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鈴子丸
JIN LING ZI WAN | 更多圖表
出處典籍:《局方》卷五(淳祐新添方)
熱性指數
寒性指數
複方歸經比例
最後更新日:2024-05-08
方劑組成解釋
金鈴子丸中加入苦楝子,主要基於以下兩點原因:
- 苦楝子具有清熱解毒、殺蟲止癢之效。金鈴子丸以清熱解毒、化濕止瀉為主,苦楝子可增強其清熱解毒之效,並針對濕熱所致的皮膚瘙癢等症狀發揮作用。
- 苦楝子可與金鈴子等藥材相輔相成,增強藥效。苦楝子性寒,可與金鈴子等性溫或性平的藥材相配,達到寒熱互濟、調和氣血的效果,使藥效更佳。
金鈴子丸是一種傳統的中藥方劑,主要用於治療脾胃虛弱、腹瀉等症狀。其組成中包含益智仁,這是因為益智仁具有多種藥理作用。首先,益智仁性溫,味甘、辛,能夠補益脾胃,增強消化功能,對於脾胃虛弱引起的症狀有良好的調理效果。
其次,益智仁具有安神的效果,能有效緩解因脾胃不和而引起的焦慮、失眠等問題,幫助患者改善心理狀態,增進整體健康。此外,益智仁還具有抗菌和抗炎的功能,有助於改善腸道的健康,減少腹瀉的發生。
總的來看,益智仁的加入不僅能增強金鈴子丸的補益作用,同時有助於調理脾胃、安神定志,從而達到全面調理身體的目的,確保療效的完整性和穩定性。
金鈴子丸中加入胡蘆巴,主要基於以下兩點原因:
- 溫陽散寒,理氣止痛: 胡蘆巴性溫,味甘,入脾、腎經,具有溫陽散寒、理氣止痛的功效。金鈴子丸主治寒凝氣滯所致的腹痛、腹脹、腸鳴等症,而胡蘆巴的溫陽散寒作用有助於溫暖脾腎,緩解寒凝之痛;理氣止痛作用則有助於疏通氣機,解除氣滯之痛。
- 健脾益腎,補中益氣: 胡蘆巴還有健脾益腎、補中益氣的作用。金鈴子丸常用於脾腎虛寒者,胡蘆巴的補益作用可以加強脾腎功能,改善消化吸收,從而增強藥效,更好地治療疾病。
金鈴子丸中加入石菖蒲,主要基於其開竅醒神、化濕健脾的功效,與方劑整體治療目的相輔相成。
石菖蒲味辛、性溫,歸心、脾經,具有開竅醒神、化濕健脾、止痛安神等功效。金鈴子丸多用於治療痰濁阻滯、神志不清等症,而石菖蒲能開竅醒神,化解痰濁,有助於改善患者的神志不清、言語不清等症狀。同時,石菖蒲還能健脾化濕,配合方中其他藥物,達到健脾益氣、消痰化濕的功效,從而促進患者的恢復。
金鈴子丸中加入補骨脂,主要基於以下兩點原因:
1. 溫腎壯陽: 補骨脂性溫,味辛,入腎經,能溫腎助陽,補腎壯陽。金鈴子丸主治腎虛陽痿、腰膝酸軟等症,補骨脂的溫腎壯陽功效可增強藥效,改善患者腎虛症狀。
2. 溫脾止瀉: 補骨脂亦能溫脾止瀉,對於因脾腎陽虛引起的腹瀉有緩解作用。金鈴子丸中若有加入溫脾止瀉的藥材,則補骨脂的加入可協同作用,增強止瀉效果,使患者更快恢復健康。
金鈴子丸方劑中加入茴香,主要基於以下兩點原因:
- 溫中理氣,消食止痛:茴香性溫,味辛,入脾、胃經,具有溫中散寒,理氣止痛的功效。金鈴子丸主治脾胃虛寒,氣滯血瘀所致的腹痛、腹脹、食少便溏等症狀,而茴香的溫中理氣作用可以緩解氣滯所致的腹痛,並促進脾胃消化功能,有助於食慾改善。
- 協同其他藥物發揮療效:金鈴子丸中其他藥物如金鈴子、木香、白芷等,也具有理氣止痛、健脾消食的功效。茴香與這些藥物相配伍,可以加強其藥效,達到更好的治療效果。
金鈴子丸的主要用途是滋補肝腎、強壯身體,巴戟天作為其組成藥材之一,具有重要的藥理作用。巴戟天(Morinda officinalis)性溫,味甘、辛,主要功能是補腎壯陽、強筋骨,適合用於腎虛導致的性機能下降、腰膝酸軟等症狀。
在中醫理論中,肝腎相滋,肝的健康往往與腎的功能息息相關。金鈴子丸具備調和肝腎的功效,而巴戟天能有效增強腎陽,促進肝與腎之間的協調。這樣的配伍使得方劑在強身健體和改善整體生理功能上更加有效。
此外,巴戟天還能增強免疫力,提高抗疲勞能力,對於日常生活中缺乏活力的人羣尤其有益。因此,金鈴子丸中包含巴戟天,是基於其綜合調養、強壯身體的需求而進行合理選擇。
金鈴子丸方劑中包含木香,主要原因有二:
- 疏肝理氣,健脾消積:木香味苦辛,性溫,入脾、胃、肝經。其善於疏肝理氣,行氣止痛,並能健脾消積,促進消化。金鈴子丸主要用於治療小兒疳積、腹痛、腹脹等症,而木香的藥性正好能改善這些症狀,幫助消化,緩解疼痛。
- 配合其他藥材,增強療效:金鈴子丸中其他藥材如金鈴子、麥芽、山楂等,也具有健脾消積、消食化滯的功效。木香與這些藥材配合使用,可以起到相輔相成的作用,共同促進脾胃功能,提高藥效。
金鈴子丸中加入茯苓,主要考量其以下兩點功效:
1. 健脾利濕:茯苓味甘淡,性平,入脾、腎經,具有健脾滲濕、利水消腫之功。金鈴子丸主治脾虛濕盛所致的帶下病,茯苓可健脾利濕,減少濕邪對脾胃的侵害,有助於改善帶下病症。
2. 化痰止咳:茯苓亦有化痰止咳之效。金鈴子丸可能兼治因濕痰阻滯所致的咳嗽、胸悶等症狀,茯苓可協助化解痰濕,緩解呼吸道不適。
金鈴子丸中加入陳皮,主要有以下兩個原因:
- 理氣健脾: 陳皮性溫,味辛,歸脾、肺經。具有理氣健脾、燥濕化痰之功效,可以幫助脾胃運化,促進食慾,改善消化不良。金鈴子丸以治療小兒疳積為主,而脾胃虛弱是疳積發生的根本原因,故加入陳皮以助脾胃運化,增強吸收,改善疳積症狀。
- 調和藥性: 金鈴子丸中其他藥物如山楂、麥芽等,多具酸性或苦寒之性,易傷脾胃。而陳皮性溫,能調和藥性,避免藥物對脾胃造成過度刺激,使其更溫和地發揮藥效。
主治功效
金鈴子丸中藥方劑由補骨脂、陳皮、茯苓、木香、石菖蒲、茴香、益智仁、巴戟天等多味中藥組成,各具功效。
補骨脂:具有補陽、補氣、止瀉和健脾胃等多種傳統中藥功效。它可以刺激腎上腺皮質分泌激素,增加陽氣能量,起到補陽作用。此外,其富含營養成分,能促進能量合成,增強免疫,補充營養,從而補氣。補骨脂還含有生物鹼類物質,可以刺激腸道運動,促進蠕動,止瀉。另外,它性溫,味苦、辛,入脾、腎經,具有健脾益氣、溫腎壯陽的功效。
陳皮:性溫,味苦、辛,歸脾、肺經。具有理氣行氣、止咳化痰、健脾胃、消食化積、燥濕、活絡止痛等多種功效。理氣行氣方面,陳皮能行氣、燥濕、化痰,常用於濕阻氣滯痰凝所致之肺失宣肅、脾失健運之證。止咳化痰方面,陳皮能溫化寒痰,宣肺止咳,常用於濕痰咳嗽,寒痰咳嗽等。健脾胃方面,陳皮能行氣止痛、健脾和中,常用於脾胃氣滯證。消食化積方面,陳皮能促進消化液分泌和排除腸內積氣,常用於食積、消化不良等。燥濕方面,陳皮能燥濕化痰,理氣健脾,常用於胸中痰飲、脘痞腹脹、脾虛食少、嘔吐泄瀉等。活絡止痛方面,陳皮能活絡止痛,常用於脾胃氣滯較甚,脘腹脹痛較劇者。
茯苓:性平,味甘淡,歸脾、胃、心經。具有利水消腫、利水滲濕、清熱利尿、祛風除濕、安胎、健脾胃、補血、安神等功效。茯苓可以促進小便的生成和排出,幫助排除體內多餘的水分,適用於水腫、尿路感染、膀胱炎、腎炎等症。茯苓還可以祛風除濕,適用於風濕痹痛、關節炎、水腫等症。茯苓還可以安胎,適用於孕婦水腫、先兆流產等症。茯苓還可以健脾胃,適用於脾虛諸證,虛弱、食少納呆、倦怠乏力等症。茯苓還可以補血,適用於氣血兩虛、面色蒼白、頭暈目眩等症。茯苓還可以安神,適用於失眠、多夢等症。
木香:性溫、味辛,歸脾、胃、大腸經,具有溫裏溫中、行氣止痛、消食化積、理氣行氣、止瀉、健脾健脾止咳平喘、疏肝解鬱等功效。木香主要用於治療胸腹脹滿、嘔吐腹瀉、腹脹滿痛、脾胃不和、氣滯血瘀、濕熱瀉痢、裡急後重、脾虛食少、消化不良、風寒咳嗽、哮喘、情志不舒、鬱鬱寡歡等證狀。
石菖蒲:具有多種功效。它可以開竅醒神,化濕豁痰,闢穢。常用於治療痰濕穢濁之邪矇蔽清竅所致之神誌昏亂、癲狂痰熱內盛、濕濁矇蔽等症狀。另外,石菖蒲也具有芳香化濕、安神益智、理氣行氣、止咳化痰、活血化瘀等功效。
茴香:性溫味甘,歸脾、胃、肝、腎四經。具有溫裡溫中、理氣行氣、驅蟲殺蟲、補腎壯陽、疏肝解鬱、活絡止痛、健脾益氣等功效。茴香常用於治療消化不良、脘腹脹滿、噁心嘔吐、泄瀉腹痛、寒疝腹痛、睾丸偏墜、少腹冷痛、陽痿、早洩、遺精、肝氣鬱滯、脅肋疼痛、腰痛、小腸氣等症。
益智仁:具有補陽、補氣、溫裡溫中、調經和補腎的功效。補陽益智仁性溫,味甘,能補充陽氣,增強體質。補氣富含營養,能提供身體所需營養,補充氣血,增強免疫抗疲勞能力。溫裡溫中:益智仁性溫,味甘,入脾、胃、腎經,能溫中散寒,健脾益氣,用於中焦虛寒,食少,多唾及腹痛便溏等證。調經補腎益精,促進腎臟對女性生殖系統的調節作用,改善月經不調的症狀。補腎富含蛋白質、維生素和微量元素,有助於促進腎臟組織的修復和更新,增強腎臟的免疫力和抗疲勞能力,進而保護和補充腎臟的功能。
巴戟天:性溫、味甘、微苦,歸肝、腎經。具有補腎壯陽、祛風除濕、補氣、散風寒、止咳化痰、降氣、強筋骨等功效。臨牀上常被用於治療腎虛陽痿、遺精早洩、腰膝酸軟、風寒濕痹、關節痠痛、痰多氣喘、胸悶氣短、降氣止痛等症狀。
**總結:**中藥方劑「金鈴子丸」,主要成分是:苦楝子,益智仁,胡蘆巴,石菖蒲,補骨脂,茴香,巴戟天,木香,茯苓,陳皮。主治功效是:腎臟的能量激發起來,牽引疼痛,肚臍和腹部像弦一樣繃緊,疼痛時好時壞,沒有固定規律。
傳統服藥法
金鈴子(去核,炒)四兩 益智仁 胡蘆巴(炒) 石菖蒲 破故紙(炒) 茴香(微炒) 巴戟(去心)各二兩 木香 白茯苓(去皮) 陳皮(去白)各一兩
上為末,酒煮面糊為丸,如梧桐子大。
每服50丸,鹽湯、溫酒任下。
注意事項及副作用
本方性味辛溫,有溫燥之性,陰虛火旺者慎用。
相關疾病
相同名稱方劑
金鈴子丸, 出處:《普濟方》卷一五六。 組成:金鈴子肉、胡蘆巴1兩,破故紙1兩,萆薢1兩,小茴香3兩,蒼朮2兩,附子1個。 主治:腰腳痛,小腸腳氣等疾。
金鈴子丸, 出處:《朱氏集驗方》卷三。 組成:茴香半兩,川楝子半兩(每個作4片,用巴豆肉49粒炒焦爲度,不用巴豆),破故紙2兩,胡蘆巴(炒)2兩。 主治:膀胱小腸疝氣,臍腹苦痛。
金鈴子丸, 出處:《局方》卷五(淳祐新添方)。 組成:金鈴子(去核,炒)4兩,益智仁2兩,胡蘆巴(炒)2兩,石菖蒲2兩,破故紙(炒)2兩,茴香(微炒)2兩,巴戟(去心)2兩,木香1兩,白茯苓(去皮)1兩,陳皮(去白)1兩。 主治:腎氣發動,牽引疼痛,臍腹弦急,攻衝不定。
金鈴子丸, 出處:《袖珍》卷二引《澹寮》。 組成:川楝子5兩(銼,作5分制,一分用斑蝥1個,去頭翅同炒,去斑蝥;一分用茴香3錢,鹽半錢,炒熟去鹽留茴香入藥;一分用黑牽牛3錢同炒,去牽牛;一分用破故紙3錢同炒,留故紙入藥;一分用蘿蔔子1錢同炒,去蘿蔔子)。 主治:釣腎氣,膀胱偏墜,痛不可忍者。
相似配方組成方劑
相關典籍
討論留言
載入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