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ncient Disease Acupuncture Treatment

中醫古典籍記載「腎氣不足」的經絡穴道清單(附原文)

腎氣不足是中醫裡的一個病症,指的是腎臟精氣不足,導致人體出現一系列不適症狀。腎氣不足的常見症狀包括:腰膝酸軟、四肢無力、耳鳴耳聾、視物模糊、頭暈目眩、失眠多夢、健忘、遺精早洩、不孕不育、月經不調、白帶異常、尿頻尿急、尿不盡、小便發黃、大便乾結、皮膚粗糙、毛髮枯黃、脫髮、手腳冰涼、畏寒怕冷等。

腎氣不足的病因主要有以下幾個方面:

  1. 先天不足:如果父母一方或雙方有腎氣不足的體質,那麼子女就有可能遺傳到這種體質。
  2. 後天失養:如果後天不注意養生,經常熬夜、勞累、久坐、久站、吸菸、喝酒、吃辛辣刺激的食物等,都會損傷腎氣。
  3. 疾病所致:一些疾病,如糖尿病、高血壓、心臟病、肝病、腎病等,都會導致腎氣不足。

腎氣不足的治療方法主要包括以下幾種:

  1. 飲食調理:多吃一些補腎益氣的食物,如黑豆、黑米、黑芝麻、核桃、山藥、枸杞、紅棗等。
  2. 運動鍛鍊:適當進行一些有氧運動,如慢跑、游泳、太極拳等,可以增強體質,改善腎氣不足的症狀。
  3. 中醫藥治療:可以使用一些中藥來補腎益氣,如六味地黃丸、金匱腎氣丸、補中益氣丸等。
  4. 針灸按摩:可以通過針灸按摩來疏通經絡,調理氣血,改善腎氣不足的症狀。

腎氣不足是一個比較常見的病症,如果不及時治療,會導致一系列嚴重的後果。因此,如果出現了腎氣不足的症狀,一定要及早到醫院就診,以免耽誤病情。相關經絡穴道清單及中醫典籍原文如下:

百會

百會

  • 1.《灸法秘傳》:「《繩墨》曰:腎氣充盛則耳聰,腎氣虛敗則耳聾,腎氣不足則耳鳴,腎氣結熱則耳聾。經謂耳為腎竅,腎虛耳聾宜灸腎俞,耳鳴宜灸風池。初患者先灸百會為是。

風池

風池

  • 1.《灸法秘傳》:「《繩墨》曰:腎氣充盛則耳聰,腎氣虛敗則耳聾,腎氣不足則耳鳴,腎氣結熱則耳聾。經謂耳為腎竅,腎虛耳聾宜灸腎俞,耳鳴宜灸風池。初患者先灸百會為是。

腎俞

腎俞

  • 1.《灸法秘傳》:「《繩墨》曰:腎氣充盛則耳聰,腎氣虛敗則耳聾,腎氣不足則耳鳴,腎氣結熱則耳聾。經謂耳為腎竅,腎虛耳聾宜灸腎俞,耳鳴宜灸風池。初患者先灸百會為是。

五處

五處

  • 1.《針灸資生經》:「神庭、水溝、主寒熱頭痛。喘渴。目不可視。消濼、主寒熱痹頭痛。五處等、主頭痛。(見瘛瘲。)崑崙、解谿、曲泉、飛揚、前谷、少澤、通理、主頭眩痛。若頭痛筋攣骨重少氣。噦噫滿。時驚。不嗜臥。咳嗽煩冤。其脈舉之則弦。按之石堅。由腎氣不足而內著。其氣逆而上行。

少澤

少澤

  • 1.《針灸資生經》:「神庭、水溝、主寒熱頭痛。喘渴。目不可視。消濼、主寒熱痹頭痛。五處等、主頭痛。(見瘛瘲。)崑崙、解谿、曲泉、飛揚、前谷、少澤、通理、主頭眩痛。若頭痛筋攣骨重少氣。噦噫滿。時驚。不嗜臥。咳嗽煩冤。其脈舉之則弦。按之石堅。由腎氣不足而內著。其氣逆而上行。

水溝

水溝

  • 1.《針灸資生經》:「神庭、水溝、主寒熱頭痛。喘渴。目不可視。消濼、主寒熱痹頭痛。五處等、主頭痛。(見瘛瘲。)崑崙、解谿、曲泉、飛揚、前谷、少澤、通理、主頭眩痛。若頭痛筋攣骨重少氣。噦噫滿。時驚。不嗜臥。咳嗽煩冤。其脈舉之則弦。按之石堅。由腎氣不足而內著。其氣逆而上行。

曲泉

曲泉

  • 1.《針灸資生經》:「神庭、水溝、主寒熱頭痛。喘渴。目不可視。消濼、主寒熱痹頭痛。五處等、主頭痛。(見瘛瘲。)崑崙、解谿、曲泉、飛揚、前谷、少澤、通理、主頭眩痛。若頭痛筋攣骨重少氣。噦噫滿。時驚。不嗜臥。咳嗽煩冤。其脈舉之則弦。按之石堅。由腎氣不足而內著。其氣逆而上行。

前谷

前谷

  • 1.《針灸資生經》:「神庭、水溝、主寒熱頭痛。喘渴。目不可視。消濼、主寒熱痹頭痛。五處等、主頭痛。(見瘛瘲。)崑崙、解谿、曲泉、飛揚、前谷、少澤、通理、主頭眩痛。若頭痛筋攣骨重少氣。噦噫滿。時驚。不嗜臥。咳嗽煩冤。其脈舉之則弦。按之石堅。由腎氣不足而內著。其氣逆而上行。

飛揚

飛揚

  • 1.《針灸資生經》:「神庭、水溝、主寒熱頭痛。喘渴。目不可視。消濼、主寒熱痹頭痛。五處等、主頭痛。(見瘛瘲。)崑崙、解谿、曲泉、飛揚、前谷、少澤、通理、主頭眩痛。若頭痛筋攣骨重少氣。噦噫滿。時驚。不嗜臥。咳嗽煩冤。其脈舉之則弦。按之石堅。由腎氣不足而內著。其氣逆而上行。

消濼

消濼

  • 1.《針灸資生經》:「神庭、水溝、主寒熱頭痛。喘渴。目不可視。消濼、主寒熱痹頭痛。五處等、主頭痛。(見瘛瘲。)崑崙、解谿、曲泉、飛揚、前谷、少澤、通理、主頭眩痛。若頭痛筋攣骨重少氣。噦噫滿。時驚。不嗜臥。咳嗽煩冤。其脈舉之則弦。按之石堅。由腎氣不足而內著。其氣逆而上行。

神庭

神庭

  • 1.《針灸資生經》:「神庭、水溝、主寒熱頭痛。喘渴。目不可視。消濼、主寒熱痹頭痛。五處等、主頭痛。(見瘛瘲。)崑崙、解谿、曲泉、飛揚、前谷、少澤、通理、主頭眩痛。若頭痛筋攣骨重少氣。噦噫滿。時驚。不嗜臥。咳嗽煩冤。其脈舉之則弦。按之石堅。由腎氣不足而內著。其氣逆而上行。

崑崙

崑崙

  • 1.《針灸資生經》:「神庭、水溝、主寒熱頭痛。喘渴。目不可視。消濼、主寒熱痹頭痛。五處等、主頭痛。(見瘛瘲。)崑崙、解谿、曲泉、飛揚、前谷、少澤、通理、主頭眩痛。若頭痛筋攣骨重少氣。噦噫滿。時驚。不嗜臥。咳嗽煩冤。其脈舉之則弦。按之石堅。由腎氣不足而內著。其氣逆而上行。

關元

關元

  • 1.《普濟方·針灸》:「治頭痛筋攣。骨重少氣。噦噫滿。時驚。不嗜臥。咳嗽煩冤。其脈舉之則弦。按之石堅。由腎氣不足。而內著其氣。逆而上行。謂之腎厥。宜灸關元百壯。服玉真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