方劑組成解釋
神驗硃砂丸是一種廣受推崇的中藥方劑,其主要成分之一為硃砂。硃砂,主要成分為硫化汞,具有清心安神的功效。在中醫理論中,心藏神,若心神不寧,則可能導致各種心理和生理上的不適。硃砂能夠入心,對於心火過旺所引起的失眠、焦慮等症狀有良好的緩解作用。此外,硃砂也被認為具有解毒和鎮靜的特性,適合用於驅邪消暑,改善因外邪侵襲所致的不適。
然而,需特別注意的是,硃砂應在醫師指導下使用,因其含有重金屬成分,過量或不當使用可能對健康造成影響。在傳統中醫中,神驗硃砂丸結合了多種藥材的特性,形成協同增效的功效,使其在安神、消除煩躁、促進睡眠方面的表現十分出色。因此,它在臨牀上廣泛應用,並受到患者的信賴和喜愛。
神驗硃砂丸中含有常山,其主要原因有二:
- 清熱解毒,截瘧止痙: 常山味苦寒,入肝膽經,具有清熱解毒、截瘧止痙的功效。對於因熱毒鬱結、瘧疾發作所導致的發熱、寒熱交替、痙攣等症狀,常山能起到較好的緩解作用。
- 配伍硃砂,增強鎮靜安神效果: 硃砂性寒,味甘,入心經,具有鎮靜安神、清熱解毒的功效。常山與硃砂相配,能夠增強鎮靜安神之效,同時也起到清熱解毒的作用,對於治療熱病神昏、驚癇等症狀,具有較好的療效。
神驗硃砂丸中包含杏仁,主要原因有二:
- 潤肺止咳: 杏仁性味苦甘,入肺經,具有潤肺止咳之效。硃砂丸主治心神不安、失眠多夢等症,而杏仁的潤肺止咳功效能緩解因心神不寧引發的呼吸道不適,有助於改善睡眠品質。
- 降氣化痰: 杏仁亦具降氣化痰之效,能幫助痰液排出,改善呼吸道阻塞,配合其他藥材如硃砂、龍骨等,協同作用,達到鎮心安神之效。
因此,神驗硃砂丸中加入杏仁,不僅有助於治療心神不安,還能兼顧肺部健康,提升療效。
中藥方證辨證推理
主治功效
【神驗朱砂丸】傳統功效分析
一、古代主治「心瘧」考證
「心瘧」之名首見於《黃帝內經》,其描述為「令人煩心甚,欲得清水,反寒多不甚熱」(《素問·刺瘧篇》),屬瘧疾中兼見心神不寧、煩躁寒熱交加之證。此方以「神驗」為名,強調其鎮心安神、截瘧化濁之效,針對瘧邪侵擾心營所致的精神躁擾、寒熱往復等症。
二、組方邏輯與治療原理
君藥:光明砂(半兩,細研)
- 朱砂(光明砂)為重鎮安神要藥,性微寒,質重沉降,直入心經。
- 其鎮驚清心之效可制瘧疾邪熱上擾所致的心煩躁動,契合「心瘧」病機;另古籍載朱砂能「殺精魅邪惡鬼」(《神農本草經》),暗示其對瘧疾祟邪的傳統認知。
臣藥:恆山(一兩)
- 恆山即常山,為截瘧專藥,其性苦辛微寒,能湧吐痰涎、開泄痰結。
- 《本草綱目》明言其「劫痰截瘧」,善治瘧疾寒熱往復,透過祛除痰濁以斷瘧邪伏留之根。
佐藥:杏仁(十枚,麩炒微黃)
- 杏仁苦微溫,宣肺降氣,通利三焦。
- 既助常山化痰蠲濁,又藉肺氣宣發調和營衛,輔助化解瘧疾之寒熱交爭;麩炒緩其潤性,兼顧脾胃運化。
三、配伍特點與原理推衍
- 重鎮與宣透並行:朱砂沉降鎮心,常山、杏仁宣透痰濁,一降一升,共調氣機紊亂。
- 截瘧兼顧心神:以常山直擊瘧邪,朱砂安定神明,標本兼顧,針對「心瘧」特有之精神症狀與寒熱並見。
- 蜜丸緩攻:煉蜜為丸,既緩和常山毒性,又以甘緩調和藥性,使攻邪不傷正;梧桐子大之丸劑,利於發作前後分服,順應瘧疾週期性。
四、適用情境推論
此方適用於瘧疾(尤其痰熱擾心型)見以下證候:
- 寒熱交替時心神不寧、煩躁欲飲。
- 痰濁內阻,胸悶泛惡,舌苔黏膩。
- 發作前預防性用藥,藉鎮靜與化痰截斷病勢。
(註:此分析基於古籍原方架構與傳統藥性理論,具體應用需依臨床辨證。)
傳統服藥法
光明砂半兩(細研),恆山1兩,杏仁10枚(湯浸,去皮尖雙仁,麩炒微黃)。
上為末,研入朱砂令勻,煉蜜為丸,如梧桐子大。
未發前每服15丸,以粥飲送下。欲發時再服。
注意事項及副作用
- 孕婦、哺乳期婦女、兒童不宜服用。
- 本方有毒,應在醫師指導下服用。
相關疾病
相同名稱方劑
神驗朱砂丸, 出處:《聖惠》卷五十二。 組成:光明砂半兩(細研),恆山1兩,杏仁10枚(湯浸,去皮尖雙仁,麸炒微黃)。 主治:心瘧。
相似配方組成方劑
相關典籍
討論留言
載入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