黃龍散

HUANG LONG SAN | 更多圖表

熱性指數

22

寒性指數

11

複方歸經比例

肝經 27%
脾經 27%
心經 16%
肺經 11%
腎經 10%
小腸經 5%
肝經
脾經
心經
肺經
腎經
小腸經

最後更新日:2024-12-17

方劑組成解釋

黃龍散中含有烏頭,主要原因如下:

  1. 溫經散寒,祛風止痛:烏頭性溫,具有溫經散寒、祛風止痛之效,對於寒邪侵襲所致的肢體疼痛、麻木、關節不利等症狀有較好的療效。黃龍散主治風寒濕痺、筋骨疼痛等症,烏頭的溫經散寒作用能有效緩解疼痛,改善病症。
  2. 配合藥性,相輔相成:烏頭與黃龍散中其他藥物如川芎、羌活、獨活等配伍,可以發揮協同作用,增強藥效。烏頭的溫經散寒,可以助其他藥物更好的發揮祛風止痛、活血化瘀之效,共同達到治療目的。

黃龍散中加入薑黃,主要基於其以下兩個功效:

  1. 活血化瘀:薑黃味辛性溫,入肝膽經,具有活血化瘀、消腫止痛的功效。黃龍散多用於跌打損傷、瘀血腫痛等症狀,薑黃有助於促進血液循環,消散瘀血,減輕疼痛。
  2. 解毒消炎:薑黃亦具有一定的抗炎作用,可抑制炎症因子的釋放,減輕組織的炎症反應。對於一些伴隨感染的跌打損傷,薑黃能起到輔助消炎的作用,促進傷口癒合。

因此,黃龍散中加入薑黃,可增強其活血化瘀、解毒消炎的功效,對於跌打損傷等症狀的治療效果更佳。

黃龍散中加入天南星,主要基於其以下兩點藥性:

一、燥濕化痰:天南星性溫燥,善於化解痰濕,對於痰多咳嗽、胸悶氣喘等症狀有顯著療效。黃龍散常用於治療風寒濕阻,痰多咳嗽的病症,天南星的燥濕化痰之功正好與方劑主旨相符。

二、祛風止痛:天南星亦具祛風止痛之效,可用於治療風寒濕痹、肢體疼痛等症狀。黃龍散中加入天南星,更能增強方劑的祛風止痛功效,使治療更為全面。

黃龍散方中包含赤芍,主要基於以下兩點:

一、清熱涼血: 赤芍味苦寒,入肝經,具有清熱涼血、活血化瘀之效。方中常與其他清熱藥物配合使用,以達到清熱解毒、涼血止血之目的。

二、活血止痛: 赤芍能活血化瘀,改善血液循環,對於瘀血阻滯所致的疼痛具有緩解作用。在黃龍散中,赤芍可與其他活血化瘀藥物協同作用,以達到止痛的效果。

因此,赤芍在黃龍散方中起到清熱涼血、活血止痛的作用,與其他藥物共同發揮療效。

黃龍散中含有肉桂,主要基於以下兩方面原因:

  1. 溫陽散寒:肉桂味辛甘、性熱,具有溫陽散寒之效。黃龍散主治寒性腹痛,而肉桂可溫暖脾胃,驅散寒邪,緩解腹痛症狀。
  2. 助藥力:肉桂性燥,可助其他藥物發揮藥力。黃龍散中其他藥物如附子、乾薑等,性溫熱,但較為緩和,肉桂的加入可增強其溫陽散寒之效,使藥力更強,更有效地治療寒性腹痛。

主治功效


中藥方劑「黃龍散」

中藥方劑「黃龍散」組成:烏頭,薑黃,天南星,赤芍,肉桂。

赤芍

  • 清熱涼血
  • 活血化瘀
  • 利水消腫
  • 補腎
  • 清熱利尿
  • 止血
  • 活絡止痛
  • 補血養肝

肉桂

  • 溫經散寒
  • 活血通經
  • 溫陽補陽
  • 壯命門火
  • 活血化瘀
  • 祛風除濕
  • 活絡止痛
  • 通經絡
  • 溫裡溫中

天南星

  • 溫化寒痰
  • 祛風除濕
  • 止咳化痰
  • 降氣
  • 燥濕
  • 利水消腫

烏頭

  • 散風寒
  • 祛風除濕
  • 活絡止痛

薑黃

  • 破血消癥
  • 止血
  • 理氣行氣
  • 降氣
  • 通經
  • 活血化瘀
  • 利水消腫
  • 祛風除濕

總結

中藥方劑「黃龍散」的主要成分是烏頭、薑黃、天南星、赤芍、肉桂,具有清熱涼血、活血化瘀、溫經散寒、祛風除濕、溫陽補陽、活絡止痛等功效。主治咽喉疼痛。

傳統服藥法


鯽魚1頭(大者,不去皮鱗,只去腸肚),蓽茇1分,木香1分,黃連半兩。
上為細末。納魚腹中,以數重濕紙裹,入煻灰火內燒熟,取去皮骨後焙乾,為細末。
每服1大錢,空心米飲調下。

注意事項及副作用


本方有毒,臨床應用應慎重。

相關疾病


軟性下疳皮膚癬菌病(鼠蹊肛門周圍)胃腸出血腎絲球腎炎全身性水腫忽冷忽熱牙齦潰爛幼兒發熱

相同名稱方劑


黃龍散, 出處:《麻科活人》卷四。 組成:牡黃牛屎尖(煅)、冰片1分。 主治:牙疳。

黃龍散, 出處:《喉舌備要秘旨》。 組成:草烏2兩,薑黃2兩,南星1兩,赤芍1兩,肉桂5錢(去皮)。 主治:喉舌陰症。

黃龍散, 出處:《雞峰》卷十九。 組成:木通1兩,瞿麥1兩,大黃半兩,陳橘皮1分,檳榔4個。 主治:水氣,服青龍丹後至第5日水道澀滯不快。

黃龍散, 出處:《雞峰》卷十。 組成:鲫魚1頭(大者,不去皮鱗,隻去腸肚),蓽茇1分,木香1分,黃連半兩。 主治:脾毒膿毒下血,腸風下血。

黃龍散, 出處:《景岳全書》卷六十二引錢氏方。 組成:柴胡5錢,赤芍藥3錢,黃芩(炒)2錢,甘草(炙)2錢。 主治:小兒發熱不退,或往來寒熱。

黃龍散, 出處:《回春》卷七。 組成:枯礬、龍骨(煨)、黃丹(水飛)、胭脂(燒灰)、麝香(少許)、海螵蛸(煨)。 主治:小兒困沐浴,水入耳中,水濕停留,搏於血氣,醞釀成膿耳。

相似配方組成方劑


相關典籍


討論留言


載入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