菩薩膏

PU SA GAO | 更多圖表

熱性指數

12

寒性指數

11

複方歸經比例

胃經 38%
脾經 23%
肝經 23%
肺經 14%
胃經
脾經
肝經
肺經

最後更新日:2024-05-08

方劑組成解釋

菩薩膏中加入硼砂,主要是利用其清熱解毒的功效。硼砂性寒,味甘鹹,能清熱解毒、消腫止痛,對於外感熱毒所致的瘡瘍腫毒、口舌生瘡、咽喉腫痛等症狀,具有較好的療效。

此外,硼砂也具有一定的收斂止癢作用,可緩解皮膚瘙癢、濕疹等症狀。因此,在菩薩膏中加入硼砂,可增強其清熱解毒、消腫止痛、收斂止癢的功效,達到更好的治療效果。

菩薩膏中加入蕤仁,主要基於以下兩個原因:

  1. 清熱明目: 蕤仁性寒,味甘,入肝經,具有清熱明目、潤燥止咳的功效。菩薩膏多用於治療目赤腫痛、視物模糊、眼目乾澀等眼部疾病,而蕤仁的清熱明目功效可有效緩解眼部炎症,改善視力。
  2. 滋陰潤燥: 蕤仁還具有滋陰潤燥的功效,可改善因燥熱引起的目赤腫痛、眼目乾澀等症狀。菩薩膏中加入蕤仁,可與其他滋陰潤燥藥物協同作用,達到更好的療效。

菩薩膏方劑中含有蕪荑,主要基於以下兩點原因:

  1. 清熱解毒,消腫止痛:蕪荑性寒,味苦,歸肝、脾經,具有清熱解毒、消腫止痛的功效。菩薩膏多用於治療濕熱蘊結所致的瘡瘍腫毒,而蕪荑的清熱解毒作用能有效控制炎症,緩解疼痛,促進傷口癒合。
  2. 殺蟲止癢,抗菌消炎:蕪荑還具有殺蟲止癢、抗菌消炎的功效。對於一些由蟲咬、濕疹等引起的皮膚病,蕪荑能有效殺滅病菌,止癢消腫,促進皮膚恢復。

因此,蕪荑在菩薩膏方劑中發揮著重要的清熱解毒、消腫止痛、殺蟲止癢等作用,是治療皮膚病的重要藥材之一。

主治功效


菩薩膏:內外障眼的調理方劑

菩薩膏是中藥方劑,主要成分為硼砂、蕤仁、蕪荑,主要用於治療內外障眼。內外障眼是指眼睛內外同時發生障礙,導致視力下降或失明。

蕤仁:祛風除濕、活血止痛

蕤仁性味辛、苦、溫,具有祛風除濕、舒筋活絡、活血止痛、活絡止痛、補血養肝、益精明目的的作用。可治療風濕痺痛、四肢拘攣、關節疼痛、腰腿疼痛、肩周炎、頸椎病、跌打損傷、瘀血疼痛、風寒濕痺、筋骨疼痛、脘腹冷痛、吐瀉不止、崩漏帶下、血虛引起的眩暈、心悸、失眠、多夢、肝陰不足引起的視力下降、眼睛乾澀等症狀。

硼砂:清熱瀉火、解毒生肌

硼砂性寒,味甘鹹,入心、肝、胃、肺經,具有清熱瀉火、解毒生肌、清熱解毒、止咳化痰、外用消腫止痛、清熱消痰等功效。主治熱病煩渴、吐血衄血、瘡瘍腫毒、口舌生瘡,咽喉腫痛、口舌生瘡、目赤翳障胬肉、陰部潰瘍等症。但硼砂有毒,不可過量服用。

總結:中醫智慧的體現

菩薩膏是中藥方劑,主要成分為硼砂、蕤仁、蕪荑,主要用於治療內外障眼。其中,蕤仁具有祛風除濕、活血止痛的作用,硼砂具有清熱瀉火、解毒生肌的作用。兩者合用,可以起到清熱解毒、活血止痛的作用,從而治療內外障眼。菩薩膏是中醫智慧的體現,其組成配伍嚴謹,療效顯著,是治療內外障眼的常用方劑。

傳統服藥法


滴乳2錢,南硼砂2錢,腦子半錢,蕤仁49粒(去皮殼,熬),蕪荑40丸粒,沙蜜1兩。
上藥先將蕪荑、蕤仁研,去油,入諸藥,再研,取沙蜜於湯瓶上蒸溶,以紙濾過,同諸藥攪勻,用瓦瓶盛貯。
遇患,挑少許在盞,用沸湯泡洗。

注意事項及副作用


  • 孕婦及哺乳期婦女慎用。
  • 對本品過敏者禁用。
  • 本品性味辛溫,有一定的刺激性,不宜長期使用。

相同名稱方劑


菩薩膏, 出處:《普濟方》卷七十八引《楊氏家藏方》。 組成:滴乳2錢,南硼砂2錢,腦子半錢,蕤仁49粒(去皮殼,熬),蕪荑40丸粒,沙蜜1兩。 主治:內外障眼。

菩薩膏, 出處:《永樂大典》卷一一四一三引《經驗普濟加減方》。 組成:菩薩石3錢,金精石3錢,銀精石3錢,爐甘石(燒3次)3錢,寒水石3錢,紫英石3錢,井泉石3錢,雲母石3錢,滑石3錢,代赭石3錢(研,水飛細),乳香2錢,青鹽2錢,硇砂2錢,龍腦半錢,輕粉半錢,黃丹1兩(研細),蜜12兩。 主治:久患及新患病翳膜,昏澀痛癢。

相似配方組成方劑


相關典籍


討論留言


載入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