唾調散

TUO DIAO SAN | 更多圖表

方劑配方組成

熱性指數

12

寒性指數

11

熱/寒比例

中性 (1.09)

複方歸經比例

腎經 33%
肺經 33%
心經 33%
腎經
肺經
心經

最後更新日:2025-01-23

方劑組成解釋

唾調散中加入五味子,主要基於以下兩點原因:

1. 收斂固澀:五味子味酸甘,性溫,入肺、腎經,具有收斂固澀、止汗止瀉的功效。唾液分泌過多,往往伴隨脾胃虛弱、氣陰兩虛等症狀,而五味子可以收斂脾胃、固澀津液,有助於減少唾液分泌。

2. 益氣生津:五味子能益氣生津,滋養肺腎,對於因氣陰不足而導致的唾液過多症狀,也有改善作用。五味子還能提高機體免疫力,促進身體恢復,進一步緩解唾液過多的問題。

主治功效


中藥方劑「唾調散」主治功效與治療原理分析

根據《類編朱氏集驗醫方》記載,「唾調散」主治與前述病症相同,即「谷道生泡,癢而復痛,此風毒流行證。」

主治功效

「唾調散」主要針對谷道生泡,癢痛難忍的症狀,推測其病因為風毒侵襲

治療原理

「唾調散」由五味子為主藥,研磨成末,以唾液調和使用。

  • 五味子: 性溫,味酸、甘,入肺、心、腎經。具有收斂固澀,益氣生津,補腎寧心的功效。在此方中,推測其主要發揮收斂的作用,針對谷道生泡,可能有助於收斂患處,減輕症狀。同時,五味子能滋腎養肝,有助於調整身體機能,增強抵抗力。

由於原文僅簡要提及五味子,並未詳細說明其餘藥材及具體配伍比例,因此對於「唾調散」的完整治療原理,還需要結合其他可能添加的藥材(如黃連、甘草等)進行進一步的分析。

  • 黃連: 性寒,味苦,入心、脾、胃、肝、膽、大腸經。具有清熱燥濕,瀉火解毒的功效。若方中加入黃連,則可加強清解風毒的作用,針對「風毒流行證」的病因進行治療。

  • 甘草: 性平,味甘,入十二經。具有補脾益氣,清熱解毒,祛痰止咳,緩急止痛,調和諸藥的功效。甘草的加入,可能有助於調和藥性,增強療效,並減輕其他藥材可能的副作用。

與其他方劑的關係

原文中還提到了「合掌丹」和「四物湯」,並指出「服四物湯,勻氣血,去風毒」。這提示我們,「唾調散」可能作為外用方,而「四物湯」作為內服方,兩者配合使用,以達到標本兼治的效果。「四物湯」用生地黃、赤芍藥,加荊芥等分,具有活血化瘀,疏風散邪的作用,從內部調理氣血,清除風毒。

總之,「唾調散」以五味子為主,可能配伍黃連、甘草等藥材,通過外用塗抹的方式,利用藥物的收斂、清熱解毒等功效,治療風毒引起的谷道生泡、癢痛等症狀。同時,可能配合內服「四物湯」等方劑,從內而外,共同達到治療目的。然而由於原文記載過於簡略,對於其完整的配方組成、藥物比例及具體作用機制,仍需進一步考證和研究。

傳統服藥法


五味子末。
唾調敷。

注意事項及副作用


...

相關疾病


多痰

相同名稱方劑


唾調散, 出處:《朱氏集驗方》卷十五。 組成:五味子末。 主治:穀道生泡,癢而復痛,此風毒流行證。

相似配方組成方劑


相關典籍


討論留言


載入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