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國光

《灸法秘傳》~ 附雷火針法

回本書目錄

附雷火針法

1. 附雷火針法

治一切閃挫、諸骨節痛及寒濕諸氣而畏刺者。方用

沉香,木香,乳香,茵陳,羌活,乾薑,穿山甲(以上各三錢),麝(少許),祁艾(二兩)

以綿紙半尺,先鋪艾、茵於上,次將各藥末摻上,卷極緊,收用。

按定痛穴,筆點記,外用紙六七層隔穴。將卷取太陽真火,用圓珠、火鏡皆可燃紅(用燈燭燒燃亦可),按穴上,良久取起,剪去灰,再燒再按,九次即愈。

灸一次,唸咒一遍。先燃火在手,唸咒曰:

雷霆官將,火德星君,藥奏奇功,方得三界六腑之神,針藏烈焰,煉成於仙都九轉之門,蠲除痛患,掃蕩妖氛,吾奉南斗六星、太上老君,急急如律令。

咒畢,即以雷火針按穴灸之。

此乃孫真人所制,流傳至今,頗為靈驗。製藥時,毋令婦女、雞、犬見。其方載《針灸大全》。

又按《御纂醫家金鑑》,有雷火神針方,藥只三味。歌曰:

雷火神針攻寒濕,附骨疽痛針之宜,丁麝二香共祁艾,燃針痛處功效奇。

景岳新方因陣內亦有二方,註明治風寒濕毒之氣留滯經絡,而為痛為腫,不能散者。其一於五月五日,取東引桃枝玄皮,長一二寸,兩頭削如雞子尖,向燈上燃著,隨子患處隔紙數層,以針按灸。一則方法藥味與太乙神針相同,惟多白芷一味。蓋命名雖異,而治病則有同功焉。

白話文:

此方法能治療所有跌打損傷、各種關節疼痛,以及因寒濕引起的各種病症,且適用於害怕針刺的人。

藥方組成:沉香、木香、乳香、茵陳、羌活、乾薑、穿山甲(以上各三錢)、麝香(少許)、祁艾(二兩)。

製作方法:取半尺長的棉紙,先鋪上艾草和茵陳,再將其他藥材磨成粉摻在上面,捲緊後備用。

使用方法:找到疼痛的穴位,用筆點記號,在穴位外隔著六七層紙。用太陽光或火鏡聚光燃紅藥捲(用燈燭點燃也可以),按在穴位上,過一會兒取起,剪掉灰燼,再燒再按,重複九次即可見效。

每次灸時,唸誦咒語一遍。先點燃火在手上,唸咒語說:「雷霆官將、火德星君,藥效能發揮神奇的功效,能通達三界六腑的神靈,針藏著強烈的火焰,在仙都九轉之門煉成,能消除疼痛,掃蕩妖魔鬼怪。我奉南斗六星和太上老君的旨意,急急如律令。」

唸完咒語,立即用雷火針按穴位灸。

這個方法是孫真人所創,流傳至今,非常靈驗。製作藥物時,不要讓婦女、雞、狗看到。這個藥方記載在《針灸大全》中。

《御纂醫家金鑑》中,也有雷火神針的藥方,藥材只有三種。歌訣說:「雷火神針能治療寒濕,對於附骨疽引起的疼痛也適用,丁香、麝香和祁艾,點燃後在疼痛處使用,效果神奇。」

張景岳的新方中,也有兩個類似的藥方,註明能治療風寒濕毒之氣停留在經絡,引起疼痛或腫脹,無法消散的情況。其中一個藥方是在五月五日,取向東生長的桃枝上的表皮,長一二寸,兩頭削成雞蛋尖,在燈上點燃,隔著數層紙在患處按灸。另一個藥方與太乙神針的藥方相同,只是多了白芷這一味藥。雖然名稱不同,但治療疾病的效果是相同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