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星劍

QI XING JIAN | 更多圖表

熱性指數

9

寒性指數

19

熱/寒比例

(0.47)

複方歸經比例

肝經 22%
腎經 17%
脾經 17%
心經 12%
肺經 8%
膽經 8%
膀胱經 8%
小腸經 3%
肝經
腎經
脾經
心經
肺經
膽經
膀胱經
小腸經

最後更新日:2025-01-23

方劑組成解釋

七星劍方劑中加入菊花,主要基於以下兩點:

一、清熱解毒:菊花性寒,味甘苦,具有清熱解毒、疏散風熱的功效。七星劍方劑多用於治療熱毒瘡瘍、目赤腫痛等症,菊花可清熱解毒,消腫止痛,配合其他藥材共同發揮療效。

二、明目退翳:菊花有明目退翳的功效,對於治療目赤腫痛、視力模糊等症有一定的幫助。七星劍方劑中加入菊花,除了清熱解毒外,也能起到改善視力的作用。

總而言之,菊花在七星劍方劑中,主要發揮清熱解毒、明目退翳的作用,與其他藥材相輔相成,達到治療目的。

七星劍方劑中加入豨簽草,主要基於以下兩點原因:

  1. 清熱解毒,消腫止痛: 豨簽草性寒,味苦,入肝、脾經。其具有清熱解毒、消腫止痛之效,可有效緩解因熱毒入侵所致的瘡瘍腫毒、皮膚瘙癢等症狀,與七星劍中其他藥物相輔相成,增強清熱解毒功效。
  2. 活血通絡,舒筋活絡: 豨簽草還具有活血通絡、舒筋活絡的功效,可改善因氣血瘀滯所致的肢體麻木、疼痛等症狀。七星劍方劑常用於治療風濕痺痛、跌打損傷,而豨簽草的加入可增強其活血化瘀,舒筋活絡的功效,促進患處血液循環,加速康復。

七星劍方劑中包含蒼耳子,主要原因有二:

1. 疏風散寒,止咳化痰:蒼耳子性溫,味辛,入肺經,具有疏風散寒、止咳化痰的功效。七星劍方劑多用於治療風寒感冒、咳嗽痰多等症,蒼耳子可有效驅散風寒,化解痰濕,達到止咳平喘的目的。

2. 拔毒消腫,解毒止癢:蒼耳子還具有拔毒消腫、解毒止癢的作用。七星劍方劑除了治療風寒感冒外,也常用於治療皮膚病,如濕疹、蕁麻疹等。蒼耳子可消炎止癢,促進皮膚組織再生,有助於治療皮膚病。

七星劍方劑中包含天麻,主要有以下兩個原因:

  1. 祛風止痙: 天麻性平味甘,入肝經,具有平肝息風、止痙的作用。七星劍主要用於治療小兒驚風、抽搐等症狀,而天麻能有效地抑制腦神經興奮性,達到止痙的效果。
  2. 活血化瘀: 天麻還具有活血化瘀的功效,可以改善腦部血液循環,促進血液流通。七星劍方劑中也常常加入其他活血化瘀的藥材,如川芎、赤芍等,與天麻共同作用,起到協同治療的效果。

七星劍方劑中加入木通,主要基於其以下兩點功效:

1. 利水通淋: 木通性寒,味甘苦,入膀胱經,具有利水通淋的功效。七星劍方劑主要用於治療熱淋、血淋等泌尿系統疾病,木通的利水通淋作用可以有效緩解尿路梗阻、疼痛等症狀。

2. 清熱解毒: 木通還具有一定的清熱解毒功效。七星劍方劑中常加入其他清熱解毒藥材,如金銀花、連翹等,木通可以協同這些藥材,增強清熱解毒的功效,更有效地治療熱毒壅盛所致的泌尿系統疾病。

七星劍方劑中加入地丁,主要基於其清熱解毒、涼血消腫的功效。

地丁味苦甘,性寒,入心、肺經,具有清熱解毒、涼血消腫的功效,對於外感熱毒、咽喉腫痛、癰疽疔瘡、濕疹等症狀均有較好的療效。

七星劍方劑主要用於治療熱毒瘡瘍,而地丁能清熱解毒,消腫止痛,配合其他藥物,可更有效地達到清熱解毒、消腫止痛的目的,從而促進瘡瘍的癒合。

主治功效


七星劍方劑主治功效分析

綜合分析

根據所提供的多篇古籍內容,七星劍方劑主要用於治療疔毒,尤其是疔毒走黃的危急病症。疔毒走黃是指疔毒病情惡化,毒邪內陷,侵犯臟腑,出現昏憒、煩躁、嘔熱、惡寒等全身性症狀的嚴重狀態。

主治與功效

七星劍方劑在多篇古籍中均被提及用於治療疔毒走黃,且伴隨以下症狀:

  • 心煩昏憒: 疔毒內攻心神,導致心煩意亂,甚至昏迷不醒。
  • 嘔熱惡寒: 毒邪侵襲,正邪交爭,出現發熱、惡寒交替的症狀,且常伴有嘔吐。
  • 肢冷脈絕: 嚴重情況下,毒氣閉塞,元氣不能宣通,導致四肢厥冷,脈象微弱甚至消失。

治療原理

七星劍方劑的組成,各藥材功效如下:

  • 菊花: 清熱解毒、明目退翳。在此方中主要發揮清熱解毒的作用,針對疔毒的熱毒病因。
  • 豬薟草: 祛風溼、止痛消腫。可協助菊花疏散風熱,消腫止痛。
  • 蒼耳子: 散風寒、宣肺化痰。與豨薟草合用,加強疏散風邪、解毒消腫的功效。
  • 天麻: 平肝息風、定驚安神。針對疔毒走黃可能出現的驚厥、昏迷等症狀,可起到平肝息風、安神定驚的作用。
  • 木通: 利尿通淋、涼血瀉火。可引導熱毒從小便排出,並有助於清熱涼血。
  • 地丁: 清熱解毒、活血消瘀。與菊花合用,增強清熱解毒的效力,並能活血化瘀,消散疔毒。
  • 半枝蓮: 清熱解毒,利尿消腫。加強清熱解毒,利尿排毒的作用。
  • 蚤休: 清熱解毒,消腫止痛。增強清熱解毒,消腫止痛的效力。
  • 麻黃: 發汗解表。在此方中主要用於發汗解表,使毒邪從汗而解,特別適用於毒氣閉遏、元氣不能宣通的情況。
  • 丁香: 溫中降逆,散寒止痛。在《驗方新編》中被加入,可溫中降逆,緩解嘔吐症狀。

綜合上述藥材的功效,七星劍方劑的治療原理可以概括為:

  1. 清熱解毒: 以菊花、地丁、半枝蓮、蚤休為主力,清除疔毒的熱毒。
  2. 疏散風邪: 以豨薟草、蒼耳子疏散風邪,解毒消腫。
  3. 發汗解表: 以麻黃發汗解表,使毒邪從汗而解。
  4. 利尿排毒: 以木通利尿通淋,引導熱毒從小便排出。
  5. 平肝安神: 以天麻平肝息風,定驚安神,緩解疔毒攻心導致的神志症狀。

總之,七星劍方劑通過清熱解毒、疏散風邪、發汗解表、利尿排毒、平肝安神等多方面作用,達到治療疔毒走黃,挽救危急病症的目的。

傳統服藥法


野菊(嫩頭)3錢,蒼耳頭3錢,豨薟草3錢,半枝蓮3錢,地丁草3錢,麻黃1錢,草河車2錢。
用好酒1斤,煎至1碗。濾清熱服。被蓋,汗出為度。
疔瘡:用七星劍湯治療疔瘡六例,體溫38℃以上,加連翹、銀花;心煩口渴加黃連、山梔;局部炎腫劇烈,加丹皮、赤芍;惡寒,以薄荷代麻黃。平均4-5天體溫恢復正常,5-6天局部炎症消失。
冬月無鮮草,宜預採陰乾,臨時煎服之。

注意事項及副作用


  • 本方具有清熱解毒、散結消腫的功效,主要用於治療疔毒走黃、嘔熱惡寒等症狀。
  • 本方不宜長期服用,以免引起胃腸道不適。
  • 孕婦、哺乳期婦女、兒童、老年人以及有其他疾病者,在服用本方前,應先諮詢醫生。

相關疾病


麻痺慢性腎衰竭細菌性食物中毒嘔吐怕冷心情煩燥心胸煩熱噁心反胃

相同名稱方劑


七星劍, 出處:《青囊全集》卷下。 組成:野黃菊花(鮮者更妙,連橷苗并用)1兩,豨薟草5錢,蒼耳子3錢,天麻3錢,木通1錢5分,蚤休1兩5錢,地丁草3錢。 主治:疔毒走黃,嘔熱惡寒。

七星劍, 出處:《外科正宗》卷二。 組成:野菊(嫩頭)3錢,蒼耳頭3錢,豨薟草3錢,半枝蓮3錢,地丁草3錢,麻黃1錢,草河車2錢。 主治:十三種疔瘡初起,憎寒作熱,惡心嘔吐,肢體麻木,癢痛非常,心煩作躁,甚者昏憒,疔毒走黃。

相關典籍


討論留言


載入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