於治療皮膚瘡瘍、無名腫毒等症,而紫花地丁可以清熱解毒,消腫止痛,配合其他藥物,有助於迅速消散瘡瘍,減輕疼痛,促進傷口癒合。

經驗塗核散中加入山慈菇,主要基於其消腫止痛、解毒散結的藥性。

山慈菇性寒,味苦,入肝經,具有清熱解毒、消腫止痛的功效。對於因外傷或感染引起的腫痛、瘡瘍,具有很好的治療效果。經驗塗核散為外用藥,主要用於治療皮膚病,而山慈菇能有效消散局部炎症,緩解疼痛,促進傷口癒合。因此,山慈菇是經驗塗核散中不可或缺的組成成分。

主治功效


經驗塗核散主治功效分析

經驗塗核散,由硨砂、木鱉仁、雄黃、大黃、冰片、蟾酥、紫花地丁、山慈菇等藥材組成。主治鼠疫、疔瘡及小兒生癧白泡、黃水瘡。

治療原理分析

從中醫的角度來看,鼠疫、疔瘡等症多屬於熱毒壅盛、氣血瘀滯所致。經驗塗核散的組方,正是針對此病機而設。

  • 清熱解毒:方中紫花地丁、山慈菇、大黃、雄黃皆有清熱解毒之效,能夠清除體內熱毒。
  • 消腫散結:木鱉仁、蟾酥、山慈菇具有消腫散結的作用,可以消除鼠疫等症引起的腫塊、結核。
  • 活血化瘀:方中藥材大多性溫,且多數藥物兼具活血化瘀的功效,有助於改善局部血液循環,促進腫塊消散。
  • 祛邪外出:方中冰片具有開竅醒神的作用,可引藥上行,使藥力直達病所。

古文記載經驗塗核散多以外用為主,與內服方劑配合使用,可起到內外兼治的效果。對於幼小不能服藥的患者,可用針刺結核,再外塗經驗塗核散,也有較好的療效。

綜合各方藥效,經驗塗核散具有清熱解毒、消腫散結、活血化瘀的功效,能夠有效治療鼠疫、疔瘡等熱毒壅盛、氣血瘀滯之證。

傳統服藥法


飛朱砂5錢,木鱉7-8錢,雄黃5錢,大黃5錢,上冰片2錢,真蟾酥2錢,紫花地丁5錢,山慈菇8錢。
上為細末,用小瓷瓶分貯數寸罐,黃蠟封口,俾免泄氣。
調茶油塗;或用清茶亦可。

注意事項及副作用


本方有毒,使用時應慎重。

相關疾病


膿痂疹天疱瘡

相同名稱方劑


經驗塗核散, 出處:《鼠疫約編》。 組成:飛朱砂5錢,木鱉仁8錢,雄黃5錢,大黃5錢,上冰片2錢,真蟾酥2錢,紫花地丁5錢,山慈菇8錢。 主治:鼠疫;疔瘡及小兒生癧白泡,黃水瘡。

相似配方組成方劑


相關典籍


討論留言


載入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