紫香丸

ZI XIANG WAN | 更多圖表

出處典籍:《雞鳴錄》

熱性指數

14

寒性指數

11

熱/寒比例

偏熱 (1.27)

複方歸經比例

肺經 20%
脾經 16%
腎經 14%
肝經 12%
心經 9%
胃經 9%
大腸經 7%
膽經 6%
三焦經 3%
肺經
脾經
腎經
肝經
心經
胃經
大腸經
膽經
三焦經

最後更新日:2025-01-23

方劑組成解釋

紫香丸中加入硃砂,主要基於以下兩點原因:

  1. 鎮心安神: 硃砂性寒,入心經,具有鎮靜安神之效。對於心神不寧、失眠多夢、驚悸不安等症狀,可起到一定的緩解作用。
  2. 解毒消腫: 硃砂具有一定的解毒消腫功效,可用於治療外傷感染、瘡瘍腫毒等。

然而,硃砂含有汞,使用需謹慎,且需在醫師指導下服用,不可自行服用。

紫香丸中加入鴉片,主要原因有二:

一、 止痛作用: 鴉片具有強大的鎮痛效果,能有效緩解疼痛,特別針對劇烈疼痛、慢性疼痛等,配合其他藥物,可有效控制疼痛,改善患者生活品質。

二、 止瀉作用: 鴉片能抑制腸道蠕動,減緩腸道分泌,對於腹瀉、痢疾等腸道疾病,具有一定的療效。

然而,鴉片屬於管制藥物,使用需謹慎,需遵照醫師指示,不可自行服用,避免造成副作用或藥物依賴。

紫香丸中加入沉香,主要原因有二:

  1. 行氣止痛: 沉香性溫,入脾、胃、腎經,具有行氣止痛、溫腎納氣的功效。對於氣滯血瘀導致的疼痛,如腹痛、胸痛、胃痛等,沉香能起到舒緩作用。
  2. 溫脾暖胃: 沉香亦能溫脾暖胃,對於脾胃虛寒、寒濕凝滯引起的腹痛、嘔吐等症狀,沉香能起到溫中散寒的作用。

因此,沉香在紫香丸中起著行氣止痛、溫脾暖胃的作用,有助於改善相關病症。

紫香丸中加入木香,主要是利用其以下兩點功效:

  1. 行氣止痛: 木香味苦性溫,入脾、胃經,擅長行氣止痛,疏肝理氣,可用於治療肝氣鬱結、脾胃不和所致的脘腹疼痛、消化不良等症狀。紫香丸可能針對的病症也包含了這些方面,因此加入木香來輔助治療。
  2. 健脾消食: 木香亦有健脾消食的功效,能促進消化液分泌,幫助消化吸收,改善食慾不振、腹脹等症狀。對於一些脾胃虛弱的患者,紫香丸中加入木香可以起到增強脾胃功能的作用。

紫香丸中加入百草霜,主要出於以下兩方面原因:

  1. 清熱解毒,涼血止血: 百草霜性寒,味甘,具有清熱解毒、涼血止血之效。紫香丸中常用於治療熱毒壅盛、血熱妄行等症,百草霜可有效清熱解毒,涼血止血,緩解症狀。
  2. 活血化瘀,消腫止痛: 百草霜還具有一定的活血化瘀、消腫止痛之效。紫香丸中常用於治療跌打損傷、瘀血腫痛等症,百草霜可輔助活血化瘀,促進腫痛消退。

「紫香丸」方劑中包含麝香,主要考量以下兩點:

  1. 開竅醒神: 麝香性溫,氣味芳香,具有開竅醒神之效。對於神志昏迷、痰迷心竅等症狀,麝香能通達心竅,醒神開竅,起到積極的治療作用。
  2. 活血止痛: 麝香亦有活血化瘀、止痛消腫之功效。對於跌打損傷、瘀血腫痛等症狀,麝香能促進血液循環,消散瘀血,緩解疼痛。

因此,紫香丸中加入麝香,意在發揮其開竅醒神、活血止痛的功效,以達到治療相關疾病的目的。

主治功效


中藥方劑「紫香丸」主治功效分析

古籍《雞鳴錄》中,王孟英所載的「紫香丸」(原書中稱「珠黃紫香丸」)與題目所指的「紫香丸」組成有明顯差異。該方組成包含:真珠、牛黃、乳香(炙)、沒藥(炙)、飛辰砂、蓬砂、葶藶(炒)、雄黃(各一錢),血竭、沉香、冰片(各五分),熊膽、麝香(各三分)。

主治功效推測:

根據《雞鳴錄》中的記載,「珠黃紫香丸」可代替「靈寶香紅丸」使用,且作者汪氏指出其「定痛」功效與「靈寶香紅丸」相同。因此,可以推測「珠黃紫香丸」主要功效應為 定痛

治療原理分析:

從藥物組成分析,該方劑主要以 活血化瘀、清熱解毒、行氣止痛、開竅醒神 為治療原則:

  1. 活血化瘀:

    • 乳香、沒藥、血竭:三味藥皆為活血化瘀要藥,擅長消腫止痛,常用於跌打損傷、瘡瘍腫毒等症。
    • 沉香:行氣活血,有助於氣血流通,緩解疼痛。
  2. 清熱解毒:

    • 牛黃、熊膽:二者均為清熱解毒良藥,牛黃更擅長清心豁痰、開竅醒神;熊膽則擅長清肝明目、利膽退黃。
    • 辰砂、雄黃:雖有毒性,但少量入藥可清熱解毒,殺蟲療瘡。
  3. 行氣止痛:

    • 乳香、沒藥、沉香:除了活血化瘀外,同時也兼具行氣止痛之效,有助於緩解氣滯血瘀所致的疼痛。
  4. 開竅醒神:

    • 牛黃、冰片、麝香:三者皆為芳香開竅之品,有助於醒神開竅,對於昏迷、神志不清等症有一定療效。
    • 麝香更有活血通經、消腫止痛的作用。

綜合分析:

「珠黃紫香丸」以多種活血化瘀、清熱解毒藥物為主,並輔以行氣止痛、開竅醒神之品,整體藥性偏溫燥。根據其可代替「靈寶香紅丸」並具有「定痛」功效的記載,推測其應主要用於治療因 氣滯血瘀、熱毒壅盛 所致的 疼痛 症狀,例如瘡瘍腫毒、跌打損傷等。但由於藥方中含有多種具有毒性或藥性強烈的藥物,且劑量與用法未有詳述,因此其具體臨床應用還需謹慎考證。

與原題「紫香丸」的比較:

原題的「紫香丸」主治「肚腹諸痛」,組成中含有鴉片,顯然是通過強效止痛來緩解症狀。而《雞鳴錄》中的「珠黃紫香丸」則更側重於通過活血化瘀、清熱解毒等途徑來消除病因,從而達到止痛的目的。兩者雖然都以「紫香丸」命名,但藥物組成、治療原理和主治病症都有較大差異。

注意事項及副作用


  • 孕婦慎用。
  • 脾胃虛弱者慎用。
  • 長期服用應在醫師指導下使用。

相同名稱方劑


紫香丸, 出處:《雞鳴錄》。 組成:辰砂9錢,鴉片3錢,沉香1錢,木香1錢,百草霜5分,當門子1分2厘。 主治:肚腹諸痛。

相似配方組成方劑


相關典籍


討論留言


載入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