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國光

《灸法秘傳》~ 應灸七十症 (4)

回本書目錄

應灸七十症 (4)

1. 濁症

丹溪曰:濁症之因有二,肥人多濕熱,瘦人多腎虛。總之腎虛之質,下焦空豁則濕熱阻於精竅,而成赤白濁也。當灸關元,兼灸行間自痊。

關元(見心腹痛。)

行間(見屍厥。)

白話文:

丹溪說:濁症的原因有兩種,肥胖的人多半是濕熱引起的,而瘦弱的人則多半是腎虛造成的。總的來說,屬於腎虛體質的人,下焦空虛鬆弛,濕熱就會阻滯在精竅,進而形成赤白濁。治療時應當艾灸關元穴,同時配合艾灸行間穴,就會自然痊癒。

關元穴(位置與功效,參見心腹痛的相關內容。)

行間穴(位置與功效,參見屍厥的相關內容。)

2. 淋痛

滴瀝澀痛謂之淋,急滿不通謂之閉。五淋之別,雖有氣、砂、血、膏、勞之異,然皆腎虛而膀胱生熱也。若小便赤澀,灸其下脘。小便痛瀝,灸其關元。五淋之症,皆宜灸其中極。

下脘(見臌脹。)

關元(見心腹痛。)

中極(見疝氣。)

白話文:

小便時滴滴答答、澀痛難忍的,稱為「淋」,小便急迫脹滿卻排不出來的,稱為「閉」。雖然淋病有氣淋、砂淋、血淋、膏淋、勞淋等五種不同的類型,但它們的根本原因都是腎虛,導致膀胱產生熱邪。如果小便呈現紅色且澀痛,可以艾灸下脘穴。如果小便疼痛且滴瀝難盡,可以艾灸關元穴。各種淋病的症狀,都適合艾灸中極穴。

(關於下脘穴的說明,請參考關於腹脹的段落。)

(關於關元穴的說明,請參考關於心腹疼痛的段落。)

(關於中極穴的說明,請參考關於疝氣的段落。)

3. 溺血

經謂胞移熱於膀胱則溺血,是症未有不本於熱者。當灸關元數忙。

關元(見心腹痛。)

白話文:

經書說,子宮的熱傳到膀胱,就會造成尿血,這個病症沒有不是因為熱引起的。應該要趕快灸關元穴幾次。

(關元穴的位置,請參考心腹痛的相關說明。)

4. 遺溺

遺溺者,由於中氣虛衰,不能攝固所致。老年下元不足,孩提脬氣未固多有之。總當灸其三陰。若小便頻數者灸大敦,小兒遺尿者灸氣海。

三陰(見痿症。)

大敦(見屍厥。)

氣海(見勞傷。)

白話文:

遺尿(尿床)的原因,是由於身體中氣虛弱衰敗,無法固攝所導致的。老年人是因下元(腎氣)不足,孩童則是膀胱之氣尚未穩固,所以容易發生遺尿。總體來說,應當要用艾灸來溫補三陰交穴。如果小便次數頻繁,就艾灸大敦穴;小孩尿床,就艾灸氣海穴。

(關於三陰交穴,請參照痿症的說明。)

(關於大敦穴,請參照屍厥的說明。)

(關於氣海穴,請參照勞傷的說明。)

5. 便血

便血之症,有腸風,有臟毒。如下鮮血,大便燥結,名曰腸風。血色黯濁,大便溏瀉,名曰臟毒。臟毒者灸腎俞,腸風者灸會陽。

腎俞(見痹症。)

會陽(尾尻骨兩旁,各開二寸,尻骨節上兩旁,各開寸半亦可。)

白話文:

便血這種疾病,有腸風和臟毒兩種原因。如果排出的是鮮血,而且大便乾燥、堅硬,就稱為腸風。如果血色暗沉、混濁,而且大便稀溏、腹瀉,就稱為臟毒。屬於臟毒的,可以針灸腎俞穴;屬於腸風的,可以針灸會陽穴。

腎俞穴的位置,可以參考痹症的相關說明。

會陽穴的位置在尾椎骨兩旁,各開二寸的地方;或者在尾椎骨關節上方兩旁,各開一寸半的地方,也可以取穴。

6. 脫肛

肺與大腸相為表裡,故肺熱則肛藏,肺虛則肛脫。或因腸風痔漏,或因久痢久瀉,或因產婦用力太早,或因小兒叫啼傷氣。總須上灸百會,下灸會陽。

百會(見中風。)

會陽(見便血。)

白話文:

脫肛的原因,在中醫觀點認為,肺與大腸互為表裡,如果肺有熱,肛門就會收縮;反之,如果肺氣虛弱,肛門就容易脫出。此外,像是腸風痔瘡、長期腹瀉痢疾,或是產婦太早用力,又或者是小孩子哭鬧太過傷到氣,都可能導致脫肛。總之,治療上需要向上灸百會穴,向下灸會陽穴。

(百會穴的詳細說明,請參考中風的相關內容。)

(會陽穴的詳細說明,請參考便血的相關內容。)

7. 痔瘡

古人論痔,有牝、牡、蟲、血之分。其實皆大腸積熱所致。當灸會陽幾壯,庶冀而安。

會陽(見便血。)

白話文:

古人論述痔瘡,有分為雌痔、雄痔、蟲痔、血痔這幾種。其實這些都是大腸積熱所導致的。應該要用艾灸會陽穴幾次,或許可以痊癒。

(會陽穴的說明請參考便血的相關資訊。)

8. 泄瀉

泄瀉有五,乃脾虛、腎虛、濕寒、濕熱、食積也。脾虛則食少便頻,腎虛則五更作瀉,濕寒則便溏溺白,濕熱則下利腸垢,食瀉則吞酸噯腐。在醫家當分而治,在灸家先取天樞,其次會陽之穴。

天樞(見勞傷。)

會陽(見便血。)

白話文:

腹瀉的原因有五種,分別是脾虛、腎虛、濕寒、濕熱和食積。脾虛會導致食慾不佳、排便次數增加;腎虛則會在清晨五更時腹瀉;濕寒會使大便稀溏、小便色白;濕熱會導致腹瀉、排出腸道污垢;食積則會有吞酸、打嗝時帶有腐敗氣味。醫生應當區分不同的原因進行治療,而針灸治療方面,首先應取天樞穴,其次是會陽穴。

(關於天樞穴的詳細說明,請參考勞傷的相關內容。)

(關於會陽穴的詳細說明,請參考便血的相關內容。)

9. 痢疾

古人以赤痢為濕熱,傷於血分;白痢為濕寒,傷於氣分。凡初患赤白痢積者,法當灸其天樞,兼之中脘。如日久不愈,脾腎兩傷者,當灸脾俞,兼之會陽也。

天樞(見勞傷。)

中脘(見喘症。)

脾俞(見痹症。)

會陽(見便血。)

白話文:

古人認為赤痢是濕熱引起的,傷害到血液;白痢是濕寒引起的,傷害到氣。凡是剛開始患上赤痢或白痢且有積滯的人,應該要艾灸天樞穴,同時配合灸中脘穴。如果病程久了還沒有好,導致脾和腎都受損的,就應該要艾灸脾俞穴,同時配合灸會陽穴。

(天樞穴的說明在「勞傷」的章節。)

(中脘穴的說明在「喘症」的章節。)

(脾俞穴的說明在「痹症」的章節。)

(會陽穴的說明在「便血」的章節。)

10. 傷寒

傷寒者,由冬令傷於寒邪,法當辛散。其誤治也,變為結胸,宜灸期門。若婦人經水適來,邪熱入於血室,晝則明瞭,夜則譫語,亦灸期門之穴。若飲水過多腹脹者,灸其中脘。餘熱解不盡者,當灸曲池可也。

期門(見咳嗽。)

中脘(見喘症。)

曲池(見偏風。)

白話文:

傷寒這種病,是因為冬天受到寒邪侵襲所引起的,治療方法應該用辛散的方式來驅散寒邪。如果治療錯誤,病情可能會轉變成結胸,這種情況適合用艾灸期門穴來治療。如果婦女剛好遇到月經來潮,邪熱侵入血室,就會出現白天神智清楚,夜晚則會胡言亂語的症狀,這種情況也適合用艾灸期門穴來治療。如果因為喝太多水而導致腹脹,則適合用艾灸中脘穴來治療。如果還有殘餘的熱邪沒有完全消除,則可以用艾灸曲池穴來治療。

期門穴的詳細介紹請參見「咳嗽」篇。

中脘穴的詳細介紹請參見「喘症」篇。

曲池穴的詳細介紹請參見「偏風」篇。

11. 熱病

經曰:冬傷於寒,春必病溫,至夏為熱病。熱病者,皆傷寒之類也。當用辛涼之劑。設未效者,當灸上脘。若煩悶者,須灸行間。

上脘(見勞傷。)

行間(見屍厥。)

白話文:

《內經》說:「冬天因為受寒邪侵襲,到了春天一定會發生溫病,到了夏天就會變成熱病。所謂的熱病,其實都是屬於傷寒這類疾病。」治療時應當使用辛涼的藥劑。如果沒有效果,就應該用艾灸來灸上脘穴。如果病人覺得心煩悶熱,就必須灸行間穴。

(關於上脘穴的說明,請參照勞傷的相關內容。)

(關於行間穴的說明,請參照屍厥的相關內容。)

12. 瘧疾

瘧疾之病,由夏令先受暑邪,至秋時發為瘧疾。秋風欲入,伏暑欲出,表裡交爭,寒熱成矣。連日發者則淺,隔日發者則深,隔兩日發者則更深矣。諸般瘧疾,法當先灸大椎。痰盛之體,灸其尺澤。日久不已,灸其內庭。按穴灸之,則瘧自遁。

大椎(見勞傷。)

尺澤(見中風。)

內庭(見屍厥。)

白話文:

瘧疾這種病,是因為夏天先受到暑邪的侵襲,到了秋天就會發作成為瘧疾。秋風將要吹來,潛伏的暑邪也將要出來,身體的表面和裡面互相交戰,就會產生發冷發熱的症狀。連續幾天發作的,病情比較輕;隔一天發作的,病情比較深;隔兩天發作的,病情就更深了。各種瘧疾,治療的方法應該先用艾灸灸大椎穴。如果是痰多的體質,就灸尺澤穴。如果病很久都沒好,就灸內庭穴。按照這些穴位進行艾灸,瘧疾就會自己消退。

(大椎穴的說明,請參考勞傷的相關內容。) (尺澤穴的說明,請參考中風的相關內容。) (內庭穴的說明,請參考屍厥的相關內容。)

13. 黃疸

黃疸有五,曰陽黃、陰黃、酒疸、谷疸及女勞疸。其病本皆不離乎濕也。應灸之穴有四,即上脘、肝俞、膽俞、脾俞是也。

上脘(見勞傷。)

肝俞(見眩暈。)

膽俞(見勞傷。)

脾俞(見痹症。)

白話文:

黃疸這種病症有五種分類,分別是陽黃、陰黃、酒疸、穀疸和女勞疸。這些病症的根本原因都與體內濕氣有關。可以艾灸的穴位有四個,分別是上脘穴、肝俞穴、膽俞穴和脾俞穴。

上脘穴(詳細內容請參考勞傷的說明。)

肝俞穴(詳細內容請參考眩暈的說明。)

膽俞穴(詳細內容請參考勞傷的說明。)

脾俞穴(詳細內容請參考痹症的說明。)

14. 癲病

經謂重陰者癲,癲則多喜,若癡若呆,或笑或泣,緣於所謀不遂而致也。當灸身柱一穴。

身柱(見咳嗽。)

白話文:

中醫經典說,體內陰氣過盛的人會罹患癲病,癲病發作時會時常高興,有時像癡呆一樣,有時傻笑,有時哭泣,這通常是因為計畫謀求的事情沒有成功而導致的。這種情況應該要灸身柱這個穴位來治療。

(身柱穴的相關資訊,請參考咳嗽的相關說明。)

15. 癇症

癇症者,忽倒無知,神昏牙閉,角弓反張,抽搐流涎。古人分為五癇,有馬鳴、羊嘶、牛吼、犬吠、豬啼等語,究屬痰涎蓄於經絡也。灸家不須細別,當其初發之時,先灸百會,兼灸上脘。每發每灸,日漸自瘥。

百會(見中風。)

上脘(見勞傷。)

白話文:

癲癇這種病症,發作時會突然昏倒、失去意識,神智不清、牙關緊閉,身體會像弓一樣反張,並且抽搐、流口水。古人將癲癇分為五種,用馬叫、羊叫、牛吼、狗叫、豬叫等聲音來形容,其實都是因為痰液積存在經絡裡造成的。針灸治療不需要仔細區分這些種類,在剛發作的時候,先灸百會穴,同時灸上脘穴。每次發作就灸,症狀就會一天天好轉。

(百會穴的說明,請參見中風相關的內容。)

(上脘穴的說明,請參見勞傷相關的內容。)

16. 癩病

癩病,癘風也,俗稱為大麻風。良由濕勝則生風,風勝則生蟲,所以皮膚脫落,肌肉浮紫,滿軀作癢,狀若蟲行。宜灸曲池可愈。

曲池(見偏風。)

白話文:

癩病,就是癘風,一般俗稱大麻風。這病通常是因為體內濕氣太重導致生風,風邪太盛就會生蟲,所以皮膚會脫落,肌肉浮現紫斑,全身發癢,感覺像有蟲在爬。這種情況可以透過艾灸曲池穴來治療。

(關於曲池穴的位置和相關資訊,請參考偏風的說明。)

17. 疹病

肌發紅點,有若蚊咬者為熱疹,細粒透顯者為風疹,不透出者為隱疹。隱疹宜灸曲池,風疹、熱疹宜乎合谷、環跳。

曲池(見偏風。)

合谷(見偏風。)

環跳(見中風。)

白話文:

皮膚出現紅色點狀,看起來像蚊子咬的,是熱疹;細小的顆粒、顏色比較透亮的,是風疹;不透出來的,是隱疹。隱疹適合用艾灸曲池穴來治療,風疹、熱疹適合用合谷穴、環跳穴來治療。

(曲池穴的相關說明,請參考偏風的章節。)

(合谷穴的相關說明,請參考偏風的章節。)

(環跳穴的相關說明,請參考中風的章節。)

18. 痰疾

痰屬濕,津液所化也。流則為津,行則為液,聚則為痰,上則為涎。其實百病兼痰為多也,灸其上脘,痰自化矣。

上脘(見勞傷。)

白話文:

痰這種東西屬於濕氣,是身體的津液轉化而成的。當津液流動時稱為津,在身體內運行時稱為液,當聚集在一起時就變成痰,如果跑到上面(口、鼻)就變成口水。實際上,很多疾病都伴隨著痰的產生。用艾灸來灸上脘這個穴位,痰就會自然化解。

(關於上脘穴,請參見勞傷相關的說明。)

19. 飲食

胃司納受,脾主消導,一納一消,運行不息。設脾胃衰弱,則失消納之權。若飲食不思,灸其上脘。飲食少減,灸其中脘。飲食不化,灸其下脘,或灸天樞。食不下、欲乾嘔者,宜灸膽俞穴也。

上脘(見勞傷。)

中脘(見喘症。)

下脘(見臌脹。)

天樞(見勞傷。)

膽俞(見勞傷。)

白話文:

胃負責容納食物,脾負責消化和運輸,一個負責接收,一個負責消化,這樣不斷運作。如果脾胃功能衰弱,就會失去消化吸收的功能。如果不想吃東西,就灸上脘穴。如果食量減少,就灸中脘穴。如果吃了東西卻消化不良,就灸下脘穴,或者灸天樞穴。如果吃不下東西,想乾嘔,就應該灸膽俞穴。

(上脘穴的相關說明,請參考勞傷的說明。)

(中脘穴的相關說明,請參考喘症的說明。)

(下脘穴的相關說明,請參考腹脹的說明。)

(天樞穴的相關說明,請參考勞傷的說明。)

(膽俞穴的相關說明,請參考勞傷的說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