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erb Formula Database
中醫古籍記載主治「多涎」的中藥方劑清單與原文
多涎是中醫的一個病症,指的是患者的唾液分泌過多。多涎在中醫上有不同的分類,根據不同的分類,其治療方法也有所不同。
1. 生理性多涎
生理性多涎是指在正常情況下,唾液分泌過多的現象。這種情況通常發生在吃飯、喝水、刷牙、看美食等會刺激唾液分泌的情況下。生理性多涎通常不需要治療,只要避免刺激唾液分泌的因素即可。
2. 病理性多涎
病理性多涎是指在疾病的影響下,唾液分泌過多的現象。這種情況通常發生在以下疾病中:
- 糖尿病
- 甲狀腺功能亢進
- 帕金森氏病
- 多汗症
- 口腔炎
- 牙周炎
- 鼻炎
- 咽炎
- 扁桃體炎
- 中耳炎
- 神經官能症
- 精神分裂症
病理性多涎的治療方法需要根據不同的疾病而定。
3. 中醫治療多涎
中醫認為,多涎是由於脾胃虛弱、肝膽火旺、痰濕內阻等原因引起的。治療多涎,可以根據不同的病因,採用不同的中醫治療方法。
- 脾胃虛弱型多涎:可以使用健脾益胃、生津止渴的藥物,如人參、白朮、茯苓、甘草等。
- 肝膽火旺型多涎:可以使用清肝瀉火、養陰潤燥的藥物,如黃連、黃芩、梔子、丹皮、生地、麥冬等。
- 痰濕內阻型多涎:可以使用化痰祛濕、健脾益胃的藥物,如陳皮、半夏、茯苓、白朮、甘草等。
中醫治療多涎,需要根據患者的具體病情,辨證施治,才能取得良好的療效。相關中藥方劑清單與古籍原文如下:
相關中藥方劑清單
炙甘草湯
- 1.《成方切用》:「吐涎沫而不咳不渴,必遺尿,小便數,以上虛不能制下,此肺中冷也。必眩,多涎唾,用炙甘草乾薑湯以溫之。肺痿涎唾多,心中溫溫液液者,用炙甘草湯,此補虛勞也。與補陰虛火熱不同,故肺痿有寒熱之異。)」
甘草乾薑湯
- 1.《成方切用》:「吐涎沫而不咳不渴,必遺尿,小便數,以上虛不能制下,此肺中冷也。必眩,多涎唾,用炙甘草乾薑湯以溫之。肺痿涎唾多,心中溫溫液液者,用炙甘草湯,此補虛勞也。與補陰虛火熱不同,故肺痿有寒熱之異。)」
- 2.《金匱方歌括》:「治肺痿吐涎沫而不咳者。其人不渴。必遺尿。小便數。所以然者。以上虛不能制下故也。此為肺中冷。必眩。多涎唾。以此方溫之。若服湯已渴者。屬消渴。」
- 3.《醫門法律》:「_論《金匱》甘草乾薑湯_,法云:肺痿吐涎沫而不咳者,其人不渴,必遺尿,小便數。所以然者,以上虛不能制下故也。此為肺中冷,必眩、多涎唾,用甘草乾薑湯以溫之。若服湯已,渴者屬消渴。」
- 4.《脈經》:「所以然者,以上虛不能制下也,此為肺中冷,必眩,多涎唾,甘草乾薑湯以溫其臟。師曰:肺痿咳唾,咽燥欲飲水者,自愈。自張口者,短氣也。咳而口中自有津液,舌上苔滑,此為浮寒,非肺痿也。」
- 5.《醫燈續焰》:「熱之所過,血為之凝滯。蓄結癰膿,吐如米粥。始萌可救,膿成則死。又云:肺痿吐涎沫而不咳者,其人不渴,必遺尿、小便數。所以然者,以上虛不能制下故也。此為肺中冷,必眩,多涎唾,甘草乾薑湯以溫之。若服湯已,渴者,屬消渴。又云:肺癰喘不得臥,葶藶大棗瀉肺湯主之。」
▼ 展開更多
黃耆建中湯
- 1.《經方實驗錄》:「初診,經停九月,咳嗆四月,屢醫未效。刻診脈象虛數,舌苔薄膩,每日上午盜汗淋漓,頭暈,心悸,胸悶,脅痛,腹痛喜按,食少喜嘔,夜寐不安,咳則並多涎沫。證延已久,自屬纏綿。擬先治其盜汗,得效再議。」
香砂六君子湯
- 1.《大方脈》:「治口舌腫痛,先服涼藥,熱退色淡,延久不愈,火不歸原也,服七味地黃湯。口內似無皮,時痛時止,喜飲熱者,外虛熱而內真寒也,服八味地黃丸。口瘡日久,氣血兩虛,無根之火上炎,服涼藥而轉痛者,用十全大補湯。若胃弱,痰盛滑白,多涎,痛久不愈,服香砂六君子湯(俱見補養門)。」
至寶丹
- 1.《蘇沈良方》:「上丸如皂角子大,人參湯下一丸,小兒量減。舊說主疾甚多,大體專療心熱血凝,心膽虛弱,喜驚多涎,眠中驚魘,小兒驚熱,女子憂勞,血滯血厥,產後心虛怔忪尤效,血病生薑小便化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