方劑組成解釋
太一神丹為傳統中醫方劑之一,其配方中確含有砒霜(即三氧化二砷)。砒霜雖屬劇毒物質,但在古代醫學中被視為一味具有強烈療效的藥材。根據古籍記載,太一神丹用於治療某些急重症狀,如瘧疾、癲狂等,認為砒霜能驅邪氣、解毒熱。在配伍方面,通過與其他藥材如雄黃、朱砂等合用,古人試圖達到增強藥效、減輕毒性的作用。然而,現代醫學觀點認為,砒霜具有高度毒性,易導致中毒甚至死亡,不建議使用。因此,對於太一神丹這樣的傳統方劑,現代中醫多採取謹慎態度,除非在極特殊情況下,並在具備豐富經驗及嚴格控制下使用,一般不推薦應用於臨床治療。對於此類含劇毒成分的古方,更強調研究其歷史背景和文化價值,而非盲目沿用。
太一神丹方中加入寒水石,主要有以下兩點原因:
- 清熱瀉火:寒水石性寒,味甘鹹,入肝、胃經,具有清熱瀉火、涼血止血的功效。方中若出現熱證,如發熱、口渴、煩躁、尿赤等,寒水石可以清解體內熱邪,達到降火止熱的效果。
- 止血生肌:寒水石還具有收斂止血、生肌斂瘡的功效,對於熱毒瘡瘍、外傷出血等症,寒水石可以促進傷口癒合,止住出血。
太一神丹方中加入冰片,主要有兩大原因:
- 清熱解毒: 冰片性涼,味辛,入心經,具有清熱解毒、消腫止痛之效。可針對因熱毒引起的咽喉腫痛、口舌生瘡、牙齦腫痛等症狀,起到清熱瀉火、消腫止痛的作用。
- 開竅醒神: 冰片氣味芳香,可通過嗅覺刺激,醒腦開竅,對於神志不清、昏迷不醒等症狀,有一定的輔助治療作用。
總之,冰片在太一神丹中,扮演著清熱解毒、開竅醒神的角色,與其他藥材相輔相成,發揮更佳的療效。
太一神丹方中加入麝香,主要基於其以下兩點藥性:
- 開竅醒神:麝香性辛溫,入心經,具有開竅醒神之效,能迅速通過血腦屏障,刺激腦神經,振奮心氣,對於神志昏迷、痰厥昏迷等症狀具有良好的治療作用。
- 活血止痛:麝香亦具活血化瘀、止痛消腫之效,可促進局部血液循環,緩解疼痛,對於跌打損傷、骨折疼痛等具有較好的療效。
因此,太一神丹方中加入麝香,意在通過其開竅醒神、活血止痛之效,以達到治療相關病症的目的。
主治功效
太一神丹主治功效分析
方劑組成:
- 砒霜(半兩)
- 寒水石(一兩)
- 龍腦(少許)
- 麝香(少許)
主治: 久瘧不癒
治療原理分析:
根據《雞峰普濟方》記載,太一神丹主治「久瘧不瘥」,即長期不癒的瘧疾。
- 砒霜: 雖為劇毒之物,但在此方中擔任「以毒攻毒」的角色。砒霜具有解毒、殺蟲的功效,可能針對瘧原蟲發揮作用。
- 寒水石: 性寒,具有清熱之效。瘧疾發作時常伴有高熱症狀,寒水石可協助清解熱邪。
- 龍腦、麝香: 二者皆為芳香之品,具有開竅醒神、活血通絡的功效。在瘧疾治療中,可能起到輔助發散、促進氣血流通的作用。
綜合來看,太一神丹以砒霜為主,針對瘧原蟲;佐以寒水石清熱,龍腦、麝香開竅通絡,四藥合用,以達到治療久瘧不癒的目的。然而,由於砒霜的毒性極強,此方劑在現代中醫臨床中已鮮少應用。
傳統服藥法
上好砒霜半兩,寒水石1兩,龍腦少許,麝香少許。
上先研砒霜,在鐵銚內用寒水石末團之,以垍碗合定,濕紙封於碗上。燒,候煙出,重紙黃色即止,取出。以紙襯於地上出火毒,須更細研為末,以蒸餅水泡為丸,如梧桐子大,以朱砂為衣。
每服1丸,於發時早晨,香上度過,面北用井花水吞下。
忌熱食、魚、面、五果子數日。
此藥合時須是端五日早。龍、麝候砒霜經火後合研勻,然後與蒸餅為丸。此藥並不吐瀉,患者可只一眼必愈。
注意事項及副作用
- 本方具有一定的毒性,使用時需謹慎。
- 孕婦、哺乳期婦女、兒童不宜使用。
- 本方不宜長期服用。
相關疾病
相同名稱方劑
太一神丹, 出處:《雞峰》卷十四。 組成:上好砒霜半兩,寒水石1兩,龍腦少許,麝香少許。 主治:久瘧不癒。
相似配方組成方劑
相關典籍
討論留言
載入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