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木瓜丸

SHENG MU GUA WAN | 更多圖表

出處典籍:《直指》卷四

方劑配方組成

熱性指數

16

寒性指數

9

熱/寒比例

偏熱 (1.78)

複方歸經比例

腎經 28%
脾經 28%
肝經 28%
肺經 14%
腎經
脾經
肝經
肺經

最後更新日:2025-02-19

方劑組成解釋

生木瓜丸方劑中包含木瓜,主要原因有二:

  1. 消食積,健脾胃: 木瓜性溫味甘,入脾、胃經,具有消食積、健脾胃的功效。對於脾胃虛弱,食積不消,脘腹脹滿等症,木瓜能起到調理脾胃,促進消化吸收的作用。
  2. 通乳汁,助消化: 木瓜還具有通乳汁的作用,對於產後乳汁不足,或因脾胃虛弱導致的乳汁不暢,木瓜可以幫助通乳,促進乳汁分泌。此外,木瓜中含有蛋白酶,可以幫助蛋白質的分解,促進消化。

生木瓜丸中加入艾葉,主要考量其溫經止痛、散寒除濕的功效。

木瓜性涼,善於消食化積,但對於脾胃虛寒、寒凝血瘀者,單用木瓜恐會加重寒涼之勢。而艾葉性溫,溫陽散寒,能溫煦脾胃,促進氣血運行,緩解寒凝血瘀的症狀。

因此,在生木瓜丸中加入艾葉,既能中和木瓜的寒性,又能增強其止痛消食的功效,使藥效更為全面,適用於脾胃虛寒、寒凝血瘀所致的腹痛、腹脹、消化不良等症。

中藥方證辨證推理


主治功效


生木瓜丸主治功效分析

主治症狀

根據古文記載,生木瓜丸主治腳氣

治療原理分析

生木瓜丸由木瓜和艾葉兩味藥物組成,其治療腳氣的原理可以從藥物的功效入手進行分析:

  • 木瓜: 根據古文記載選用宣州生木瓜,並特別指出是「就蒂切一蓋,取出瓤」,再將其蒸透、去皮研爛,可見此方中木瓜的炮製方法獨特,其功效為「消食化積、舒筋活絡」。腳氣病多與濕邪相關,木瓜能舒筋活絡,有助於疏通經絡,祛除濕邪。
  • 艾葉: 方中將生艾葉塞入木瓜中一起蒸透,其功效為「溫經止血、散寒除濕」。艾葉性溫,具有散寒除濕的功效,可以針對腳氣病中寒濕的病因進行治療。

綜合來看,生木瓜丸以木瓜舒筋活絡,艾葉溫經散寒除濕,兩藥合用,共奏祛濕通絡之效,從而達到治療腳氣的目的。

古文解讀

古文記載:「生木瓜丸,腳氣通用。宣州生木瓜(就蒂切一蓋,取出瓤,以生艾葉塞滿,合蓋,竹針插定,蒸透,去艾,其木瓜去皮研爛。)」,這段文字清楚地說明了生木瓜丸的主治病症為「腳氣」,並詳細描述了藥物的炮製方法。其中「腳氣通用」表明此方對不同類型的腳氣都有一定的療效。

傳統服藥法


宣州生木瓜(就蒂切1蓋,取出瓤,以生艾葉塞滿,合蓋,竹針插定,蒸透去艾,其木瓜去皮研爛)。
上入五積散末為丸,如梧桐子大,曬乾。
每服70丸,食前醇酒下。

注意事項及副作用


...

相關疾病


腳氣病

相同名稱方劑


生木瓜丸, 出處:《直指》卷四。 組成:宣州生木瓜(就蒂切1蓋,取出瓤,以生艾葉塞滿,合蓋,竹針插定,蒸透去艾,其木瓜去皮研爛)。 主治:腳氣。

相似配方組成方劑


相關典籍


討論留言


載入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