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erb Formula Database
中醫古籍記載主治「氣淋」的中藥方劑清單與原文
氣淋是中醫古代疾病的一種,主要的症狀是氣逆上衝,導致胸悶、氣短、心悸、頭暈等。
氣淋的病因主要有兩方面:一是外感風寒,導致肺氣不宣,上逆於心;二是情志不遂,肝氣鬱結,橫逆犯心。
氣淋的治療方法主要以疏肝理氣、降逆止嘔為主。常用的中藥有柴胡、白芍、枳實、香附、陳皮等。
氣淋的預防方法主要包括以下幾點:
- 保持心情舒暢,避免情緒激動。
- 注意飲食調理,少吃辛辣刺激、油膩生冷的食物。
- 適當運動,增強體質。
- 每年定期進行體檢,早期發現、早期治療。
氣淋是中醫古代疾病,雖然現在已經很少見了,但我們仍然要了解它的相關知識,以便在出現相關症狀時,能夠及時就醫,避免病情加重。相關中藥方劑清單與古籍原文如下:
相關中藥方劑清單
四物湯
- 1.《蒼生司命》:「_四物湯_(見中風),治血氣淋秘。」
補中益氣湯
- 1.《醫方簡義》:「並治氣淋勞淋。」
養心湯
- 1.《醫方簡義》:「治勞淋氣淋二症。」
萆薢分清飲
- 1.《凌臨靈方》:「如氣淋者宜萆薢分清飲。」
沉香散
- 1.《醫燈續焰》:「_沉香散_,治氣淋。多因五內鬱結,氣不舒行,陰滯於陽,而致壅滯,小腹脹滿,便尿不通,大便分泄,小便方利。」
- 2.《三因極一病證方論》:「治氣淋。多因五內鬱結,氣不得舒,陰滯於陽,而致壅閉,小腹脹滿,使溺不通,大便分泄,小便方利。」
- 3.《古今醫統大全》:「_沉香散_,治氣淋臍下妨悶,痛不可忍。」
- 4.《活人事證方後集》:「_沉香散_,治氣淋。多因五內鬱結,氣不得舒,陰滯於陽,而致壅閉。小腹脹滿,使溺不通,大氣分泄,小便方利。」
- 5.《類編朱氏集驗醫方》:「_沉香散_,治氣淋,多因五內鬱結,氣不舒行,陰滯於陽,而致壅滯,小腹脹滿,便溺不通,大氣分泄,小便不利。」
▼ 展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