方劑組成解釋
應痛丸中包含赤芍,主要基於以下兩點原因:
- 活血化瘀:赤芍具有涼血止痛、活血化瘀的功效,能有效緩解瘀血阻滯經絡所致的疼痛。應痛丸多用於治療跌打損傷、瘀血腫痛等症狀,赤芍的活血化瘀作用能促進血液循環,消散瘀血,達到止痛的效果。
- 清熱涼血:赤芍性寒,能清熱涼血,對於因熱毒蘊結、血熱妄行所致的疼痛也有較好的療效。應痛丸中常配合其他清熱涼血藥物,如生地、丹皮等,以增強藥效,更全面地治療疼痛。
應痛丸中包含烏頭,主要原因在於烏頭的辛熱之性,能 通經活絡、散寒止痛。其藥性峻猛,擅長 治療寒凝血瘀、疼痛劇烈 的病症,如風寒濕痹、跌打損傷等。
烏頭雖毒性較大,但經過炮製處理後,毒性減弱,藥效得以保留。 應痛丸中,烏頭配合其他藥物,如川芎、白芷、桂枝 等,起到 調和藥性、增強療效 的作用。
因此,應痛丸中包含烏頭,乃因其藥性獨特,能針對寒凝血瘀、疼痛劇烈等症狀,起到顯著的治療作用。但需嚴格控制用量,並在專業醫師指導下使用。
主治功效
腳氣痛不可忍。
傳統服藥法
蒼朮(去皮)1兩,當歸1兩,草烏頭(炮)1兩,黑牽牛1兩。
上為細末,醋糊為丸,如小豆大。
每服20丸,空心醋湯送下。
注意事項及副作用
...
相關疾病
相同名稱方劑
應痛丸, 出處:《丹溪心法》卷三。 組成:赤芍藥半兩(煨,去皮),草烏半兩(煨,去皮尖)。 主治:腳氣痛不可忍。
應痛丸, 出處:《普濟方》卷一一八。 組成:甜瓜子2兩,乾木瓜2兩,川烏頭2兩,五靈脂2兩。 主治:寒濕氣,骨頭到處疼痛不止。
應痛丸, 出處:《聖濟總錄》卷七十三。 組成:桂(去粗皮)、乾漆(炒煙出)、京三棱(大者,煨,銼)、當歸(切,炒)各等分。 主治:癖氣發歇,疼痛不可忍。
應痛丸, 出處:《聖濟總錄》卷十。 組成:五靈脂(黑色者,炒)1兩,草烏頭(去皮臍,生,銼)1兩,地龍(去土,炒)1兩,白芥子1兩,自然銅(煅,醋淬,研)1兩,乳香半兩(研),巴豆7粒(去皮心膜,醋煮黃色,研)。 主治:風毒內攻,走註疼痛不定。
應痛丸, 出處:《三因》卷十四。 組成:阿魏2兩(醋和,用荞麥面作餅,厚3指,裹阿魏,慢火煨熟),檳榔(大者)2個(刮作甕子,滿盛乳香,將刮下末用醫麥面拌作餅子,慢火煨熟),硇砂末1錢,赤芍藥末1兩。 主治:敗精惡物不去,結在陰囊成疝,疼痛不可忍。
應痛丸, 出處:《聖濟總錄》卷八十五。 組成:白朮、牛膝(酒浸、切焙)、當歸(切焙)、黃耆(銼)、芍藥、陳橘皮(湯浸去白、焙)、桂(去粗皮、生薑汁炙)、訶黎勒(煨、去核)、厚朴(去粗皮、生薑汁炙)、白茯苓(去黑皮)各等分。 主治:冷氣連腰胯痛,食冷物即加劇。
相關典籍
討論留言
載入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