方劑組成解釋
玉霜散中含有石膏,主要因其具有清熱解毒、涼血止血的功效。
石膏性寒,味甘,入肺、胃經,具有清熱瀉火、除煩止渴、生津止渴、涼血止血之效。方中加入石膏,可針對熱邪壅盛、心煩口渴、神志不清、發熱等症狀,起到清熱解毒、涼血止血的作用,達到治療目的。
此外,石膏亦可與其他藥材配伍,如與知母、黃芩等寒涼藥材同用,加強清熱解毒的效果;與生地、丹皮等涼血藥材同用,增強涼血止血的作用。
玉霜散方中包含寒水石,主要基於以下兩點原因:
- 清熱解毒: 寒水石性寒,味甘,入肺、胃經,具有清熱解毒、涼血止血、利濕退黃的功效。玉霜散多用於治療熱毒所致的瘡瘍、濕疹、口舌生瘡等症,寒水石的清熱解毒之性可有效緩解熱毒症狀。
- 收斂止血: 寒水石還具有一定的收斂止血作用,能有效止血,防止瘡瘍潰爛,促進傷口癒合。玉霜散中加入寒水石,有助於收斂瘡瘍,止血生肌。
主治功效
玉霜散主治功效分析
方劑組成:
- 石膏(二兩,細研,水飛過)
- 寒水石(一兩,細研)
主治: 婦人客熱,煩渴頭痛,痰湧如泉。
治療原理分析:
根據古文記載,「玉霜散」主要用於治療婦人「客熱」所致的諸多症狀。「客熱」可理解為外感熱邪,或體內鬱熱。這些熱邪侵擾人體,導致一系列病症。
本方中,石膏 為君藥,其性大寒,味甘、辛,歸肺、胃經。具有清熱瀉火,除煩止渴的功效。可有效清除體內熱邪,緩解煩渴、頭痛等症狀。
寒水石 為臣藥,其性大寒,味辛、鹹,歸心、胃、腎經。具有清熱瀉火之功,與石膏相配,增強清熱之力。
二藥合用,共奏清熱瀉火之效,使熱邪得清,諸症自愈。
古文記載本方可以「竹葉湯」或「生地黃汁」調服。「竹葉」甘淡而寒,能清心除煩;「生地黃」甘寒,能清熱涼血、養陰生津。二者皆可增強本方清熱之效,並可緩解因熱邪傷津所致的口乾、煩渴等症狀。
總結:
玉霜散以石膏和寒水石為主要成分,具有清熱瀉火的功效。通過清除體內熱邪,達到治療婦人客熱所引起的煩渴、頭痛、痰湧如泉等症狀的目的。其配伍精簡,藥性寒涼,直折熱勢,標本兼治。
傳統服藥法
石膏2兩(細研,水飛過),寒水石1兩(細研)。
上為末。
每服1錢,以生地黃汁調下,不拘時候。
注意事項及副作用
...
相關疾病
相同名稱方劑
玉霜散, 出處:《準繩·女科》卷二。 組成:石膏2兩(細研,水飛過),寒水石1兩(細研)。 主治:婦人客熱煩渴,頭痛痰湧如泉。
相似配方組成方劑
相關典籍
注意:以上所有資訊僅供學術研究使用,任何醫療行為必須在專業醫師指導下進行!
討論留言
載入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