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豉飲

XIANG CHI YIN | 更多圖表

熱性指數

9

寒性指數

25

複方歸經比例

肺經 36%
心經 27%
肝經 26%
胃經 9%
小腸經 0%
膀胱經 0%
三焦經 0%
肺經
心經
肝經
胃經
小腸經
膀胱經
三焦經

最後更新日:2024-05-08

方劑組成解釋

香豉飲中加入淡豆豉,是基於其解表利濕解毒的功效。

淡豆豉性微寒,味甘,歸肺、脾經,能疏散風寒,利水消腫,解表透邪。在香豉飲中,淡豆豉可與香薷、蒼朮等藥物共同作用,增強解表散寒、利濕解毒之效。此外,淡豆豉還可輔助解毒,清熱解暑,對於暑濕所致的發熱、惡寒、頭痛、嘔吐、腹瀉等症狀有較好的療效。

香豉飲中包含生地黃,主要基於以下兩點原因:

1. 清熱涼血:生地黃性寒,味甘苦,入心、肝、腎經。具有清熱涼血、滋陰潤燥的功效,可清解暑熱,涼血止血,適用於外感熱病、血熱妄行、口渴、煩躁、出血等症。

2. 緩解發熱及口渴:香豉飲主要用於治療外感風熱、發熱口渴、胸悶、苔白膩等症狀。生地黃可以清熱解毒,滋陰降火,緩解發熱症狀,同時滋陰生津,緩解口渴。

因此,香豉飲中加入生地黃,可以發揮其清熱涼血、滋陰潤燥的功效,與其他藥物協同作用,達到治療外感風熱、發熱口渴等症狀的效果。

香豉飲中加入蔥白,主要考量以下兩點:

  1. 解表散寒: 蔥白性溫,味辛,入肺經,具有解表散寒之效。與方中香豉、生薑等藥材共同作用,可散發表寒,緩解風寒感冒引起的鼻塞、流涕、發熱等症狀。
  2. 通陽化氣: 蔥白氣味辛香,可通陽化氣,促進氣血流通。與方中其他藥材協同作用,可改善因寒邪入侵導致的氣機阻滯,幫助患者恢復元氣。

總之,蔥白在香豉飲中起到解表散寒、通陽化氣的作用,配合其他藥材,能有效治療風寒感冒等症狀。

主治功效


中藥方劑「 香豉飲 」

淡豆豉:性微寒,味苦、鹹。歸肺、胃經。具有散風熱、除煩、清熱解毒、消食化積的功效。常於感冒風寒之初發,或於外感表症中配合其它解表藥以助發汗;用於治療感冒、風熱表症、喉嚨腫痛、瘡瘍腫毒、水腫、癎瘞、腳氣等疾。

生地黃:性寒,味甘、苦。歸心、肝、腎經。具有清熱涼血、清熱瀉火、滋陰、補血等功效。 生地黃能清瀉肝火、胃火、心火、肺火,滋陰、養血,治陰虛發熱、消渴、吐血、衄血、血崩、月經不調、胎動不安、陰傷便祕。生地黃亦用於津傷口渴、內熱消渴。現代研究表明,生地黃對糖尿病、高血壓等疾病具有治療和預防作用。

蔥白:性味辛溫,具有發散風寒、解表透疹、發汗解表、通陽、利尿、解毒、祛風除濕、安胎、驅蟲殺蟲、通經絡、清熱解毒等功效。常於感冒風寒之初發,或於外感表症中配合其它解表藥以助發汗;用於治療風寒感冒、頭痛、鼻塞、惡寒、咳嗽、關節痠痛、風濕痹痛等症狀;富含維生素C和葉酸,可保持胎兒健康。

主治功效

骨蒸腫氣:是一種中醫病症,以骨痛、肌肉痠痛、水腫為主要症狀。

每至日晚即惡寒壯熱:到了傍晚就會出現畏寒和發高燒的症狀。

頰色赤:臉色紅赤。

不下食:吃不下任何東西。

日漸瘦:一天比一天消瘦。

總結

「 香豉飲 」是中藥方劑之一,由淡豆豉、生地黃、蔥白組成。具有散風熱、清熱解毒、消食化積、清熱涼血、滋陰、補血、發散風寒、解表透疹、發汗解表、通陽、利尿、解毒、祛風除濕、安胎、驅蟲殺蟲、通經絡、清熱解毒等功效。主治骨蒸腫氣、每至日晚即惡寒壯熱、頰色赤、不下食、日漸瘦等症狀。

傳統服藥法


香豉1分,生地黃1兩,蔥白3莖。
上銼細,相和,以童便2盞半,浸1宿,平旦煎至8分,去滓,空腹、日午分2次溫服。

注意事項及副作用


本方具有清熱解毒、利濕消腫的功效,但陰虛火旺、津液不足者不宜使用。

相關疾病


肺結核神經性厭食症慢性肝硬化怕冷

相同名稱方劑


香豉飲, 出處:《聖濟總錄》卷一七八。 組成:香豉(微炒)1分,梔子5枚(去皮),黃連(去須)1分。 主治:小兒毒熱血痢。

香豉飲, 出處:《外台》卷三十七引《小品方》。 組成:香豉3升,蔥白1虎口。 主治:自勞太過,乳石發動,體上生瘡,結氣腫痛不得動者。

香豉飲, 出處:《聖濟總錄》卷九十三。 組成:香豉1分,生地黃1兩,蔥白3莖。 主治:骨蒸腫氣,每至日晚即惡寒壯熱,頰色赤,不下食,日漸瘦。

相似配方組成方劑


相關典籍


討論留言


載入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