蘧蒢散

QU CHU SAN | 更多圖表

方劑配方組成

熱性指數

0

寒性指數

15

熱/寒比例

極寒 (0.07)

複方歸經比例

心經 50%
肝經 50%
心經
肝經

最後更新日:2025-01-23

方劑組成解釋

蘧蒢散中包含牛黃,主要原因如下:

  1. 清熱解毒:牛黃具有清熱解毒、鎮驚開竅之效,能有效清除體內熱毒,緩解發熱、煩躁、神志不清等症狀。
  2. 開竅醒神:蘧蒢散治療的病症多為熱毒入腦,導致神志昏迷,牛黃能開竅醒神,使患者恢復意識,配合其他藥材清熱解毒,達到治療效果。

牛黃在蘧蒢散中起到重要的作用,與其他藥材相輔相成,共同達到清熱解毒、開竅醒神的功效。

主治功效


中藥方劑「蘧蒢散」主治功效分析

根據《太平聖惠方》記載,「蘧蒢散」主治「小兒霍亂不止」。此處的「霍亂」,應當理解為小兒急性腸胃功能紊亂,表現為劇烈吐瀉的病症。

方劑組成分析:

  • 牛黃: 性味苦、涼,具有清熱解毒、鎮驚開竅的功效。在此方中,牛黃主要針對霍亂所引起的熱毒內蘊,以及可能出現的驚厥症狀,起到清熱解毒、鎮靜安神的作用。

  • 蘇葉: 性味辛、溫,具有疏散風熱、宣肺止咳、和胃止瀉的功效。此藥在此方中,可疏散因外感風邪或濕邪引起的霍亂,同時兼顧和胃止瀉,緩解吐瀉症狀。

  • 柴胡: 性味苦、微寒,具有疏肝解鬱、退熱解表、升陽止汗的功效。霍亂病程中,可能有發熱症狀,柴胡在此可清解表邪。

  • 芍藥: 性味苦、酸、微寒,具有養血調經、緩急止痛、平肝降壓的功效。霍亂可能引起腹痛,芍藥在此可緩急止痛,同時有助於協調陰陽。

  • 甘草: 性味甘、平,具有調和諸藥、益氣養心、緩急止痛的功效。甘草在此方中,主要起到調和藥性的作用,同時可以緩和急症,並具有一定的益氣作用,輔助正氣的恢復。

治療原理分析:

「蘧蒢散」針對小兒霍亂不止的病症,其治療原理可概括為:

  1. 清熱解毒: 小兒霍亂多因外感邪氣或飲食不潔導致,易生熱毒。牛黃可清熱解毒,直擊病邪,並可鎮驚開竅,緩解驚厥症狀。
  2. 疏散解表: 蘇葉、柴胡可疏散風邪或濕邪,解除表證,使邪氣從表而解。
  3. 和胃止瀉: 蘇葉具有和胃止瀉之功效,可緩解因霍亂引起的吐瀉症狀。
  4. 緩急止痛: 芍藥、甘草具有緩急止痛的功效,可緩解霍亂引起的腹痛等不適。
  5. 調和陰陽: 此方寒溫並用,既有清熱解毒之藥,又有和胃止瀉之品,可調整陰陽平衡。

綜合分析:

「蘧蒢散」的配伍,體現了中醫「邪去則正安」的治療原則。此方通過清熱解毒、疏散解表、和胃止瀉、緩急止痛等方法,針對小兒霍亂不止的病機,標本兼治,使小兒霍亂症狀得以緩解。 此方中,各藥之間相互配合,共同發揮藥效,有效治療小兒霍亂不止。 綜合全方,可有效治療小兒急性腸胃功能紊亂,表現為劇烈吐瀉的病症。

傳統服藥法


故蘧蒢篦半兩,鹽1字,牛黃1黑豆大(細研),乳汁1分(合)。上藥將乳汁煎二味二三沸,去滓,調入牛黃服之。

注意事項及副作用


...

相關疾病


乳腺炎乳房腺體瘤

相同名稱方劑


蘧蒢散, 出處:《聖惠》卷八十四。 組成:故蘧蒢篾半兩,鹽1字,牛黃1黑豆大(細研),乳汁1分(合)。 主治:小兒初生吐不止。

相似配方組成方劑


相關典籍


討論留言


載入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