方劑組成解釋
萬應太平丹中包含天南星,主要是由於其具有以下兩方面的功效:
- 祛風化痰: 天南星味辛、苦,性溫,入肺、脾經。其具備祛風止痙、化痰散結之效,對於因風寒痰阻所致的咳嗽、哮喘、驚厥等症狀具有良好的療效。
- 活血止痛: 天南星亦有活血化瘀的功效,可以促進血液循環,緩解疼痛。對於跌打損傷、風濕痹痛等症狀,也能起到一定的緩解作用。
因此,萬應太平丹中加入天南星,旨在發揮其祛風化痰、活血止痛的功效,以達到治療多種病症的效果。
萬應太平丹中包含木香,主要源於其以下兩點功效:
- 理氣止痛:木香味辛、苦,性溫,入脾、胃經。其芳香走竄之性,能行氣解鬱,疏肝理氣,緩解胃脘疼痛、腹脹不適等症狀。
- 燥濕健脾:木香兼具燥濕健脾之效。對於脾胃虛弱、濕氣困脾所致的食慾不振、腹瀉等,木香能健脾燥濕,促進消化,改善脾胃功能。
故萬應太平丹中加入木香,旨在通過理氣止痛、燥濕健脾,達到緩解多種病症的目的,體現了中藥配伍的整體觀和辨證論治思想。
萬應太平丹中包含細辛,主要基於以下兩點原因:
- 溫經散寒: 細辛性溫,味辛,入肺、腎經,具有溫經散寒、止痛的功效。方劑中加入細辛,可溫暖經絡,驅散寒邪,對於寒邪入侵所致的胸腹疼痛、肢體麻木、寒喘等症狀具有良好的治療作用。
- 通竅開竅: 細辛辛香走竄,可通達經絡,開通鼻竅,對於鼻塞、嗅覺減退等症狀具有較好的效果。萬應太平丹常用於治療多種呼吸道疾病,細辛的通竅開竅作用,有助於改善呼吸道通暢,減輕呼吸道炎症。
萬應太平丹中包含羌活,主要是利用其 解表散寒、祛風止痛 的功效。
羌活味辛、性溫,歸膀胱、肝經,擅長疏散風寒,並能止痛,尤其對風寒濕邪引起的頭痛、身痛、肢體麻木等症狀有顯著效果。
此外,羌活亦有助於 通絡止痺,對於因風寒濕邪侵襲而導致的關節疼痛、肢體麻木等症狀,也有很好的緩解作用。
因此,將羌活加入萬應太平丹,可有效 改善因風寒濕邪引起的各種不適,使其成為治療風寒濕痺的有效方劑。
萬應太平丹方劑中包含硼砂,主要原因如下:
- 清熱解毒: 硼砂具有清熱解毒的功效,能有效抑制細菌生長,用於治療咽喉腫痛、口舌生瘡等症狀。
- 消腫止痛: 硼砂亦有消腫止痛的作用,能緩解因炎症引起的疼痛和腫脹,如外敷可治療跌打損傷、燒燙傷等。
然而,硼砂屬於有毒物質,應在醫師指導下使用,不可自行服用或外用。長期或過量使用可能會導致中毒,引起皮膚損傷、消化系統紊亂等不良反應。
萬應太平丹中包含冰片,主要原因有二:
一、 清熱解毒,消腫止痛:冰片性寒,具有清熱解毒、消腫止痛的功效,可以有效治療因熱毒引起的各種炎症,如咽喉腫痛、口舌生瘡、牙齦腫痛等。
二、 開竅醒神,止痛止癢:冰片亦具開竅醒神的作用,對於神志不清、昏迷等症狀亦有一定療效。此外,冰片還能止痛止癢,對於皮膚瘙癢、濕疹等皮膚病症亦有一定療效。
因此,冰片在萬應太平丹中扮演著重要的角色,有助於增強其清熱解毒、消腫止痛、開竅醒神的功效。
萬應太平丹是一種傳統的中藥方劑,其組成中包含蟾酥,這是因為蟾酥具有獨特且多樣的藥用價值。蟾酥是從蟾蜍皮膚提取的一種天然藥物,含有多種生物活性成分,如蟾酥甙、氨基酸及微量元素,具有良好的抗炎、鎮痛和解毒作用。在中醫理論中,蟾酥被認為能清熱解毒、祛痰平喘,對於治療一些由內熱引起的疾病效果顯著。萬應太平丹的配方設計旨在調和陰陽,達到平衡之效,而蟾酥的加入正好補充了提升其療效的成分。此外,蟾酥的使用歷史悠久,經過多年的實踐證明瞭其安全性與有效性,使其成為方劑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綜合來看,蟾酥對於提高萬應太平丹的整體療效有著重要的貢獻,期望其在臨牀應用中,能更好地造福患者。
萬應太平丹中加入沉香,主要基於其以下兩點功效:
1. 行氣止痛:沉香性溫,味辛,入脾、胃、腎經,具有行氣止痛、溫中止嘔的功效。其芳香之氣可達於臟腑,能疏通經絡,緩解氣滯血瘀所致的腹痛、胃痛、嘔吐等症狀。
2. 暖脾胃,助消化:沉香能溫暖脾胃,有助於改善脾胃虛寒所致的消化不良、腹脹、腹瀉等症狀。其芳香之氣還能促進胃腸蠕動,有助於食物消化吸收。
萬應太平丹中加入檀香,主要原因有二:
一、清心安神:檀香性溫,味甘,入心、脾經,具有清心安神、行氣止痛的功效。方劑中加入檀香,能起到安神定志、緩解心煩不寐的作用,對於因心神不寧、心火亢盛導致的各種症狀,具有良好的緩解效果。
二、溫中理氣:檀香還具有溫中理氣、散寒止痛的功效。方劑中加入檀香,可以溫暖脾胃,促進消化吸收,對於因寒氣凝滯、脾胃虛弱導致的消化不良、腹痛等症狀,也有較好的療效。
萬應太平丹中包含白芷,主要基於以下兩個原因:
- 解毒消腫:白芷具有較強的抗炎消腫作用,能有效清除體內毒素,促進組織修復。方劑中多種藥物可能引起局部刺激或炎症反應,白芷能緩解這些副作用,提高藥物的安全性。
- 通鼻竅止痛:白芷味辛,性溫,具有通鼻竅、止痛的功效。萬應太平丹常用於治療鼻炎、頭痛等症狀,白芷能促進鼻腔通氣,緩解頭部疼痛,增強藥效。
中藥方證辨證推理
主治功效
萬應太平丹之傳統功效與組成分析
一、傳統古代功效主治
此方主治範疇廣泛,涵蓋外感時邪、內傷氣滯及急症:
- 外感風寒時疫:針對外邪襲表或疫癘之氣所致「胸膈不開」(氣機壅滯、胸悶痞滿);
- 內科雜病:如「胃氣疼痛」(寒凝氣滯型胃脘痛)、「四時痧脹」(暑濕穢濁引發的痧症,見腹痛吐瀉);
- 小兒急症:「急慢驚風」屬痰熱或風痰閉竅,見抽搐神昏;「痰迷厥症」則因痰阻清竅致突然昏厥;
- 腸腑疾患:「赤白痢疾」為濕熱積滯大腸,下痢赤白相雜。
其特色在於「通治表裡寒熱夾雜之証」,並以「開竅醒神、理氣化痰」為核心。
二、組成邏輯與治療原理
(一)藥物分類與配伍思路
芳香開竅,醒神闢穢:
- 冰片、蟾酥:辛香走竄,開竅醒腦,為急症昏厥要藥;
- 沈香、檀香:行氣降逆,兼化濕濁,與木香共調三焦氣滯。
- 白芷、羌活:辛溫解表,祛風散寒,針對外邪束表。
化痰熄風,通絡定驚:
- 南星(生用?):燥濕化痰,祛風解痙,主攻痰壅驚風;
- 細辛:溫通經絡,助南星祛風痰,兼止痛。
理氣和胃,化濕解毒:
- 香櫞、佛手:疏肝理氣,和中化痰,緩解胃痛脹滿;
- 硼砂:清熱消痰,解毒防腐,輔助化解痰熱。
特殊引經與增效:
- 化州橘紅湯送服:橘紅善消頑痰,增強化痰止驚之效;
- 玫瑰膏配服:玫瑰行氣活血,協調治痢(赤白痢需調氣血)。
(二)治療機轉推論
- 驚風厥證:以芳香藥(冰片、蟾酥)速開痰閉,南星、細辛熄風化痰,佐木香、沈香調氣降逆,使痰消竅通。
- 痧脹痢疾:檀香、沈香化濕濁,硼砂清熱毒,香櫞佛手調氣機,氣行則濕熱穢濁自除。
- 胃痛胸悶:諸香藥協同疏暢氣滯,白芷、羌活散外寒,內外兼顧。
三、方劑特色
- 「通」為要義:貫徹「通竅、通氣、通絡」之法,尤重氣機調暢。
- 標本兼顧:急症以開竅治標,輔以化痰理氣治本;慢性病則調氣化濕為先。
- 配伍禁忌思考:孕婦忌服,恐因蟾酥毒性及芳香走竄動胎;南星若生用,需注意劑量控制。
此方體現古代「異病同治」思維,針對「痰、氣、風」三大病機,以芳香辛溫為主流,輔佐清熱之品,適用於寒熱錯雜之證。
傳統服藥法
南星5錢,木香5錢,細辛5錢,羌活5錢,硼砂5錢,冰片2錢,蟾酥3錢,沈香1兩,檀香1兩,香櫞1兩,白芷1兩,佛手2兩。
上藥切勿火烤,俱為細末,和勻,以瓷瓶收貯,勿令泄氣。
治小兒急慢驚風,痰迷厥症,用化州橘紅湯送下,腹中如響,立刻回生;治赤白痢疾,以玫瑰膏拌之、開水送下。
孕婦忌服。
注意事項及副作用
萬應太平丹具有一定的毒性,孕婦、小兒、哺乳期婦女慎用。
相關疾病
相同名稱方劑
萬應太平丹, 出處:《春腳集》卷三。 組成:南星5錢,木香5錢,細辛5錢,羌活5錢,硼砂5錢,冰片2錢,蟾酥3錢,沉香1兩,檀香1兩,香橼1兩,白芷1兩,佛手2兩。 主治:一切風寒時疫,胸膈不開;胃氣疼痛,四時痧脹;小兒急慢驚風,痰迷厥症,赤白痢疾。
相關典籍
討論留言
載入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