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闌尾消炎丸
LAN WEI XIAO YAN WAN | 更多圖表
出處典籍:方出《北京市中成藥規範》(第二冊),名見《中藥制劑匯編》
方劑配方組成
熱性指數
寒性指數
熱/寒比例
寒 (0.28)複方歸經比例
最後更新日:2025-07-24
方劑組成解釋
闌尾消炎丸中包含金銀花,主要原因如下:
- 清熱解毒: 金銀花性寒,味甘,具有清熱解毒的功效,可有效抑制炎症反應,減輕闌尾炎的疼痛和腫脹。
- 抗菌消炎: 金銀花含有綠原酸、木犀草素等成分,具有廣譜抗菌作用,可抑制多種細菌的生長,對常見的闌尾炎致病菌如大腸桿菌、葡萄球菌等有抑制作用,有助於消炎止痛。
金銀花作為清熱解毒、抗菌消炎的常用中藥,在闌尾消炎丸中發揮著重要作用,可有效改善闌尾炎的症狀,促進病情的恢復。
闌尾消炎丸中包含大青葉,主要基於其清熱解毒、涼血消腫的功效。
大青葉味苦性寒,入肺、心經,具有清熱解毒、涼血消腫的作用。闌尾炎多因濕熱蘊結、毒邪入侵所致,大青葉能清熱解毒,消散炎症,並能涼血止痛,緩解闌尾炎引起的疼痛和腫脹。同時,大青葉還具有抗菌作用,能抑制細菌生長,有助於控制炎症發展。因此,大青葉在闌尾消炎丸中發揮著重要的作用,可有效緩解闌尾炎的症狀。
闌尾消炎丸中包含敗醬草,主要基於其以下兩點藥理作用:
- 清熱解毒,消腫止痛: 敗醬草性寒,味苦,歸肺、肝、胃經。其藥效擅長清熱解毒,消腫止痛,對於闌尾炎引起的發熱、腹痛、腫脹等症狀有明顯的緩解作用。
- 抗菌消炎: 現代藥理研究表明,敗醬草含有多種生物活性物質,具有一定的抗菌消炎作用,能抑制細菌生長,減輕炎症反應,有助於闌尾炎的治療。
闌尾消炎丸中加入蒲公英,是基於其清熱解毒、消腫散結的功效。
蒲公英性寒,味苦甘,歸肝、胃經。其含有的蒲公英醇、蒲公英素等成分,具有抗菌消炎、促進組織再生、提高免疫力的作用。對於闌尾炎引起的發熱、疼痛、腫脹等症狀,蒲公英能有效清熱解毒,消腫散結,促進炎症消退,輔助治療。
此外,蒲公英還有利尿的作用,有助於排出體內毒素,減輕炎症反應。在中藥方劑中,蒲公英常與其他清熱解毒藥材配合使用,以達到最佳療效。
闌尾消炎丸中加入雞血藤,主要基於其活血化瘀、消腫止痛的功效。
雞血藤味甘、苦,性平,歸肝、腎經,具有活血化瘀、舒筋活絡、止痛消腫之效。闌尾炎的病理機制,往往涉及炎症反應和局部組織充血、水腫、疼痛等,而雞血藤能有效改善局部血液循環,緩解炎症反應,從而達到消炎止痛的效果。因此,在闌尾消炎丸中加入雞血藤,有助於促進炎症消退,緩解患者的疼痛。
「闌尾消炎丸」中加入「川楝子」,主要考量其疏肝理氣、消積止痛的功效。闌尾炎常伴隨腹痛、腹脹等症狀,而川楝子能舒緩肝氣鬱結,改善腸道蠕動,有助於消滅炎症,緩解疼痛。此外,川楝子亦具殺蟲作用,可抑制腸道內有害菌的滋生,進一步控制炎症,促進痊癒。因此,將川楝子納入方劑,可有效緩解闌尾炎症狀,促進炎症消退。
闌尾消炎丸中包含大黃,主要原因如下:
- 瀉熱通便: 大黃性寒,味苦,具有瀉熱通便之效。闌尾炎常伴有發熱、腹痛、便祕等症狀,大黃可清熱瀉火,通利大腸,緩解腸道炎症和便祕,幫助排泄毒素,促進炎症消退。
- 消腫止痛: 大黃具有消腫止痛之效,可緩解闌尾炎引起的腹痛、腫脹等症狀。其寒性亦能抑制炎症的擴散,減輕局部疼痛。
總而言之,大黃在闌尾消炎丸中發揮瀉熱通便和消腫止痛的雙重功效,有助於緩解闌尾炎的症狀,促進炎症消退。
闌尾消炎丸中加入木香,主要基於其行氣止痛、燥濕健脾的功效。闌尾炎多因濕熱蘊結、氣滯血瘀所致,而木香辛溫芳香,能疏肝理氣、行氣止痛,並兼具燥濕健脾之效,有助於化解濕熱、消除炎症。
此外,木香還可促進腸道蠕動,有助於改善闌尾周圍的血液循環,加速炎症消退。因此,在闌尾消炎丸中加入木香,不僅能直接作用於闌尾炎症,更能改善腸胃功能,有助於整體的康復。
闌尾消炎丸中加入冬瓜子,主要是利用其利水消腫、清熱解毒的功效。冬瓜子性寒,入膀胱經,具有利水滲濕的作用,能排除體內積聚的濕熱,有助於消炎止痛,緩解闌尾炎症。此外,冬瓜子還含有豐富的蛋白質、脂肪酸等營養成分,能增強人體抵抗力,有助於促進傷口癒合,加速闌尾炎症的恢復。
闌尾消炎丸中包含桃仁,主要基於其活血化瘀、消腫止痛的功效。
桃仁性味苦甘,入心、肺、大腸經,具有破血行瘀、潤腸通便的作用。闌尾炎常因炎症導致腫脹、疼痛,而桃仁能活血化瘀,促進血液循環,緩解炎症反應,並有助於清除積聚的瘀血,進而達到消腫止痛的效果。此外,桃仁也能潤腸通便,有助於排泄炎症產物,促進炎症消退。
「闌尾消炎丸」方劑中使用赤芍,主要有以下兩個原因:
一、清熱涼血,消腫止痛: 赤芍性寒,味苦,入肝、心經。具有清熱涼血、消腫止痛的功效。闌尾炎多因熱毒壅滯、氣血瘀阻所致,赤芍可清熱解毒,化瘀止痛,有助於緩解炎症反應,消退腫脹。
二、活血化瘀,促進炎症消散: 赤芍具有活血化瘀的作用,能促進血液循環,改善局部組織的供血,加速炎症產物的代謝,從而促進炎症消散,加速康復。
闌尾消炎丸中添加黃芩,主要基於其以下兩點功效:
- 清熱解毒:黃芩味苦寒,入肺、胃、膽經,具有清熱燥濕、瀉火解毒的功效。闌尾炎多因濕熱蘊結、毒邪內侵所致,黃芩可清熱解毒,消散闌尾周圍的炎症。
- 抗菌消炎:黃芩中含有黃芩苷等多種有效成分,具有一定的抗菌消炎作用。其能抑制多種細菌的生長,減輕闌尾炎的感染程度,促進炎症消退。
中藥方證辨證推理
主治功效
闌尾消炎丸傳統古代功效主治分析
此方劑主治「急性闌尾炎」,中醫稱此病為「腸癰」,屬熱毒壅結、氣血瘀滯所致。古代醫家認為,腸癰多因飲食不節、濕熱內蘊,或跌撲損傷,導致腸腑傳導失利,瘀熱互結,甚則腐肉成膿。治療以清熱解毒、活血化瘀、通腑泄熱為主,兼行氣止痛,使熱毒得解、瘀滯得散,腸腑氣機通暢,則癰腫自消。
方劑組成邏輯與治療原理
1. 清熱解毒為主導
- 金銀花、蒲公英、大青葉、敗醬草:四味均為清熱解毒要藥,專治熱毒瘡癰。
- 金銀花性甘寒,清熱力強而兼透散,善消癰腫;
- 蒲公英兼能散結通乳,尤擅治腸癰;
- 大青葉涼血消斑,解血分熱毒;
- 敗醬草為腸癰專藥,清熱排膿,活血止痛。
2. 活血化瘀以散結
- 赤芍、桃仁、雞血藤:
- 赤芍涼血散瘀,緩急止痛;
- 桃仁破血潤腸,助通腑泄熱;
- 雞血藤行血補血,舒筋活絡,防瘀久耗血。
- 冬瓜子:清肺化痰,但亦能排膿消癰,助敗醬草引膿外出。
3. 通腑泄熱以祛邪
- 大黃、黃芩:
- 大黃瀉下攻積,導瘀熱從腸腑而出,為「通因通用」之妙品;
- 黃芩清上焦肺熱,肺與大腸相表裡,肺熱清則腸腑自安。
4. 行氣止痛以調暢氣機
- 木香、川楝子:
- 木香辛溫行氣,消積導滯,防寒涼藥凝滯氣血;
- 川楝子苦寒,疏肝行氣,兼清濕熱,協調氣血運行。
綜合治療原理
此方以清熱解毒為核心,配合活血、通腑、行氣三法:
- 清熱解毒直挫熱毒勢頭,防其腐肉成膿;
- 活血化瘀疏通經絡瘀阻,改善局部腫痛;
- 通腑泄熱使邪有出路,從大便而解;
- 行氣止痛調暢氣機,避免氣滯加重瘀熱。
諸藥合用,共奏「清熱消炎」之效,契合腸癰「熱毒瘀結」的基本病機。
傳統服藥法
金銀花100斤,大青葉100斤,敗醬草100斤,蒲公英100斤,雞血藤100斤,川楝子20斤,大黃30斤,木香30斤,冬瓜子30斤,桃仁20斤,赤芍40斤,黃芩30斤。
清熱消炎。
依法製成丸劑。
每服2錢,溫開水送下,日3次。
孕婦勿服。
注意事項及副作用
- 闌尾消炎丸不宜長期服用,以免引起其他副作用。
- 闌尾消炎丸不宜與其他藥物同時服用,以免發生藥物相互作用。
- 服用闌尾消炎丸期間,如果出現不良反應,應立即停藥並諮詢醫生。
相關疾病
相同名稱方劑
闌尾消炎丸, 出處:《北京市中成藥規範》(第二冊)。 組成:金銀花100斤,大青葉100斤,敗醬草100斤,蒲公英100斤,雞血藤100斤,川楝子20斤,大黃30斤,木香30斤,冬瓜子30斤,桃仁20斤,赤芍40斤,黃芩30斤。 主治:清熱消炎。主治:急性闌尾炎。
相似配方組成方劑
討論留言
載入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