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灸法秘傳》~ 應灸七十症 (1)
應灸七十症 (1)
1. 中風
中風者,卒然中倒,人事無知,口眼喎斜是也。方書有中經、中絡、中臟、中腑之分。醫之乏效者,必須用灸。或未經療治者,急灸無妨。當其初中之時,先灸百會,或灸尺澤。如口噤者,灸風池。左癱右瘓者,灸風市。如兩額暴痛,口眼歪斜,牙關緊閉,失音不語,灸客主人。如因痰而中者,灸環跳穴可也。
白話文:
中風患者,突然倒下,失去知覺,口眼歪斜。中醫古籍中將中風分為中經、中絡、中臟、中腑四種類別。如果治療效果不佳,必須使用灸法。或未經治療者,緊急灸治無妨。在中風初期,首先灸百會穴,或灸尺澤穴。如果口齒緊閉,灸風池穴。左側癱瘓右側麻痺,灸風市穴。如果兩額劇烈疼痛,口眼歪斜,牙關緊閉,失聲不語,灸客主人穴。如果是因痰而導致中風,可以灸環跳穴。
百會穴(從鼻直上入髮際五令,旋毛陷中,可容指處。《醫宗金鑑》云:直上耳尖頂陷中是也。)
尺澤穴(肘中動脈處,即肘彎內橫紋當中,屈肘紋見,《金鑑》云:屈肘橫紋筋骨罅中。)
風市穴(端立,垂手於股外,中指尖到處。)
客主人(兩耳前骨工宛中間,開口即穴處。)
白話文:
百會穴位於頭頂正中,從鼻尖直上,穿過髮際,約五個手指寬,在旋毛陷中,可容納一個手指的地方。《醫宗金鑑》記載:百會穴也位於頭頂,與耳尖頂端連線的中心點凹陷處。
尺澤穴位於肘部內側,動脈搏動處,也就是肘彎內橫紋的正中間,屈肘時紋路顯現。《金鑑》記載:尺澤穴位於屈肘橫紋處,筋骨之間的縫隙中。
風市穴位於大腿外側,站立時,垂手於股外,中指尖所指的地方。
客主人穴位於兩耳前方的骨骼交匯處,嘴巴張開時,穴位便會顯露出來。
環跳穴(在髀樞中,側臥,屈上足、伸下足取之。大腿曰股,股上曰髀,楗骨之下、大腿之上、兩骨合縫之所曰髀樞,當環跳穴處。)
風池穴(在耳後陷中,按之引耳內。)
白話文:
環跳穴:位於臀部,在髀樞的中間。側臥,屈上腿、伸下腿來取穴。大腿叫股,股的上面叫髀,在骨頭之下、大腿之上、兩塊骨頭接縫的地方叫髀樞,此處就是環跳穴所在的位置。
2. 屍厥
《金鑑》云:屍厥者,類中風之稱也。謂其形厥而氣不厥,口鼻無氣,狀類死屍,而脈自動也。延醫不及,急宜灸大敦穴。倘有四肢厥冷,宜灸內庭,又灸行間,不可誤也。
白話文:
《金鑑》上說:屍厥,類似中風的名稱。說的是這樣一種情況:人的身體厥冷,但氣息未絕,只是口鼻沒有了呼吸,狀態很像死人,但脈搏還在跳動。找不來醫生,應急處理措施是灸大敦穴。若是有四肢厥冷的症狀,可以灸內庭穴,再灸行間穴,可不要弄錯了。
大敦穴(足大指端,去爪韭菜許毛中《金鑑》云:外側聚毛中。)
內庭穴(足大指內,次指本節前歧骨外間陷中。)
行間(足大指次指歧骨縫間動脈應手陷中。)
白話文:
大敦穴(位於腳的大拇趾末端,靠近指甲邊緣,在《金鑑》中提到:在外側毛髮聚集的地方。)
內庭穴(位於腳的大拇趾內側,第二個腳趾根部前的骨頭間向外側凹陷處。)
行間(位於腳的大拇趾和第二個腳趾之間的骨縫中,可以摸到脈動的地方,稍微往下的凹陷處。)
3. 偏風
偏風者,或左肢不遂,或右肢不遂。在左者為癱,血虛也。右者為瘓,氣虛也。左癱右瘓者,氣血兩虛也。總宜先灸百會,次灸合谷。如一偏疼痛,手臂不仁,拘攣難伸,灸手之裡,兼灸腕骨。倘痛甚不能提物,灸肩髃。兩手攣痛,臂細無力,灸曲池。半身不遂,灸環跳。按穴灸之,自然卻病。
白話文:
偏癱者,或是左側肢體不能活動,或是右側肢體不能活動。在左側的稱為癱瘓,是血虛所致。在右側的稱為麻痺,是氣虛所致。左側癱瘓右側麻痺的,是氣血兩虛所致。總的治療方法是先灸百會穴,然後灸合谷穴。如果有一側疼痛,手臂沒有知覺,屈伸困難,就灸手部的內側,兼灸腕骨。如果疼痛嚴重,不能提物,就灸肩髃穴。兩手攣痛,臂部細小無力,就灸曲池穴。半身不遂,就灸環跳穴。按穴灸之,自然可以治癒疾病。
百會穴(見中風。)
合谷(大指次指歧骨間陷中,即虎口,兩叉骨縫中。)
手三里(曲池下二寸銳骨端,按之肉起。)
腕骨(手外側腕前起骨下陷中,即小指直上處。)
肩髃(肩端兩骨間。)
曲池(屈手按胸,肘彎橫紋尖盡處)
環跳(見中風。)
白話文:
百會穴和環跳穴可以治療中風。合谷穴位於大拇指和食指之間的虎口處,兩根骨頭縫隙的凹陷中。手三里穴在曲池穴下方兩寸,骨頭尖端的地方,按壓時會有肉隆起。腕骨穴位於手腕外側,小指直上處的骨頭凹陷中。肩髃穴位於肩膀兩根骨頭之間。曲池穴位於手臂彎曲時,肘部橫紋末端。
4. 眩暈
眩,目花也。暈,頭昏也。其病之因有五:一曰無痰不眩,一曰無火不暈,一曰木動生風,一曰水不涵木,一曰土虛木搖是也。醫者莫分,藥多罔效,灸神庭穴,自獲安全。若未中機,再灸肝俞必驗。
神庭(從鼻上直入髮際五分,即眉心上三寸五分。)
肝俞(八節下,各開二寸。)
白話文:
眩暈,是指眼睛發花,頭腦昏沉的症狀。造成眩暈的病因有五種:一是沒有痰涎就不會眩暈,二是沒有火熱就不會頭昏,三是肝木過度活動,就會產生風氣,四是腎水不足,不能涵養肝木,五是脾土虛弱,肝木失去約束而搖動。醫生如果不分清眩暈的病因,亂用藥物,往往收效甚微。這時,在神庭穴施灸,就能獲得明顯療效,如果收效不佳,再在肝俞穴施灸,一定會有效。
5. 痿症
經曰:肺熱葉焦發為痿躄,痿躄者,足軟而不能步也。其症有五,不可不明。蓋痿躄屬肺,脈痿屬心,筋痿屬肝,肉痿屬脾,骨痿屬腎也。總當先灸足三里,甚則灸三陰。灸法得宜,較湯散為勝也。
白話文:
經書上說:肺熱葉焦發為痿廢,痿廢是指腳軟而不能行。其症狀有五種,不可不明瞭。蓋痿廢屬肺,脈痿屬心,筋痿屬肝,肉痿屬脾,骨痿屬腎。總的來說,應該先灸足三里,嚴重的話就灸三陰。灸法得當,較湯藥散劑為勝。
足三里(膝下三寸,䯒外廉,以手掌按膝頭中指到處,股外旁也。膝蓋骨下三寸,在䯒骨外廉兩筋肉分宛宛中,平坐垂足,取之在背,《金鑑》作大筋肉。)
三陰(足內踝上三寸,大骨下陷中。)
白話文:
足三里穴位於膝蓋骨下三寸,腓骨外側的邊緣,以手掌按壓膝蓋骨,中指指尖所到達的地方。膝蓋骨下方三寸,在外側腓骨外緣的兩條肌肉分開的地方,平坐垂足,用背部取穴,《金鑑》上寫著大腿外側大肌肉。
6. 痹症
痹者,即俗稱為風氣也,症由風寒濕之氣雜合為病。益風勝為行痹,寒勝為痛痹,濕勝為著痹,往往蔓延不愈。倘三氣痹痛,灸環跳,兼灸脾俞、腎俞。足痹不仁,灸腰俞。如手臂作痛,不能提舉,灸尺澤。兩腿麻木,不能步履,灸風市。按圖而灸,庶乎肢體自若耳。
白話文:
痹症,就是俗稱的風氣,症狀是由風寒濕三種氣一起造成的疾病。其中,風勝則為行痹,寒勝則為痛痹,濕勝則為著痹,往往蔓延不癒。如果三種氣都引起痹痛,就灸環跳穴,同時灸脾俞穴和腎俞穴。足痹不仁,就灸腰俞穴。如果手臂疼痛,不能提舉,就灸尺澤穴。兩腿麻木,不能行走,就灸風市穴。按照圖上的穴位來灸,就可以讓肢體恢復正常。
環跳(見中風。)
脾俞(十脊骨下,各開二寸。)
腎俞(十三脊下,各開二寸,亦有一寸半。《金鑑》云:與臍平。)
腰俞(尾尻骨節上窔間。)
尺澤、風市(皆見中風。)
白話文:
環跳(見於中風症狀。)
脾俞(位於第十胸椎棘突下,向兩側各開兩寸的位置。)
腎俞(位於第十四胸椎棘突下,向兩側各開兩寸的位置,也有說是開一寸半。《醫宗金鑑》記載:與肚臍水平。)
腰俞(在尾骨尖端上緣的凹陷處。)
尺澤、風市(均見於中風症狀。)
7. 勞傷
五勞者,煩冗勞心,謀慮勞肝,過思勞脾,過憂勞肺,色欲勞損。七傷者,久視傷血,久行傷筋,久坐傷肉,久臥傷氣,久立傷骨,房勞思慮傷心腎也。至於骨蒸勞熱,藥石乏效者,先灸大椎,並灸膽俞。久嗽勞熱者,灸肺俞。久虛不食者,灸上脘。真氣虛弱者,灸氣海。男子血損者,灸天樞。
白話文:
五勞:指過度煩勞、操心、憂慮、思慮、色慾等,導致臟腑功能失調。七傷:是指過度使用眼睛、行走、坐臥、房事、思慮等,導致臟腑機能受損。骨蒸勞熱:是指骨髓空虛,蒸發上熱,導致發熱、盜汗、消瘦等症狀。藥石乏效者:是指用藥物和針灸等治療方法無效的患者。大椎穴:位於頸椎第七節棘突下,是督脈的要穴,有疏通經絡、清熱解毒的作用。膽俞穴:位於背部,第九胸椎棘突旁開2寸,是膽經的俞穴,有清熱利膽、疏肝解鬱的作用。肺俞穴:位於背部,第三胸椎棘突旁開2寸,是肺經的俞穴,有宣肺止咳、平喘化痰的作用。上脘穴:位於腹部,前正中線上,肚臍上4寸,是胃經的募穴,有健脾益氣、和胃止痛的作用。氣海穴:位於腹部,前正中線上,肚臍下1.5寸,是任脈的要穴,有補益元氣、培補腎陽的作用。天樞穴:位於腹部,臍旁2寸,是胃經的募穴,有健脾益氣、理氣止痛的作用。
女子陰虛,灸足三里。凡有一切虛損勞瘵,及至形神大憊,惟灸膏肓穴,可冀挽回,否則無救矣。
大椎(三節頸項下,第一脊骨上間。)
膽俞(第九脊下,各開二寸。《金鑑》云:各俞皆去脊中二寸,故不從寸半之說。)
肺俞(三椎骨下,兩旁各開一寸五分。《金鑑》云:以手搭肩,左取右,右取左,當中指末處。)
上脘(臍上五寸。)
氣海(臍下一寸五分。)
天樞(臍兩旁,各開二寸許陷中。)
足三里(見痿症。)
白話文:
女性陰虛,可以灸足三里穴位。凡是一切虛損勞瘵,以及身體和精神極度虛弱,只有灸膏肓穴,才能期望挽回,否則就無救了。
大椎穴位於三節頸項下,第一脊骨上間。
膽俞穴位於第九脊骨下,各向兩邊開二寸。
肺俞穴位於第三椎骨下,兩旁各開一寸五分。
上脘穴位於肚臍上五寸。
氣海穴位於肚臍下一寸五分。
天樞穴位於肚臍兩旁,各向兩邊開二寸許的凹陷處。
足三里穴的位置,詳見痿症。
膏肓(四椎骨下,兩旁各開三寸五分,《金鑑》云:正坐曲脊,從髀骨上角,摸索至髀骨下頭,其間當有四肋三間。按其中一間空處,是其穴也。)
白話文:
膏肓穴(位於第四椎骨的下方,兩邊各開三寸五分。《金鑑》中說:端正地坐著,彎曲脊椎,從大腿骨上端摸索到大腿骨下端,其間應該有四個肋骨間隙。按壓其中一個空曠的地方,就是膏肓穴。)
8. 咳嗽
先賢論咳嗽,以有聲為咳,有痰為嗽,有聲有痰為咳嗽。其初起多因於風寒,延久多成於虛損。若咳甚欲吐,灸身柱。因痰而嗽,灸足三里。氣促咳逆,覺從左升,易於動怒者,灸肝俞。咳嗽見血者,灸肺俞,或灸行間。吐膿者,灸期門。日久成勞者,灸膏肓弗誤。
白話文:
-
先賢們在討論咳嗽時,認為乾咳有聲音的稱為咳嗽,有痰的稱為咳痰,有聲音又有痰的稱為咳嗽。
-
咳嗽初期多由於風寒所引起,時間久了多由虛損所導致。
-
如果咳嗽嚴重到想要嘔吐,可以灸身柱穴。
-
由於痰而咳,可以灸足三里穴。
-
氣急、咳嗽逆上,感覺從左邊上升,容易發怒的人,可以灸肝俞穴。
-
咳嗽出現血痰者,可以灸肺俞穴,或灸行間穴。
-
吐膿的人,可以灸期門穴。
-
由於久病而導致疲勞的人,可以灸膏肓穴沒有錯。
身柱(大椎穴下三節骨下間,按其窔中。)
足三里(見痿症。)
肝俞(見眩暈。)
肺俞(見勞傷。)
行間(見屍厥。)
期門(兩乳下,第二肋骨端。)
膏肓(見勞傷。)
白話文:
身柱(在大椎穴下面第三節脊椎骨下方的凹陷處。)
足三里(見於痿症。)
肝俞(見於眩暈。)
肺俞(見於勞損。)
行間(見於屍厥。)
期門(位於兩乳下方,第二肋骨的末端。)
膏肓(見於勞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