木瓜桂心二物飲

木瓜桂心二物飲

MU GUA GUI XIN ER WU YIN | 更多圖表

方劑配方組成

熱性指數

24

寒性指數

0

熱/寒比例

極熱 (24.00)

複方歸經比例

肺經 21%
肝經 21%
腎經 21%
膀胱經 12%
心經 12%
脾經 9%
肺經
肝經
腎經
膀胱經
心經
脾經

最後更新日:2025-07-24

方劑組成解釋

「木瓜桂心二物飲」方劑中包含「木瓜」,主要基於以下兩點:

  1. 消食化積: 木瓜性平味甘,歸脾、胃經,具有消食積、驅蟲、通乳之效。對於食積不化、胸腹脹滿、乳汁不通等症狀,木瓜能起到很好的緩解作用。
  2. 活血化瘀: 木瓜亦具活血化瘀之功,能改善血液循環,促進新陳代謝。搭配桂心等溫通心陽之品,更能增強溫陽化瘀之效,對於寒凝血瘀所致的胸痹、心痛等症狀,亦有良好療效。

木瓜桂心二物飲中加入桂枝,主要基於以下兩個原因:

  1. 溫陽散寒:桂枝性溫,味辛甘,具有溫經散寒、通絡止痛的作用。木瓜雖有健脾消食之功,但性偏寒涼,若單用易傷脾陽。加入桂枝可溫補脾陽,防止寒邪傷脾,使藥性更為平和。
  2. 活血化瘀:桂枝能活血通絡,促進血液循環,與木瓜共同作用,有助於緩解經絡瘀阻,改善血行不暢所致的疼痛、腫脹等症狀。

中藥方證辨證推理


主治功效


中藥方劑「木瓜桂心二物飲」分析

一、傳統古代功效主治

本方主治「霍亂吐痢」,即古代所指的上吐下瀉、腹痛煩悶之證。霍亂在傳統中醫理論中,多因外感暑濕穢濁之氣,或內傷飲食生冷,導致脾胃升降失司,清濁相干,氣機逆亂而發。此方以木瓜、桂心二藥相配,旨在調和脾胃、止嘔止瀉、溫中化濕。

二、組成邏輯與治療原理

  1. 木瓜

    • 性味歸經:酸溫,入肝、脾經。
    • 功效:傳統認為木瓜能「和胃化濕」,主治吐瀉、轉筋(肌肉痙攣)。其酸味可斂津止瀉,溫性可舒筋活絡,尤其針對霍亂吐瀉後伴隨的筋脈拘急(如小腿抽筋)有緩解作用。現代研究亦顯示,木瓜含蛋白酶、有機酸等成分,可能調節腸胃功能。
  2. 桂心

    • 性味歸經:辛甘大熱,入心、腎、脾經。
    • 功效:桂心為肉桂去粗皮者,擅長「溫陽散寒、通脈止痛」。其辛溫之性可溫暖中焦,助陽氣以化濕濁,對於脾胃虛寒或寒濕內阻引起的吐瀉有止嘔固腸之效。此外,桂心能通血脈,改善因吐痢導致的氣血運行不暢。

三、配伍邏輯與可能機理

  • 協同作用
    木瓜酸斂止瀉,配桂心辛溫散寒,兩者一收一散,既能抑制過度吐瀉,又可散除中焦寒濕,恢復脾胃升降之機。
  • 針對病機
    霍亂吐痢多與「寒濕困脾」或「暑濕夾寒」有關。木瓜化濕和胃,解筋肉痙攣;桂心溫中助陽,散寒止痛,合而能調節腸胃蠕動異常,緩解平滑肌痙攣(如腹痛、吐瀉)。
  • 潛在作用
    木瓜的有機酸或能抑制腸道過度分泌,桂心的揮發油(如肉桂醛)可能具抗菌、促進血液循環之效,共同減輕消化系統症狀。

四、總結

此方簡潔,針對寒濕或氣機逆亂所致的急性吐瀉,從「溫中化濕、調和氣機」入手,體現中醫「急則治標」的思路,尤其適合伴有腹痛、肢冷或輕度脫水者。然須辨證屬寒或寒濕為宜,若熱證明顯(如口渴煩熱、舌紅苔黃)則非所宜。

傳統服藥法


木瓜1枚(濕乾並得),桂心2兩。
以水2升,煮取7合,去滓,細細飲之。
忌生蔥。

注意事項及副作用


...

相關疾病


上吐下瀉霍亂細菌性食物中毒

相同名稱方劑


木瓜桂心二物飲, 出處:《外台》卷六引許仁則方。 組成:木瓜1枚(濕乾并得),桂心2兩。 主治:霍亂吐痢。

相似配方組成方劑


相關典籍


討論留言


載入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