灸法秘傳
中醫古代典籍:灸法秘傳
作者:劉國光
朝代:清朝
基本介紹:針灸著作。一卷。清·金冶田傳,雷少逸編。刊於1883年。內容有正面(穴)圖,背面(穴)圖、指節圖、灸盞圖、灸藥神方、灸法禁忌,全書主體部分為中風、屍厥應灸七十症的灸法取穴。書末由劉國光氏附入太乙神針方及雷火針法。本書論述簡要。其中將特製的藥艾放入銀質的“灸盞”中進行灸療的方法,具有一定的特點。現只存初刻本。
內容簡介:
本書是一部針灸著作,主要講述了灸法的內容。全書共一卷,分為正面(穴)圖、背面(穴)圖、指節圖、灸盞圖、灸藥神方、灸法禁忌等部分。其中,正面(穴)圖和背面(穴)圖是人體穴位的圖示,指節圖是手指和腳趾的穴位圖,灸盞圖是用於灸療的器具圖,灸藥神方是用於灸療的藥方,灸法禁忌是灸療的注意事項。全書主體部分為中風、屍厥應灸七十症的灸法取穴。書末由劉國光氏附入太乙神針方及雷火針法。
本書論述簡要,但內容豐富,其中將特製的藥艾放入銀質的“灸盞”中進行灸療的方法,具有一定的特點。現只存初刻本。
編輯補充:
灸法是一種中醫外治法,是通過燃燒艾絨,使其產生熱量,作用於人體穴位,以達到治療疾病的目的。灸法具有溫經散寒、通絡止痛、活血化瘀、消腫止痛等作用。
灸法在臨床上主要用於治療寒凝、氣滯、血瘀、疼痛等症。如治療寒凝所致的關節疼痛,可取穴關元、足三里、陽陵泉等穴位,用艾條灸至局部皮膚紅潤、發熱為止;治療氣滯所致的胸悶、腹脹,可取穴中脘、足三里、天樞等穴位,用艾條灸至局部皮膚紅潤、發熱為止;治療血瘀所致的月經不調、痛經,可取穴關元、足三里、血海等穴位,用艾條灸至局部皮膚紅潤、發熱為止;治療疼痛所致的頭痛、牙痛,可取穴百會、太陽、合谷等穴位,用艾條灸至局部皮膚紅潤、發熱為止。
灸法在臨床上應用廣泛,但也有一些禁忌,如孕婦、高血壓患者、心臟病患者等不宜灸療。因此,在使用灸法前,一定要諮詢醫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