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應急撞氣丸
YING JI ZHUANG QI WAN | 更多圖表
出處典籍:《聖濟總錄》卷七十一
方劑配方組成
熱性指數
寒性指數
熱/寒比例
極熱 (7.00)複方歸經比例
最後更新日:2025-07-24
方劑組成解釋
應急撞氣丸是一種中藥方劑,其成分中包含鉛,這在傳統中藥中是相對少見的。鉛在中醫中有其特定的用途,主要用於治療一些特定的病症,如瘀血、痙攣等。其作用是通過加強藥效,促進氣血流通,從而快速緩解症狀。然而,鉛的使用也引起了廣泛的關注,因為它是一種重金屬,長期攝入可能導致中毒和健康問題。針對這一點,近年來,中醫界對鉛的使用進行了反思和調整,追求安全性和有效性的平衡。在現代醫學發展下,許多中藥方劑已經探索使用其他更安全的成分來代替鉛。因此,雖然在某些情況下鉛被視為有療效的成分,但在使用這類方劑時,應謹慎評估其風險與效益,並在專業指導下進行應用。
應急撞氣丸中加入丁香,主要基於其以下兩點功效:
- 溫中散寒,醒脾止嘔: 丁香性溫,味辛,入脾、胃經,具有溫中散寒、醒脾止嘔的功效。對於因寒氣侵襲所致的胸悶氣短、嘔吐腹痛等症狀,丁香能起到溫暖脾胃、驅散寒氣的作用。
- 行氣止痛,化濕止嘔: 丁香還具有行氣止痛、化濕止嘔的功效。對於因氣滯血瘀、濕邪困脾所致的胸痛、腹痛、嘔吐等症狀,丁香能起到疏通氣血、化解濕邪的作用。
因此,應急撞氣丸中加入丁香,旨在溫中散寒、行氣止痛,以緩解突發性的胸悶氣短、嘔吐腹痛等症狀。
應急撞氣丸中加入木香,主要基於以下兩點原因:
- 行氣止痛:木香味辛、苦,性溫,入脾、胃、大腸經,具有行氣止痛、健脾消食的功效。當遇到氣滯血瘀導致的胸悶氣短、脘腹疼痛等症狀時,木香可以疏通氣機,緩解疼痛。
- 降逆止嘔:木香還有降逆止嘔的作用,可以治療胃氣上逆、嘔吐、呃逆等症狀。應急撞氣丸多用於急救,當患者出現突然的嘔吐或呃逆時,木香可以起到緩解症狀的作用。
總而言之,應急撞氣丸中加入木香,是為了通過行氣止痛、降逆止嘔的作用,快速緩解氣滯血瘀、胃氣上逆等急症。
應急撞氣丸中加入麝香,是基於其強烈的開竅醒神之效。
麝香性溫,味辛,入心、脾、肝經,具有開竅醒神、活血止痛、通經散結之功效。當人遭遇急症昏迷、氣厥、中風不省人事等情況時,麝香可迅速穿透血腦屏障,直達腦部,激發中樞神經,起到迅速醒神的效果。
此外,麝香還可促進血液循環,改善微循環,有利於恢復意識和改善病情。因此,應急撞氣丸中加入麝香,可以有效地幫助患者快速恢復意識,起到急救的作用。
中藥方證辨證推理
主治功效
此方劑「應急撞氣丸」在傳統中醫典籍中的主治功效為:
腎臟氣發動,築人心腹(腎氣上逆衝擊心腹),症見面色黧黑、胸悶欲絕;兼治諸氣上衝如奔豚(氣機逆亂如小豬奔突)、喘息急促;亦適用於婦人外感寒邪,導致血氣上攻心胸之證。
組成分析與治療原理
鉛(二兩)
- 鉛性沉降,傳統用於「鎮逆降氣」,可壓制上衝之逆氣,緩解奔豚、喘促之症。其質重下行,能引亂氣歸於下焦。
石亭脂(硫黃異名,二兩)
- 硫黃為「火中精」,性熱而通行十二經,可溫散寒凝、開鬱破結。此處與鉛同炒,取其「升降相因」之理:鉛降濁陰,硫黃升陽氣,二者相制化用,調和氣機升降。
丁香(一兩)、木香(一兩)
- 丁香辛溫,溫中行滯,專散胃寒逆氣;
- 木香苦辛,通行三焦滯氣,尤善疏理腸腹氣結。二香協同,助鉛、硫黃解氣機壅塞之勢。
麝香(一分)
- 芳香走竄,能「通關開竅、透達經絡」,引諸藥直達病所,破散氣血鬱滯,急救胸悶欲絕之危候。
配伍邏輯與作用機理
- 重鎮與溫通並行:以鉛沉降、硫黃溫通為主軸,一降一升,調和氣機之逆亂;輔以丁香、木香理氣,麝香開竅,共成「破滯降逆」之功。
- 針對「寒凝氣逆」:全方偏辛溫,適用於寒邪或虛冷導致氣機上衝(如奔豚)、血氣攻心之證。炒鹽熨法外治,進一步溫通經絡,助內服藥力速達。
- 玄明粉之變通:若見「秘不通」(大腸壅滯),加玄明粉軟堅瀉下,導濁氣從後陰而出,體現「通腑以降氣」的思路。
結論
此方設計以「急降逆氣」為核心,通過重鎮、溫散、行氣三法並施,針對氣機驟然上衝之險證,屬古代急救類方劑。然鉛、硫黃等藥材現代已罕用,其機理可為理解古代醫家「升降理論」與「 emergency 救治思維」之參考。
傳統服藥法
鉛2兩,石亭脂(為末)2兩,丁香(為未)1兩,木香(為末)1兩,麝香(研)1分。
秘不通,每1丸入玄明粉半兩;氣滿胸膈,服藥皆吐,以炒豆炒鹽等熨,令氣下,便服此藥。
先將鉛於銚子內慢火炒令乾,入石亭脂末,急手炒轉,莫令焰起,以水微噴之;慢火再炒令乾;傾於淨地坑子內,以盞子覆之,候冷取出,為細末;次入諸藥相和為末,以粟米飯為丸,如雞頭子大。
每用時研破2丸,熱酒浸之,頓服。或汗、或下氣、或通轉即愈。
按:本方方名,《普濟方》引作「撞氣丸」。
注意事項及副作用
本方孕婦慎用。
相關疾病
相同名稱方劑
應急撞氣丸, 出處:《聖濟總錄》卷七十一。 組成:鉛2兩,石亭脂(爲末)2兩,丁香(爲未)1兩,木香(爲末)1兩,麝香(研)1分。 主治:腎臟氣發動,築人心腹,面黑,胸悶欲絕,及諸氣奔豚喘甚,婦人傷冷,血氣發攻心。
相關典籍
討論留言
載入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