九子丸

JIU ZI WAN | 更多圖表

熱性指數

16

寒性指數

4

熱/寒比例

(4.00)

複方歸經比例

腎經 28%
肝經 25%
脾經 20%
肺經 8%
膀胱經 4%
心經 4%
膽經 4%
胃經 4%
腎經
肝經
脾經
肺經
膀胱經
心經
膽經
胃經

最後更新日:2025-01-23

方劑組成解釋

中藥方劑「九子丸」的組成中包含菟蕬子,是因為菟蕬子具有清熱解毒的作用。菟蕬子能夠有效清除體內的熱毒,改善由熱毒引起的皮膚病和其他相關症狀。其主要作用是清熱解毒,幫助方劑處理熱毒問題。菟蕬子的使用能夠增強方劑的療效,使其對熱毒引起的病症改善更加顯著。

九子丸方劑中包含枸杞子,主要基於以下兩點原因:

一、 滋補肝腎,益精明目: 枸杞子性平味甘,歸肝、腎經,具有滋補肝腎、益精明目之功效。九子丸主治腎虛精虧、腰膝酸軟、頭暈目眩、耳鳴遺精等症,而枸杞子恰好能補腎益精,改善因腎虛引起的諸多症狀。

二、 配伍協調,增強療效: 九子丸中包含多味藥材,如覆盆子、山茱萸等,都具有滋補腎氣、固精縮尿的作用。枸杞子與之搭配,可以起到相輔相成、增強療效的作用。同時,枸杞子還有養肝明目的功效,與九子丸中其他藥材共同作用,可以更全面地改善腎虛引起的頭暈目眩、視力模糊等症狀。

九子丸方劑中加入韭根,主要基於以下兩點原因:

1. 溫陽補腎: 韭根性溫,味辛甘,入腎、脾經,具有溫陽補腎、散寒止痛之效。對於腎陽虛所致的腰膝酸軟、畏寒肢冷等症狀,韭根能起到溫補作用。

2. 疏通經絡: 韭根還有行氣活血、疏通經絡的功效。九子丸中加入韭根,有助於藥物更好地流通至病竈,提升藥效,改善因寒凝氣滯導致的疼痛。

九子丸方劑中包含車前子,主要原因有二:

  1. 利水滲濕: 車前子性寒,味甘,入肺、膀胱經,具有利水滲濕的功效,可有效祛除體內濕熱,對於九子丸所針對的泌尿系統疾病,如小便不利、水腫等,具有很好的治療效果。
  2. 清熱解毒: 車前子亦有清熱解毒之效,能有效緩解因濕熱引起的發熱、口渴等症狀,並能幫助消炎止痛,促進傷口癒合,有助於治療相關感染。

總之,車前子在九子丸方劑中發揮著重要的利水滲濕和清熱解毒作用,有助於治療泌尿系統疾病,並提升藥方整體療效。

九子丸方劑中包含酸棗仁,主要基於以下兩點原因:

  1. 安神定志,緩解失眠: 酸棗仁性平味甘,歸心、脾經,具有養心安神、斂汗止汗的功效。九子丸主治心神不安、失眠多夢、心悸怔忡等症,酸棗仁能安神定志,改善睡眠品質,有助於緩解上述症狀。
  2. 滋陰補血,改善氣血不足: 酸棗仁亦有滋陰補血的作用。九子丸部分組成藥材如當歸、熟地黃等也具有補血益氣的功效,酸棗仁與之搭配,可增強補血效果,改善氣血不足,進一步提升整體治療效果。

九子丸方劑中加入覆盆子,主要考量其以下兩點功效:

  1. 固腎澀精:覆盆子味甘酸性溫,入腎經,具有補腎固精、止遺尿、縮小便的作用。對於九子丸所針對的腎虛遺精、小便頻數等症狀,覆盆子能起到緩解和改善的作用。
  2. 滋陰養血:覆盆子亦能滋陰養血,對於腎虛所致的頭暈目眩、腰膝酸軟等症狀,覆盆子可以起到滋補作用,配合其他藥材共同發揮功效。

九子丸方中加入益智仁,主要考量其以下兩方面功效:

  1. 健脾益智,增強記憶: 益智仁性溫味甘,入脾經,具有健脾益智、開竅醒神的功效。九子丸主治小兒脾胃虛弱、智力低下、記憶力差等症,益智仁可增強脾胃運化,改善營養吸收,進而改善腦部功能,提升記憶力。
  2. 溫腎助陽,改善遺尿: 益智仁亦有溫腎助陽、固澀止遺的作用。九子丸方中常配合其他溫腎藥物,共同改善小兒腎氣不足所致的遺尿症。

九子丸方劑中加入芡實,主要基於以下兩點原因:

  1. 固腎澀精:芡實味甘澀,性平,入脾、腎經,具有固腎澀精之效。九子丸用於治療遺精滑精、腎虛滑脫等症,芡實可以收斂腎氣,固精止遺,與方中其他藥物協同作用,達到治療目的。
  2. 健脾益氣:芡實亦有健脾益氣之功,能補脾胃之氣,增強機體抵抗力。九子丸用於治療腎虛所致的諸多症狀,而脾腎互為表裡,脾虛則腎氣不足,芡實可以健脾益氣,從根本上改善腎虛狀態。

主治功效


九子丸主治功效及治療原理分析

九子丸,此方見於《醫心方》引《千金方》,其名暗示其方以多種「子」類藥材為主,具有補益之功。綜合分析古文內容,九子丸的主治功效和治療原理可歸納如下:

主治功效

根據古文記載,九子丸主治「五勞七傷」、「男子諸虛,心氣不足,遺精夢洩」,以及「久患風毒,眼赤日夜昏暗」等症。具體而言,其功效涵蓋以下方面:

  • 強陽補腎,益精氣: 多篇文獻提及九子丸可「強陽補腎」、「益精氣」、「令人有子」。例如《奇效良方》指出其能「強陽補腎,益精氣,壯筋骨」。《御藥院方》亦言其能「強陰補腎,益子精,倍氣力」。
  • 滋補強壯,抗衰老: 九子丸被認為有滋補強壯的功效,能「補不足」、「助氣」、「潤血脈」,並能「輕身不老」、「延年」。例如《奇效良方》中記載的遠志,有「益智慧,聰耳明目,強志,久服輕身不老,駐顏益精,補陰壯氣」之效。
  • 調和五臟,安神志: 九子丸中的一些成分,如肉蓯蓉,具有「調五臟」的功效。而遠志等藥材則有助於「益意惠,聰耳明目,強志不忘」。
  • 明目,利水道: 《奇效良方》和《御藥院方》皆提到車前子可「明目利水道」,因此九子丸也具有一定的明目和利尿作用。

治療原理

九子丸的治療原理,主要基於中醫的補益理論,特別是針對腎精虧虛的病機。

  1. 以「子」補「子」: 方中多用「子」類藥材,如菟絲子、枸杞子、蛇床子、車前子等,取其「以子補子」之意,認為「子」為植物的精華所在,具有生髮之力,能補充人體的腎精,進而達到「令人有子」的目的。
  2. 溫陽補腎: 方中多味藥材性溫,如肉蓯蓉、仙茅、鹿茸、巴戟等,具有溫陽補腎的功效。這些藥材能夠溫煦腎陽,驅散寒邪,改善腎陽虛衰導致的腰膝酸軟、畏寒肢冷、陽痿遺精等症狀。
  3. 滋陰養血: 除了溫陽藥物,方中也包含一些滋陰養血的成分,例如枸杞子,以及《備急千金要方》中提到的地黃、山藥等,這些藥物能夠滋養陰血,填補腎精,從而達到陰陽雙補的效果。
  4. 多途徑補益: 九子丸的配伍體現了多途徑補益的思路。除了直接補腎之外,還兼顧了補氣、養血、調和五臟等多個方面,從而達到整體調理、扶正固本的目的。
  5. 製法考究: 古文記載九子丸的製法,多採用「煉蜜」或「鹿脊髓」等作為賦形劑。「煉蜜」本身就有補益作用,而「鹿脊髓」則被認為具有強壯筋骨、補益精髓的功效,二者與藥材結合,能增強藥效,並使藥物更易於吸收。

總之,九子丸是一個以補腎益精為核心,兼顧多種補益作用的方劑。其配伍精妙,製法考究,能夠從多個方面改善人體的虛損狀態,特別適用於腎精虧虛、陽氣不足所導致的各種症狀。需要注意的是,上述分析是基於古文內容的推測,現代臨床應用中,應根據患者的具體情況辨證論治。

傳統服藥法


蔓菁子1兩,五味子1兩,枸杞子1兩,地膚子1兩,青箱子1兩,決明子(微炒)1兩,楮實(麩炒黃) 茺蔚子1兩,菟絲子(酒浸一宿,焙乾,別搗為末)1兩。
上為末,煉蜜為丸,如梧桐子大。
每服20丸,空心溫酒下,夜食前再進1服。

注意事項及副作用


九子丸具有補腎固精、養心安神的功效,但不宜長期服用。服用九子丸期間,應注意飲食清淡,避免辛辣刺激性食物。

相關疾病


遺精尿失禁角膜炎慢性腎衰竭

相同名稱方劑


九子丸, 出處:《聖濟總錄》卷一○五。 組成:蔓菁子1兩,五味子1兩,枸杞子1兩,地膚子1兩,青箱子1兩,決明子(微炒)1兩,楮實(麸炒黃)茺蔚子1兩,菟絲子(酒浸一宿,焙乾,别搗爲末)1兩。 主治:久患風毒,眼赤,日夜昏暗。

九子丸, 出處:《活人心統》卷下。 組成:菟絲子(酒煮)1兩,枸杞子1兩,韭子(炒)1兩,車前子1兩,酸棗仁1兩,覆盆子1兩,益智子(去殼,鹽炒)1兩,雞頭子1兩,柏子(去殼)1兩。 主治:益陽補腎。主治:男子諸虛,心氣不足,遺精夢泄。

九子丸, 出處:《禦藥院方》卷六。 組成:鹿茸1兩(去毛,炙令黃色),肉蓯蓉4兩(酒浸三宿,切,焙乾),遠志1兩(去心),續斷1兩(捶碎,去筋絲,酒浸一宿),蛇床子1兩(微炒),巴戟1兩(去心),茴香子1兩(舶上者,微炒),車前子1兩。 主治:補陰血,補陽氣,壯精神,倍氣力,強陽補腎,益精氣,壯筋骨。主治:男子腰腎虛冷,膝腳少力,夜多異夢,精道自出,陽事不興;女子失血,絕陰不産;老人失溺。

相似配方組成方劑


相關典籍


討論留言


載入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