紫霞膏

ZI XIA GAO | 更多圖表

熱性指數

2

寒性指數

26

熱/寒比例

極寒 (0.08)

複方歸經比例

肝經 25%
心經 21%
胃經 16%
膽經 11%
肺經 10%
脾經 10%
大腸經 5%
肝經
心經
胃經
膽經
肺經
脾經
大腸經

最後更新日:2025-01-23

方劑組成解釋

紫霞膏是一種傳統中藥方劑,其組成中包含熊膽,這是因其具有獨特的藥理特性。熊膽來源於野熊或家熊的膽囊,其主要成分包括膽酸、膽鹼和多種氨基酸,具有清熱解毒、疏風止痛的功效。紫霞膏通常用於治療膽囊炎、肝炎等相關疾患,熊膽的加入能有效增強這些病症的療效。

在古代醫學中,熊膽被視為珍貴的藥材,常用於各類方劑中以提升療效。熊膽的寒性特質,有助於清除體內的熱毒,促進血液循環,並且能夠改善炎症反應。此外,熊膽還被認為對神經系統有鎮靜作用,能減輕焦慮和疼痛感,這讓紫霞膏在臨牀應用中更具療效。因此,熊膽在紫霞膏中的使用,不僅提升了藥方的功能性,也突顯了中醫對於藥材搭配的深厚智慧。

紫霞膏中加入牛黃,主要基於其以下兩點功效:

  1. 清熱解毒:牛黃味苦甘,性寒,入心、肝、膽經,具有清熱解毒、鎮驚開竅的功效。對於紫霞膏所治療的熱毒瘡瘍、口舌生瘡、目赤腫痛等症狀,牛黃能有效清熱解毒,消炎止痛。
  2. 涼血止血:牛黃具有涼血止血的作用,能有效控制瘡瘍出血,促進傷口癒合。對於紫霞膏治療的熱毒瘡瘍,牛黃能有效控制炎症反應,促進傷口癒合。

紫霞膏中加入冰片,主要是基於其以下兩個原因:

  1. 清熱解毒: 冰片性涼,具有清熱解毒的功效,能有效抑制感染,減輕炎症反應。紫霞膏多用於治療皮膚瘡瘍、濕疹等外傷感染,冰片能幫助消炎止痛,促進傷口癒合。
  2. 止痛止癢: 冰片具有芳香開竅、行氣止痛的功效,能有效緩解皮膚瘙癢、疼痛等不適。對於因濕熱引起的皮膚病,冰片能起到清熱止癢,消腫止痛的作用。

紫霞膏方劑中包含蕤仁,主要源於其 滋陰潤燥、清熱明目 的功效。

蕤仁性寒,味甘,歸肝、腎經,能 滋養肝腎,清肝明目,對於因肝腎陰虛所致的目赤腫痛、視物模糊、夜盲症等眼部疾患有較好的治療效果。

此外,蕤仁還能 潤肺止咳,對於肺燥咳嗽、咽喉乾燥等症狀也有一定的療效。因此,將蕤仁加入紫霞膏中,可有效改善因陰虛火旺或燥熱所致的眼部疾病,同時兼顧潤肺止咳之效。

紫霞膏中添加硼砂,其目的主要為:

  1. 消炎殺菌: 硼砂具有一定的消炎殺菌功效,可抑制細菌生長,有助於治療皮膚感染,如濕疹、皮炎等。
  2. 乾燥收斂: 硼砂具有乾燥收斂作用,可吸收傷口滲出液,促進傷口癒合,並減少炎症。

然而,硼砂有毒性,應由醫生或藥師指導下使用,不可自行使用。

紫霞膏中加入黃連,主要基於以下兩點原因:

一、清熱解毒:黃連味苦寒,具有清熱解毒、瀉火涼血的功效。紫霞膏多用於治療濕熱蘊結所致的瘡瘍、濕疹等,而黃連的清熱解毒作用可以有效控制炎症反應,抑制細菌繁殖,促進創口癒合。

二、燥濕止癢:黃連性寒,能燥濕止癢。紫霞膏治療濕疹等皮膚病時,黃連可以有效地消除濕氣,止癢止痛,緩解皮膚瘙癢的症狀,促進皮膚恢復健康。

主治功效


紫霞膏主治功效及治療原理分析

主治功效:

根據多本古代醫書的記載,紫霞膏主要用於治療以下症狀:

  • 癰疽發背、無名腫毒: 紫霞膏對於各種癰疽、瘡瘍、腫毒有顯著的療效,無論是未成形、已成形或已潰破的狀態,都能起到消腫、化膿、生肌的作用。
  • 瘰癧(淋巴結核): 對於瘰癧,紫霞膏可以消散未成形的腫塊,促使已成形的腫塊潰破,並幫助已潰破且有殘留核的病灶排出核體。
  • 頑固性瘡瘍: 對於久治不愈的頑固性瘡瘍,如臁瘡、梅毒等,紫霞膏也有良好的治療效果。
  • 金刃傷、跌打損傷: 紫霞膏可以止血、防止傷口化膿,並能加速傷口癒合。
  • 濕疹、濕痰、濕氣: 紫霞膏具有除濕的功效,可治療濕疹、濕痰、濕氣等相關病症。
  • 其他: 紫霞膏還可以用於治療口邊生僵風、瘤等病症。

治療原理:

紫霞膏的治療原理主要基於以下幾點:

  • 化腐生肌: 多部醫書中提到紫霞膏具有「化腐」和「生肌」的作用。方中蓖麻子、巴豆仁、輕粉、金頂砒等成分具有腐蝕作用,可以去除壞死組織,促進膿液排出。同時,乳香、沒藥、血竭等成分具有活血化瘀、生肌斂瘡的作用,可以促進肉芽組織的生長,加速傷口癒合。
  • 拔毒: 紫霞膏中的銅綠、松香、輕粉等成分具有拔毒的功效,可以將體內的毒素排出體外,從而消除炎症,緩解症狀。
  • 除濕: 方中一些成分具有燥濕的作用,可以去除體內的濕氣,對於濕疹、濕痰等病症有良好的治療效果。
  • 活血化瘀: 乳香、沒藥、血竭等成分可以活血化瘀,改善局部血液循環,促進炎症消退和組織修復。
  • 鎮痛: 紫霞膏中有些成分還具有鎮痛作用,可以緩解瘡瘍、腫毒等引起的疼痛。

總結:

紫霞膏是一個歷史悠久、療效顯著的外用中藥方劑,其主治範圍廣泛,尤其擅長治療各種瘡瘍、腫毒、瘰癧等病症。其治療原理主要是通過化腐生肌、拔毒除濕、活血化瘀、鎮痛等多重作用,達到消腫、化膿、生肌、癒合的效果。不同醫書記載的紫霞膏組成略有差異,但其核心功效和治療原理基本一致。

傳統服藥法


銅綠5錢,血竭5錢,乳香5錢,沒藥5錢,松香1兩,蓖麻仁100粒,輕粉2錢。
拔毒,去腐,生肌。
先將前五味共研細末,投入石臼中,再加蓖麻仁、白蠟,並滴入清油數滴同搗之,約二三千杵時即可成膏。如不成膏,可再加蓖麻仁數十粒再搗,直搗至臼內膏軟如棉,十分融和時為止,收貯備用。
外貼。

注意事項及副作用


  • 本方具有較強的清熱解毒作用,因此不宜長期服用。
  • 本方含有熊膽、牛黃等有毒中藥,因此在服用時應遵醫囑,並注意用量。
  • 本方不宜與其他具有清熱解毒作用的中藥同時服用。

相關疾病


高血脂癤和癰背部膿瘡多痰臁瘡痰核流注

相同名稱方劑


紫霞膏, 出處:《濟陽綱目》卷一○一。 組成:熊膽1兩,西牛黃1兩,冰片5錢,蕤仁5錢,硼砂1兩,黃連5兩,白沙糖5兩。 主治:目病。

紫霞膏, 出處:《外科正宗》卷二。 組成:明淨松香(淨末)1斤,銅綠(淨末)2兩。 主治:瘰癧初起,及諸色頑瘡、臁瘡、濕痰濕氣、新久棒瘡疼痛不已者。一切無名腫毒。

紫霞膏, 出處:《外科十三方考》引《驗方精華》。 組成:制松香6兩,制乳香6錢,制沒藥6錢,血竭4錢,銅綠2錢,潮腦6錢,朱磦3兩,腰黃8錢,麝香8分,蓖麻仁3兩。 主治:癧串。

紫霞膏, 出處:《外科十三方考》。 組成:銅綠5錢,血竭5錢,乳香5錢,沒藥5錢,松香1兩,蓖麻仁100粒,輕粉2錢。 主治:拔毒,去腐,生肌。主治:凡夏、秋之間感染濕熱發瘡者,以及瘰癧,梅毒、臁瘡等。

紫霞膏, 出處:《瘍醫大全》卷七引張乘六方。 組成:真小磨麻油1斤,象皮2兩,當歸2兩,赤芍2兩(象皮、當歸、赤芍入油內,春、夏浸3日,秋、冬浸7日,將油熬至藥枯,濾去滓,復入淨鍋內,熬至滴水成珠爲度,務須勤看老嫩),松香(老嫩各半)100斤,蔥100斤,生薑100斤(2味搗爛取汁,又將滓入水煮汁,去滓濾淨,將汁入鍋內,用蒸籠鋪松毛于籠內,再將松香老嫩配搭,鋪松毛上蒸化,松香汁滴在鍋裏蔥薑汁內,撈起扯拔數百遍,放潔淨地上數日聽用。凡取用熬過松香1斤,加熬過藥油4兩,夏月隻用3兩5錢入鍋內熬化,看老嫩火候得法,取起傾鉢內,再入後藥),乳香(去淨)5錢,沒藥(去油淨)5錢,血竭5錢,龍骨(煅)5錢。 主治:癰疽發背,對口疔毒。

相似配方組成方劑


相關典籍


討論留言


載入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