夜安一粒金

夜安一粒金

YE AN YI LI JIN | 更多圖表

方劑配方組成

熱性指數

0

寒性指數

15

熱/寒比例

極寒 (0.07)

複方歸經比例

心經 50%
肝經 50%
心經
肝經

最後更新日:2025-07-24

方劑組成解釋

「夜安一粒金」方劑中包含牛黃,主要是因為牛黃具有以下功效:

  1. 清熱解毒: 牛黃性寒,味苦,入心、肝、膽經,能清熱解毒,尤其針對熱毒入心、神志不清、煩躁不安、口舌生瘡等症狀有明顯療效。
  2. 鎮驚安神: 牛黃能清心火,鎮心神,對於因熱擾心神引起的心悸、失眠、驚悸、癲癇等症狀有良好的緩解作用。

因此,夜安一粒金方劑中加入牛黃,可起到清熱解毒、鎮驚安神的功效,有助於改善睡眠、安神定志,達到夜安的目的。

中藥方證辨證推理


主治功效


夜安一粒金方劑分析

一、傳統古代功效主治
此方主治「小兒夜啼」,即嬰幼兒夜間無故啼哭不止的症狀。古代醫家認為小兒夜啼多與「心神不寧」「肝風內動」或「中焦不和」相關,而本方以牛黃為君藥,取其鎮驚安神、清心豁痰之效,契合傳統對夜啼病機的理解。另輔以外治法(臍下書田字),結合中醫「神闕穴」調節臟腑之理論,強化安神止啼之效。

二、組成邏輯與治療原理

  1. 牛黃(生者)

    • 性味功效:苦涼,歸心、肝經,具清心解毒、豁痰開竅、熄風鎮驚之效。
    • 治療邏輯
      • 小兒夜啼古稱「胎驚」,多因心肝火旺或痰熱擾神。牛黃能清心火、平肝風,直擊病本。
      • 《本草綱目》載牛黃可治「小兒百病」,尤擅解熱鎮驚,對驚啼有標本兼治之效。
  2. 乳汁調服

    • 選用母乳或牛乳,性味甘平,能潤燥滋陰、緩和藥性。
    • 小兒臟腑嬌嫩,乳汁為載體可助藥力溫和吸收,避免涼性傷胃。
  3. 臍下書田字外治法

    • 臍(神闕穴)為先天之根,與臟腑經絡相通。書田字可能隱含「鎮四方安神」的民間符法,或通過輕微刺激調節經氣,助體內陰陽平衡。
    • 此舉反映古代「內外合治」思維,結合藥力與經絡調節,增強療效。

三、方劑特色

  • 簡潔峻效:單味牛黃力專效宏,針對心肝熱證夜啼,符合中醫「治驚先治熱」原則。
  • 身心共調:藥物安內(清熱鎮驚)、外法治標(臍療安神),體現傳統醫學整體觀。

四、科學視角推論
現代研究顯示,牛黃含膽紅素、膽酸等成分,具鎮靜、抗驚厥作用,可調節神經系統功能,或解釋其止啼機理。臍部皮膚薄且血管豐富,外治或通過神經反射影響腸胃與中樞,達到安撫效果。

總結
此方以牛黃為核心,清心肝之熱而安神,配合外治法共奏止啼之效,展現古人對小兒病症「藥簡力專」與「身心並治」的智慧。

傳統服藥法


牛黃(生者)3分。
上為極細末。
用乳汁調灌咽下。仍將小兒臍下寫一田字,效驗。

注意事項及副作用


...

相同名稱方劑


夜安一粒金, 出處:《魯府禁方》卷三。 組成:牛黃(生者)3分。 主治:小兒夜啼。

相似配方組成方劑


相關典籍


討論留言


載入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