方劑組成解釋
五味大黃丸以大黃為君藥,其作用主要在於瀉熱通便。大黃味苦寒,入脾、胃、大腸經,具有瀉熱、通便、清積、涼血、解毒之功效。
方中大黃配伍其他藥材,如黃連、黃柏等苦寒之品,可增強瀉熱作用;而配伍枳實、厚朴等理氣化痰之藥,可助大黃通便,並緩解其寒性。因此,大黃為五味大黃丸中不可或缺的重要藥材,其瀉熱通便的作用在方中發揮著關鍵作用。
五味大黃丸中加入火麻仁,其作用主要體現在以下兩方面:
- 潤腸通便: 火麻仁性平,味甘,入脾、大腸經,具有潤腸通便之效。與大黃等瀉下藥配合,能緩解燥熱引起的便祕,防止因瀉下過於猛烈而導致腸燥津虧。
- 滋陰潤燥: 火麻仁富含油脂,有滋陰潤燥的作用。可緩解大黃等瀉下藥對腸胃的刺激,避免其過度耗傷陰液,保持腸道濕潤,促進排便順暢。
五味大黃丸中添加芒硝,主要基於以下兩點原因:
- 瀉下通便,消積導滯: 芒硝味鹹寒,入大腸經,具有瀉下通便、消積導滯的功效。在五味大黃丸中,芒硝與大黃、枳實等藥物配合,可增強其瀉下通便的作用,並能消除積滯,促進腸道蠕動,改善便祕症狀。
- 清熱解毒,消腫止痛: 芒硝亦具清熱解毒、消腫止痛的作用。對於因熱毒壅滯、腸胃積熱導致的腹痛、腹脹、便祕等症狀,芒硝可以清熱解毒,消腫止痛,起到輔助治療的作用。
五味大黃丸中加入葛根,主要考量其以下兩點功效:
- 解肌透疹:葛根性涼,能解肌發汗,對於熱毒壅滯肌膚,導致發熱、疹出不暢的情況,有疏散解毒之效,配合大黃瀉熱通便,可使熱毒從體內排出,達到清熱解毒、透疹的效果。
- 緩解肌肉痠痛:葛根具舒筋活絡的功效,可緩解因熱毒蘊結所致的肌肉痠痛。大黃瀉熱通便的同時,易導致腸道津液不足,葛根的滋潤作用能緩解這種副作用,避免腸道乾澀。
五味大黃丸方中加入桑白皮,主要基於以下兩點原因:
- 清肺熱、降氣止咳:桑白皮性寒,味甘,入肺經,具有清肺熱、降氣止咳的功效。方中因大黃燥烈,易傷肺氣,而桑白皮可緩解大黃的燥性,保護肺陰,避免燥熱傷肺。
- 利水消腫:桑白皮亦具利水消腫之效,可協助大黃瀉火通便,幫助排出體內濕熱,達到消腫止痛之功。
因此,五味大黃丸中加入桑白皮,不僅可緩解大黃的燥性,更能發揮其清熱降氣、利水消腫的功效,增強方劑的療效。
主治功效
中藥方劑「五味大黃丸」
組成:
- 大黃:清熱利尿、瀉下、止血、活血化瘀、清熱解毒、降氣、清熱涼血、清熱瀉火、治療實熱便祕、積滯腹痛、瀉痢不爽、濕熱黃疸、血熱吐衄、目赤、咽腫、腸癰腹痛、癰腫疔瘡、瘀血經閉、跌打損傷、水火燙傷等。
- 葛根:散風熱、發汗解表、止血、生津止渴、解酒毒、透疹、止瀉和清熱解毒、治療感冒、發熱、咳嗽、氣喘、吐血、衄血、崩漏、外傷出血、熱病口渴、陰虛消渴、酒醉、乙醇中毒、麻疹不透、熱瀉熱痢、脾虛泄瀉以及感冒、發熱、喉嚨痛、口腔潰瘍等熱毒性疾病。
- 火麻仁:瀉下、利水滲濕、活血化瘀、清熱利尿、潤肺、降氣和潤燥,治療老年人、產婦等血虛便祕患者的便祕,水腫、小便不利、大便祕結、燥咳無痰等症,跌打損傷、產後血不去、金瘡腹中瘀血等症,風痹、皮頑、五淋、小便赤少等症,肺燥咳嗽等症,肝氣不舒、氣滯血瘀等症以及腸燥便祕等症。
- 芒硝:清熱利尿、瀉火、瀉下、利水消腫、破血消癥、通便、軟堅、清熱利濕、活絡止痛,治療水腫、尿路感染、腎臟疾病、發熱、口渴、喉痛、便祕、腸道實熱積滯、大便燥結、瘰瘡、乳腺增生、甲狀腺腫等症狀。
- 桑白皮:止咳化痰、利水消腫、止咳平喘、散血,清肺熱、止咳化痰、促進尿液分泌、增加腎臟血流量、降血壓、擴張支氣管、增加肺部通氣量、促進痰液排出、緩解咳嗽、喘息等症狀、抑制炎症反應、減輕肺部損傷、保護肺部健康、散營衛之瘀滯、發散陳血、止血化瘀、宣通經絡、疏導氣血、調和營衛,使血行流暢、瘀血化解。
主治功效: 大便不通暢,排便困難。
總結: 中藥方劑「五味大黃丸」是一種常用的中藥方劑,具有清熱利尿、瀉火、瀉下、利水消腫、破血消癥、通便、軟堅、清熱利濕、活絡止痛等功效,可治療水腫、尿路感染、腎臟疾病、發熱、口渴、喉痛、便祕、腸道實熱積滯、大便燥結、瘰瘡、乳腺增生、甲狀腺腫等症狀。
傳統服藥法
大黃5兩,大麻子1升(微熬,研之),芒消6兩,乾葛5兩,桑根白皮5兩。
上藥先搗四味為散,然後搗麻仁令如膏,即投四味散和搗,和少蜜搗之,為丸如梧桐子大。
初服10丸,1日2次,稍稍服。得大便通為限。
注意事項及副作用
五味大黃丸具有瀉下通便的作用,服用後可能會出現腹瀉、腹痛等副作用。因此,在服用五味大黃丸時,應注意以下事項:
相關疾病
大便秘結麻疹
相同名稱方劑
五味大黃丸, 出處:《外台》卷二十七引《許仁則方》。 組成:大黃5兩,大麻子1升(微熬,研之),芒消6兩,乾葛5兩,桑根白皮5兩。 主治:大便風秘不通。
相似配方組成方劑
相關典籍
注意:以上所有資訊僅供學術研究使用,任何醫療行為必須在專業醫師指導下進行!
討論留言
載入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