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棠梨枝散
TANG LI ZHI SAN | 更多圖表
方劑配方組成
熱性指數
15
寒性指數
1
熱/寒比例
極熱 (15.00)複方歸經比例
肺經 25%
腎經 25%
脾經 25%
肝經 25%
肺經
腎經
脾經
肝經
最後更新日:2025-07-24
方劑組成解釋
棠梨枝散中加入木瓜,主要原因有二:
一、 疏肝理氣,消食化積: 木瓜性溫味甘,入脾、肝經,具有疏肝理氣、消食化積、驅蟲的功效。其能助棠梨枝散中其他藥材,如枳殼、厚朴等,更好地疏肝理氣,促進脾胃運化,改善食積不化、胸悶氣滯等症狀。
二、 協調藥性,增強療效: 棠梨枝散以疏肝理氣、化痰止咳為主要功效,而木瓜的加入能起到協調藥性、增強療效的作用。木瓜溫和性,可緩解部分藥材的燥性,使其更易於被人體吸收,發揮其最佳療效。
中藥方證辨證推理
主治功效
棠梨枝散方劑分析
一、傳統古代功效主治
本方主治「霍亂吐利不止,兼轉筋」及「乳石發」。
- 霍亂吐利兼轉筋:古代霍亂泛指突發性上吐下瀉,伴隨津液耗傷、筋脈失養而抽搐(轉筋)。此症多因暑濕穢濁侵襲,或脾胃氣機逆亂所致。
- 乳石發:指服用金石類丹藥(如五石散)後,熱毒內蘊引發的煩躁、嘔吐、肢體拘急等副作用,屬熱毒擾亂氣血之證。
二、組成邏輯與治療原理
棠梨枝(1握)
- 性味推論:棠梨為薔薇科植物,枝幹傳統用於收斂止瀉、活血通絡。其味酸澀,酸能斂津止瀉,澀可固脫,適用於津液暴脫之吐瀉;另具疏暢氣機之效,緩解轉筋拘急。
- 針對病機:霍亂吐利過度導致氣津兩傷,棠梨枝既能止瀉,又能通絡舒筋,標本兼顧。
木瓜(2兩)
- 性味功能:酸溫,歸肝脾經,為治轉筋要藥。《本草綱目》載其「舒筋活絡,和胃化濕」。木瓜酸收可抑肝氣橫逆,溫化能祛濕濁,直接緩解吐瀉後之轉筋及脾胃濕濁。
- 協同作用:與棠梨枝共奏酸斂止瀉、舒筋活絡之效,對吐瀉傷陰後的筋肉攣急尤為關鍵。
生薑(半分)
- 配伍意義:生薑辛溫,能溫中止嘔、解表散邪。少量加入可助木瓜化濕和胃,兼防棠梨枝過於收澀而滯邪,亦能緩解金石藥毒之嘔逆。
三、整體治療思路
此方以「酸斂固脫、舒筋化濕」為核心:
- 止瀉:棠梨枝收澀、木瓜酸斂,共止津液耗散。
- 解轉筋:木瓜專舒筋脈,棠梨枝通絡輔助,針對吐瀉後陰傷筋急。
- 調氣機:生薑辛散調和中焦,使斂而不滯,適應霍亂氣機逆亂或乳石熱毒上衝之病勢。
四、推論延伸
若「乳石發」為熱毒內擾,方中木瓜酸收可斂浮火,棠梨枝或兼清熱之效(古用野生棠梨偏涼);生薑反佐辛散,防酸澀助熱。全方簡練,契合津傷筋急之急症特點,體現「急則固脫,緩調氣血」之法。
傳統服藥法
棠梨枝1握,木瓜2兩。上銼細,和勻,分為四服。
每服以水1中盞,加生薑半分,煎至6分,去滓熱服,不拘時候。
注意事項及副作用
...
相關疾病
相同名稱方劑
棠梨枝散, 出處:《聖惠》卷四十七。 組成:棠梨枝1握,木瓜2兩。 主治:霍亂吐利不止,兼轉筋。乳石發。
相似配方組成方劑
相關典籍
注意:以上所有資訊僅供學術研究使用,任何醫療行為必須在專業醫師指導下進行!
討論留言
載入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