魚膽丸

YU DAN WAN | 更多圖表

熱性指數

0

寒性指數

35

熱/寒比例

極寒 (0.03)

複方歸經比例

胃經 20%
肝經 20%
心經 12%
大腸經 12%
膽經 12%
脾經 12%
肺經 8%
胃經
肝經
心經
大腸經
膽經
脾經
肺經

最後更新日:2025-01-23

方劑組成解釋

魚膽丸中加入黃連,主要是利用其苦寒之性,達到清熱解毒、瀉火燥濕之效。

魚膽本身性寒,擅長清熱解毒,但其寒涼之性較為猛烈,容易傷及脾胃。黃連同樣具有清熱解毒的功效,但其寒涼之性較為平和,且能燥濕止瀉,可起到緩解魚膽寒涼之性,保護脾胃的作用。

此外,黃連還可與魚膽中的其他藥材相輔相成,例如與魚膽中的金銀花、連翹等藥物共同發揮清熱解毒、消腫止痛的效果,提高藥效。

中藥方劑[魚膽丸]的組成中包含硼砂,是因為硼砂具有強效的解毒和消腫作用。硼砂能夠有效清除體內的毒素,改善由毒素引起的紅腫、發炎等問題。其主要作用在於中和體內的熱毒,促進排毒功能,對於治療由熱毒引起的疾病具有顯著效果。然而,硼砂具有一定的毒性,使用時需謹慎,以避免引發副作用。需要根據具體情況調整劑量,以達到最佳療效。

魚膽丸中加入蕤仁,主要是基於其清熱明目的功效。蕤仁味甘性寒,入肝經,具有清肝火、降肝陽、明目的功效,與魚膽的清熱解毒、明目消腫功效相輔相成。

蕤仁能夠滋養肝腎,改善肝腎陰虛,而魚膽則祛除肝熱,疏通經絡,二者合用,能更好地達到清肝明目、消腫止痛的效果,對於治療肝熱目赤、視物模糊、眼痛等症狀具有較好的療效。

主治功效


中藥方劑「魚膽丸」主治功效分析

魚膽丸,主要成分為黃連、硼砂、蕤仁,另從古籍中可知尚有秦皮、當歸、青魚膽、鯉魚膽、青羊膽、牛膽、熊膽、麝香、石決明、膽星、瓦楞子、生礬、枯礬、雄黃、牛黃、琥珀、乳香、沒藥、珍珠、白降丹、白砒等。從其組成成分分析其治療原理如下:

  • 清熱解毒、消炎燥濕: 黃連、硼砂、秦皮、膽星、生礬、枯礬、雄黃、白降丹等成分均具有清熱燥濕、解毒消炎的功效。其中,黃連為君藥,清熱燥濕之力尤為突出,能有效抑制眼部炎症反應。
  • 明目退翳: 方中多味藥材都與明目退翳相關。青魚膽、鯉魚膽、青羊膽、牛膽、熊膽等動物膽汁,中醫認為「肝開竅於目」,膽汁入肝經,可清肝明目。石決明清肝明目,常用于目赤翳障。蕤仁滋養肝腎,明目潤燥。
  • 活血化瘀: 當歸、乳香、沒藥等成分有活血化瘀之效,能改善眼部血液循環,促進炎症消退和組織修復。
  • 引藥入經: 麝香具有開竅通絡之效,可引導諸藥直達病所,增強療效。

綜合各古籍內容,魚膽丸的主治功效主要集中在眼科疾病,特別是各種原因引起的眼部炎症、翳障等症。

  • **《衛生寶鑒》**記載的魚膽丸,以黃連、秦皮、當歸為主,強調其清熱、活血、明目的功效,並以其「大效」突顯其療效顯著。
  • **《本草綱目》**中引述《龍木論》的魚膽丸,以多種動物膽汁為主,輔以麝香、石決明,強調其治療「一切障翳」的廣泛適用性。
  • **《外治壽世方》《理瀹駢文》**中提到的魚膽丸,組成更為複雜,除了清熱解毒、明目退翳的藥物外,還加入了白砒等有毒性的藥物,更側重於外用,以外治法攻逐病邪,體現了中醫外治法的特色。
  • **《儒門事親》《本草單方》**中亦有關於魚膽丸治療眼部疾病的記載,進一步佐證了魚膽丸在眼科疾病治療中的應用。
  • **《神農本草經疏》**從性味歸經的角度解釋了青魚膽治療目暗的原理,並引述了多個醫家應用魚膽丸治療眼科疾病的醫案。
  • **《醫學碎金》**將魚膽丸歸類於「暑製法」中「獨治於外」的方劑,說明魚膽丸也可用於治療暑熱外襲所致的眼部疾病。
  • **《馮氏錦囊秘錄》**中詳細闡述了青魚膽的藥性及功效,並進一步解釋了魚膽丸治療眼科疾病的機理。

總體而言,魚膽丸以清熱解毒、消炎明目為主要功效,兼有活血化瘀之效,可用于治療多種眼科疾病,特別是因風熱、濕熱等邪氣引起的眼部炎症、翳障等症。 其藥物組成可根據具體病情進行加減調整。

傳統服藥法


草龍膽半兩,青鹽半兩,腦子半兩,黃連1兩(去須),硇砂2錢,南硼砂2錢,麝香2錢,鯉魚膽2錢。
上除草龍膽、鯉魚膽外,同為細末;先將草龍膽連皮研破,以河水3升浸,春秋二宿,夏一宿,冬三宿,將浸者摩揉極爛,用絹袋濾去滓,於瓷器內,慢火熬成膏子,點於水內不散,用指頭捏開有絲,乃膏子成;然後入魚膽拌勻,將膏和上藥件末作劑,丸如粟米大。
徐徐點眼。

注意事項及副作用


魚膽丸有清熱明目、散結消腫的功效,但不宜長期服用,以免傷陰。

相關疾病


面部疼痛

相同名稱方劑


魚膽丸, 出處:《衛生寶鑑》卷十引齊正臣方。 組成:黃連、秦皮、當歸各等分。 主治:眼目諸病。

魚膽丸, 出處:《普濟方》卷二五六。 組成:雞爪黃連4兩(去毛),龍膽草2兩,苦參1兩半,當歸1兩(洗)。 主治:一切病,不問年深日近者;及小兒驚風。

魚膽丸, 出處:《儒門事親》卷十二。 組成:草龍膽半兩,青鹽半兩,腦子半兩,黃連1兩(去須),硇砂2錢,南硼砂2錢,麝香2錢,鯉魚膽2錢。 主治:眼疾。

魚膽丸, 出處:《普濟方》卷八十五引《海上方》。 組成:黃熟川連1兩(洗淨,研令碎,新汲水浸1宿,煎汁,綿紗濾,入瓷器內,用文武火煎成膏,勿令焦),南硼砂1錢,真片腦1錢,蕤仁1分(去皮殼,去油盡)。 主治:眼疾。

相似配方組成方劑


相關典籍


討論留言


載入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