雷火神針

LEI HUO SHEN ZHEN | 更多圖表

熱性指數

24

寒性指數

7

熱/寒比例

(3.43)

複方歸經比例

脾經 30%
腎經 23%
肝經 22%
肺經 8%
胃經 8%
心經 7%
脾經
腎經
肝經
肺經
胃經
心經

最後更新日:2025-01-23

方劑組成解釋

雷火神針方劑中包含艾葉,主要基於以下兩點:

  1. 溫經散寒,止痛消腫: 艾葉性溫,入脾、肝經,具有溫經散寒、止痛消腫之效。雷火神針多用於寒凝血瘀、氣滯不通所致的疼痛,艾葉可溫通經絡,驅散寒邪,緩解疼痛。
  2. 活血化瘀,消瘀止痛: 艾葉亦有活血化瘀、消瘀止痛之效。雷火神針常用於跌打損傷、瘀血腫痛等症,艾葉可促進血液循環,消散瘀血,減輕腫痛。

綜上,艾葉在雷火神針方劑中起到溫經散寒、止痛消腫,以及活血化瘀、消瘀止痛的作用,與方劑的整體功效相輔相成。

雷火神針方劑中包含丁香,主要因為丁香具有以下兩點作用:

  1. 溫陽散寒: 丁香性溫,味辛,入脾、胃經,能溫陽散寒,振奮脾胃。對於寒邪凝滯,脾胃虛寒所致的脘腹冷痛、嘔吐泄瀉等症狀,丁香有顯著的治療作用。雷火神針方劑本身就以溫陽散寒為主要功效,丁香的加入可以加強此效用。
  2. 行氣止痛: 丁香具有行氣止痛之功效,可以疏通氣血,緩解疼痛。雷火神針方劑常用於治療疼痛,而丁香的加入能起到輔助止痛的作用,加強方劑療效。

雷火神針是一個傳統中藥方劑,包含了多種草藥成分,其中麝香的加入具有重要的療效意義。麝香是一種珍貴的中藥材,主要來源於麝鹿的腺體,擁有極高的藥用價值。其性溫,味辛,具有醒神開竅、活血通經、消腫止痛的功效,能夠促進血液循環,增強人體的免疫力。

在雷火神針這一方劑中,麝香的成分可以用來強化整體的療效。由於此方劑多用於治療各種急性疾病和癥狀,麝香的使用能夠迅速改善血流,使得其他藥材的功效發揮得更加迅速而明顯。此外,麝香對於神志方面的影響也十分顯著,能夠幫助緩解因病所引起的焦慮和不安,提高患者的舒適感。綜上所述,麝香的加入使雷火神針在整體療效上更為全面,有助於提升療程的效果與患者的治療體驗。

主治功效


雷火神針主治功效分析

雷火神針是一種中醫外治法,主要用於治療風寒濕邪侵襲經絡所致的各種病症。根據古文記載和現代研究,其主治功效和治療原理可以歸納如下:

主治功效

  • 風寒濕毒襲於經絡之患: 這是雷火神針最主要的適應症,表現為患處漫腫無頭,皮色不變,筋骨疼痛,起坐困難,不得安臥等。例如《外科正宗》和《瘍醫大全》中均有此記載。
  • 附骨疽、咬骨疽等陰疽: 附骨疽和咬骨疽是發生於大腿外側和內側的深部膿瘍,屬於中醫陰疽的範疇。《外科備要》指出,這類疾病初期寒熱往來,筋骨疼痛,不紅不熱,可用雷火神針通行經絡。
  • 鶴膝風、膝眼風等關節疾病: 這些疾病主要表現為膝關節腫痛,屈伸不利。《外科備要》提到,鶴膝風和膝眼風初起可用萬靈丹等藥物溫散,若疼痛不止,可用雷火神針針膝眼穴。
  • 心腹冷痛、風寒濕痹、肢體頑麻、痿弱無力、半身不遂等: 這些病症多與寒邪凝滯、氣血運行不暢有關。《本草綱目》、《藥性切用》、《針灸學》等書中均有相關記載,認為雷火神針可以溫通經絡,祛除寒濕,從而緩解疼痛,改善肢體功能。
  • 急性扭挫傷及寒濕氣痛:《針灸學》提到雷火神針可用於治療這類疾病,其原理與其溫經散寒、活血止痛的功效有關。

治療原理

雷火神針的治療原理主要基於以下幾個方面:

  1. 溫熱效應: 雷火神針通過燃燒艾絨和藥物產生的熱力,直接作用於患處,起到溫經散寒的作用。熱力可以擴張局部血管,促進血液循環,加速炎症物質的吸收和消散,從而緩解疼痛和腫脹。
  2. 藥物作用: 雷火神針中所含的藥物,如艾葉、丁香、麝香、乳香、沒藥、穿山甲、硫黃、雄黃、草烏頭、川烏頭等,都具有溫經通絡、活血化瘀、散寒止痛、消腫散結的功效。這些藥物通過燃燒和熱力的作用,可以更好地滲透到病灶部位,發揮其藥理作用。
  3. 經絡腧穴的調節作用: 雷火神針通常在特定的穴位或患處使用,通過刺激這些穴位,可以調節經絡氣血的運行,疏通經絡,平衡陰陽,從而達到治療疾病的目的。例如,針刺膝眼穴可以治療膝關節疾病,針刺附骨疽患處可以促進膿液排出。
  4. 引邪外出: 雷火神針的溫熱作用可以使局部的毛孔開泄,有助於將體內的風寒濕邪引出體外。這也是其治療風寒濕痹、附骨疽等疾病的重要機制之一。

總結

綜合以上分析,雷火神針是一種具有溫經散寒、活血化瘀、通絡止痛、消腫散結等功效的中醫外治法,主要用於治療風寒濕邪侵襲經絡所致的各種病症,特別是漫腫無頭、皮色不變、筋骨疼痛等陰疽類疾病。其治療原理主要包括溫熱效應、藥物作用、經絡腧穴的調節作用以及引邪外出等方面。

傳統服藥法


蘄艾3錢,丁香5分,麝香2分。
藥與蘄艾揉和,先將夾紙作筒,如指粗大,用艾藥灌入筒內壘實。
臨用以肖山紙七層平放患處,將針點著一頭,對患處隔紙捺實,待不痛方起針,病甚者再針1次。7日後火瘡大發,自取功效。

注意事項及副作用


  • 孕婦及哺乳期婦女慎用。
  • 本方有活血通絡的作用,因此有出血傾向者慎用。
  • 本方有溫經散寒的作用,因此體質虛寒者慎用。

相同名稱方劑


雷火神針, 出處:《外科正宗》卷三。 組成:蕲艾3錢,丁香5分,麝香2分。 主治:風寒濕毒襲於經絡爲患,漫腫無頭,皮色不變,筋骨疼痛,起坐艱難,不得安卧。

相似配方組成方劑


相關典籍


討論留言


載入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