方劑組成解釋
桔梗丸以桔梗為主要藥材,其原因主要有二:
一、宣肺利咽: 桔梗性寒味辛,入肺經,具有宣肺利咽之效,可治療風寒咳嗽、咽喉腫痛等症。因此,桔梗丸中以桔梗為君藥,可發揮宣肺利咽的功效,改善呼吸道疾病。
二、排膿消腫: 桔梗還具有排膿消腫之效,可促進膿液排出,有助於治療肺癰、肺膿瘍等疾病。因此,桔梗丸亦能發揮排膿消腫的作用,加速病竈癒合。
總之,桔梗丸中以桔梗為君藥,主要利用其宣肺利咽、排膿消腫的功效,治療呼吸道疾病,促進病患康復。
桔梗丸方劑中包含牽牛子,主要考量其瀉下功效。
牽牛子性寒,味苦,入肺、大腸經,具有瀉熱通便、消積導滯之效。
方劑中若有熱結便祕、積滯腹脹等症狀,則牽牛子可清熱瀉火、潤腸通便,有助於緩解症狀,促進腸胃功能恢復。
此外,牽牛子亦可引導藥力下行,使其他藥物更有效地發揮作用,達到治療目的。
主治功效
桔梗丸主治功效分析
根據古代醫書記載,桔梗丸的功效與主治相當廣泛,主要針對脾胃、肺、腸、眼等部位的病症,其治療原理可歸納如下:
一、脾胃系統
- 治療原理: 溫中散寒,理氣和胃,消食化積。
- 主治:
- 脾胃虛冷:症見氣滿胸腹、飲食不化、嘔逆、腹內雷鳴、下氣等。
- 脾胃冷氣:症見腹內雷鳴、中脘痞悶、脅肋脹滿、飲食不下。
- 妊娠心腹疼痛:由於風冷宿寒侵襲心脾二經,導致氣血運行不暢,出現疼痛、不思飲食等症狀。
- 虛冷氣脹:症見氣滿䐜脹、飲食不消、嘔逆虛滿、腹內雷鳴。
- 傷寒後脾胃氣不和:症見心腹滿悶、四肢乏力、食慾減少。
- 虛勞脾胃虛冷:症見氣滿不思飲食。
- 食積、痰飲:症見宿食不消、酒澼、胸中痞滿、不能喘息、臟腑虛寒、心腹堅痞等。
二、腸道系統
- 治療原理: 溫陽散寒,行氣導滯,通便止痢。
- 主治:
- 寒疝:症見邪氣往來、堅固積聚、多寒不得臥、苦汗出、大小便不利、心腹牢強、大便堅、小便不利、食不生肌。
- 小兒久痢:症見久痢不斷、肌體羸瘦、食不消。
- 腸癰:症見壯熱大、微汗氣急、小腹腫痛、小便澀似淋、大便澀難、刀刺痛、背肺疼痛、腸中已成膿、大便下膿等。
三、肺部系統
- 治療原理: 宣肺化痰,排膿消癰。
- 主治:
- 肺癰:症見胸中滿、振寒脈數、咽乾不渴、時出濁唾腥臭、久久吐膿如硬米粥。
四、眼部疾病
- 治療原理: 祛風清熱,補益肝腎。
- 主治:
- 太陽經衛虛,血貫瞳仁,瞼腫,頭中濕淫膚脈,睛痛,肝風盛,眼黑腎虛。
- 肝風眼黑:症見目睛痛、肝風盛。
五、 其他
- 治療原理: 驅蟲解毒,溫陽散寒。
- 主治:
- 蠱毒:症見腹中堅痛、面目青黃、淋露骨立、病變無常、中蠱下血欲死。
- 諸注萬病:包括毒注、鬼注、食注、冷注、痰飲等。
- 寒癖氣:症見發即脅下痛引膀胱、裡急、氣滿不下食。
- 痰冷結聚成癖:症見兩脅脹滿。
- 牙疳臭爛:外用。
- 鼻出衄血:桔梗末內服。
總結
桔梗丸的治療範圍涵蓋多個系統,其核心在於溫陽散寒、理氣和胃、消積化痰、清熱解毒。方中桔梗宣肺利咽排痰,牽牛子通便消水腫,二者合用,可增強療效。其他藥物則根據具體病症進行加減,以達到更精準的治療效果。
從現代藥理學角度來看,桔梗具有祛痰、鎮咳、抗炎、抗菌等作用,牽牛子具有瀉下、利尿作用,這些藥理作用與古籍記載的功效相符,為桔梗丸的臨床應用提供了科學依據。
傳統服藥法
桔梗4兩,白朮5兩,乾薑3兩,茯苓3兩,倉米1升。
上切。以水8升,煮倉米熟,去米,將汁煮藥,取2升,絞去滓,分服。
忌桃、李、 雀肉、豬肉、大酢。
注意事項及副作用
...
相關疾病
相同名稱方劑
桔梗丸, 出處:《保命集》卷下。 組成:桔梗1斤,牽牛(頭末)3兩。 主治:太陽經衛虛,血貫瞳仁,瞼腫,頭中濕淫膚脈,睛痛,肝風盛,眼黑腎虛。
桔梗丸, 出處:《千金》卷十七。 組成:桔梗2兩,藜蘆2兩,皂莢2兩,巴豆2兩,附子2兩。 主治:諸疰病。毒疰、鬼疰、食疰、冷疰;痰飲宿食不消,酒癖。
桔梗丸, 出處:《傷寒論》。 組成:桔梗1兩,甘草2兩。 主治:宣肺祛痰,利咽寬胸,解毒排膿。快咽喉,寬利胸膈。解野葛毒。主治:風熱客於少陰,咽喉腫痛;風熱鬱於肺經,致患肺癰,咳唾膿血。
桔梗丸, 出處:《聖惠》卷二十八。 組成:桔梗1兩(去蘆頭),白朮1兩半,桂心1兩,吳茱萸1兩半(湯浸7遍,焙乾微炒),厚朴2兩(去粗皮,塗生薑汁炙令香熟),陳橘皮1兩(湯浸,去白瓤,焙),枳殼1兩(麸炒微黃,去瓤),人參1兩半(去蘆頭),乾薑1兩(炮裂,銼),甘草半兩(炙微赤,銼),麥糵1兩半(炒微黃),神曲1兩半(炒微黃),肉豆蔻3分(去殼)。 主治:虛勞,脾胃虛冷,氣滿不思食。
桔梗丸, 出處:《聖惠》卷十三。 組成:桔梗1兩(去蘆頭),吳茱萸半兩(湯浸7遍,焙乾微炒),白朮3分,桂心3分,人參1兩(去蘆頭),檳榔半兩,甘草半兩(炙微赤,銼),陳橘皮1兩(湯洗,去白瓤,焙),枳殼3分(麸炒微黃,去瓤),乾薑半兩(炮裂,銼),厚朴1兩(去粗皮,塗生薑汁,炙令香熟)。 主治:傷寒後脾胃氣不和,心腹滿悶,四肢乏力,吃食減少。虛冷氣滿腹脹,不能飲食,雖食不消,嘔逆虛滿,腹內雷鳴,下氣。
桔梗丸, 出處:《聖惠》卷四十八。 組成:桔梗1兩(去蘆頭),藜蘆1兩(去蘆頭,微炙),桂心1兩,甜葶藶1兩(微炙令香),附子1兩(炮裂,去皮臍),當歸1兩(銼,微炒),鱉甲1兩(塗醋炙微黃,去裙襕),川大黃1兩(銼碎,微炒),厚朴1兩(去粗皮,塗生薑汁炙令香熟),杏仁50枚(湯浸,去皮尖雙仁,麸炒微黃)。 主治:心腹牢強寒疝,邪氣往來,堅固積聚,苦寒煩悶,不得眠卧,夜苦汗出,大便堅,小便不利,食不生肌。
相似配方組成方劑
相關典籍
討論留言
載入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