煎麥散

JIAN MAI SAN | 更多圖表

出處典籍:《博濟》卷一

熱性指數

15

寒性指數

10

複方歸經比例

脾經 16%
肝經 16%
胃經 16%
腎經 13%
肺經 13%
心經 10%
小腸經 3%
膀胱經 3%
膽經 3%
大腸經 3%
脾經
肝經
胃經
腎經
肺經
心經
小腸經
膀胱經
膽經
大腸經

最後更新日:2024-05-08

方劑組成解釋

煎麥散方劑中包含鱉甲,主要原因有二:

  1. 滋陰降火:鱉甲性寒,味甘鹹,入肝、腎經,具有滋陰降火、清熱解毒之效。煎麥散主治燥熱傷津,咳嗽痰粘,咽喉腫痛,口乾舌燥等症,鱉甲在此可起到滋陰降火,緩解燥熱之功效。
  2. 軟堅散結:鱉甲亦有軟堅散結之功,對於痰熱鬱結,或痰濕凝滯所致的咳嗽、瘰癧等症,鱉甲能輔助化痰散結,促進病患康復。

煎麥散中加入鱉甲,可有效改善因燥熱傷津所致的各種症狀,且能輔助化痰散結,進一步增強方劑的療效。

煎麥散中加入銀柴胡,主要基於其清熱利濕、涼血解毒的功效。

銀柴胡味苦寒,入肝、膽經,具有清熱解毒、利濕退黃的功效,對於濕熱內蘊、黃疸、濕疹等症狀有較好療效。

煎麥散主要針對濕熱內蘊、小便不利、腹脹滿悶等症狀,銀柴胡可清熱利濕、解毒消腫,有助於改善這些症狀,因此被納入方劑中。

在中藥方劑「煎麥散」中,烏頭的使用是因為其具有散寒止痛、溫經通絡的作用。烏頭性熱味辛,能夠散寒止痛、溫經通絡,適用於治療寒凝氣滯所致的關節疼痛、肢體麻木等問題。與其他藥材共同使用時,烏頭能夠增強方劑的散寒止痛作用,對改善寒性疾病非常有益。

煎麥散中加入玄參,主要是利用其清熱解毒、涼血滋陰的功效。

清熱解毒: 玄參味苦寒,入心、肺、腎經,能清熱解毒,降火消炎,可有效緩解因熱毒引起的咽喉腫痛、口舌生瘡等症狀。

涼血滋陰: 玄參性寒,可涼血止血,滋陰潤燥,對於熱病傷陰,或陰虛火旺引起的口乾舌燥、咽喉乾燥等症狀,也能起到一定的緩解作用。

因此,煎麥散中加入玄參,可以有效地增強其清熱解毒、涼血滋陰的功效,更好地治療相關疾病。

煎麥散中包含乾漆,主要是由於乾漆具有以下功效:

  1. 祛風止痛:乾漆性溫,味辛,入肝經,具有祛風止痛的功效,可以緩解因風寒濕邪入侵所致的肢體疼痛、麻木等症狀。煎麥散常用於治療風寒濕痹,而乾漆正是此方中重要的祛風止痛藥物。
  2. 消腫生肌:乾漆還具有消腫生肌的功效,可以促進創傷癒合,對於煎麥散中治療某些外傷引起的疼痛和腫脹也有幫助。

總之,乾漆在煎麥散中扮演著重要的角色,其祛風止痛和消腫生肌的功效,能有效地緩解疾病症狀,促進患者康復。

煎麥散中包含葛根,主要基於以下兩點原因:

  1. 清熱解表,生津止渴:葛根性涼,具有清熱解表、生津止渴的功效,可緩解因外感風熱所致的發熱、口渴、咽痛等症狀。煎麥散主治小兒發熱、口渴、煩躁不安,葛根在此發揮清熱解表的作用,緩解小兒的熱象。
  2. 升陽解肌,通經絡:葛根具有升陽解肌、通經絡的作用,可促進汗液排出,使體內熱氣散發,同時有助於疏通經絡,改善氣血循環。對於因外感風熱導致的肌肉痠痛、肢體麻木等症狀,葛根的升陽解肌作用能起到緩解作用。

煎麥散中加入秦艽,主要基於以下兩個原因:

  1. 疏風散寒,祛濕止痛:秦艽味苦性寒,善於疏散風寒濕邪,並能止痛。煎麥散中常用於治療風寒濕邪所致的關節疼痛、肌肉痠痛等症狀,秦艽可助其散寒止痛,改善患者的病症。
  2. 調和藥性,增強療效:煎麥散中常配伍其他藥物,如蒼朮、白朮等,秦艽的加入可以起到調節藥性,平衡藥力,避免藥物過於燥烈,更利於藥物發揮整體功效,提升治療效果。

煎麥散方劑中加入人參,主要基於以下兩點原因:

  1. 補氣健脾: 人參為補氣之聖藥,能益氣補脾,增強脾胃功能,促進消化吸收。煎麥散主治脾胃虛弱、氣血不足所致的脘腹脹滿、食慾不振、便溏泄瀉等症,而人參能補益脾胃,改善消化吸收能力,從根本上解決脾胃虛弱的問題。
  2. 扶正祛邪: 人參具有扶正固本的功效,能增強機體抵抗力,抵抗外邪侵襲。煎麥散中常與其他清熱解毒藥物配合使用,以治療脾胃虛弱兼有外感邪氣者,人參則能起到扶正固本的作用,避免正氣虛弱,提高療效。

煎麥散中包含茯苓,主要基於以下兩點原因:

  1. 健脾利濕:茯苓性平味甘,入脾、腎經,具有健脾利濕、寧心安神之效。煎麥散主要針對脾胃濕熱、小便不利等症,而茯苓可健脾利濕,促進水液代謝,有助於改善這些症狀。
  2. 滲濕化痰:茯苓具有滲濕化痰之功,有助於排除體內過多的濕氣,改善痰濕阻滯之症。煎麥散中常見配伍麥冬、石斛等潤肺化痰之藥,茯苓的加入可促進痰液排出,提高療效。

主治功效


中藥方劑「 煎麥散 」

煎麥散組成介紹:

  1. 鱉甲:滋陰、補氣、清熱瀉火、平肝息風、降氣、清虛熱、調經。

  2. 茯苓:利水消腫、利水滲濕、清熱利尿、祛風除濕、安胎、健脾胃、補血、安神。

  3. 葛根:散風熱、發汗解表、止血、生津止渴、解酒毒、透疹、止瀉和清熱解毒。

  4. 秦艽:清熱瀉火、祛風除濕、清熱利尿和強筋骨。

  5. 人參:補氣、增強免疫力、調節血糖、改善心血管功能、提高記憶力、延緩衰老、提高性功能。

  6. 玄參:清熱涼血、滋陰潤燥。

  7. 烏頭:散風寒、祛風除濕、活絡止痛。

主治功效:

營衛失調,晚上多盜汗,四肢煩累疼痛,食慾時好時壞,臉色枯黃憔悴。

煎麥散主要成分:

鱉甲、銀柴胡、烏頭、玄參、乾漆、葛根、秦艽、人參、茯苓,共九味。

煎麥散組成介紹:

  1. 鱉甲:味鹹、甘,性寒,歸肝、腎經。具有滋陰、補氣、清熱瀉火、平肝息風、降氣、清虛熱、調經等功效。

  2. 茯苓:味甘淡,性平,歸脾、胃、心經。具有利水消腫、利水滲濕、清熱利尿、祛風除濕、安胎、健脾胃、補血、安神等功效。

  3. 葛根:味甘、微辛,性涼,歸脾、胃、肺經。具有發汗解表、生津止渴、解酒毒、透疹、止瀉和清熱解毒等功效。

  4. 秦艽:味苦、辛,性微寒,歸肝、腎經。具有清熱瀉火、祛風除濕、清熱利尿和強筋骨的功效。

  5. 人參:味甘、微苦,性微溫,歸脾、肺經。具有補氣、增強免疫力、調節血糖、改善心血管功能、提高記憶力、延緩衰老、提高性功能等功效。

  6. 玄參:味苦、甘,性寒,歸肺、肝經。具有清熱涼血、滋陰潤燥之效。

  7. 烏頭:味辛、苦,性熱,歸肺、腎經。具有散風寒、祛風除濕、活絡止痛等功效。

總結:

煎麥散具有滋陰、益氣、清熱瀉火、平肝息風、祛風除濕、止盜汗、調經等功效。適用於汗多、怕冷、四肢疼痛、食慾不振、面色枯黃等症狀。煎麥散屬於中藥方劑,在服用前應諮詢醫生,以確保安全。

傳統服藥法


大鱉甲2兩(醋煮30-50沸後,淨去裙襕,另用好醋煮令香),銀州柴胡2兩(去苗),大川烏頭1兩(炮製去皮臍),元參3兩,乾漆1兩(炒),乾葛1兩,秦艽2兩(去土),人參1兩,茯苓1兩。
退勞倦,調順經絡。
上為末。
每服2錢,先用小麥3-7粒,煎湯1盞,去麥,同煎至7分,溫服,食後或臨臥時服之。
麥煎湯(《聖濟總錄》卷八十八)、麥煎散(《三因》卷十)。

注意事項及副作用


本方具有一定的毒性,孕婦、哺乳期婦女、兒童、體弱者慎用。

相關疾病


肺結核夜間盜汗

相同名稱方劑


煎麥散, 出處:《博濟》卷一。 組成:大鱉甲2兩(醋煮30-50沸後,淨去裙襕,另用好醋煮令香),銀州柴胡2兩(去苗),大川烏頭1兩(炮制去皮臍),元參3兩,乾漆1兩(炒),乾葛1兩,秦艽2兩(去土),人參1兩,茯苓1兩。 主治:退勞倦,調順經絡。主治:營衛不調,夜多盜汗,四肢煩疼,飲食進退,肌瘦面黃。

相似配方組成方劑


相關典籍


討論留言


載入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