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信甫

《活人事證方後集》~ 卷之八 (3)

回本書目錄

卷之八 (3)

1. 霍亂門

四逆湯,治霍亂吐瀉,手足厥冷,或咳或悸,內寒外熱,下利清穀,四肢沉重。

甘草(一兩),乾薑(三分),熟附(三分)

上㕮咀,每服四錢,水一盞半,煎六分,去滓,溫服。

感應圓,治霍亂吐瀉,大便頻並,後重遲澀,虛中積冷,氣弱有傷,停積胃脘,不能傳化。或因氣傷冷,因飢飽食,飲酒過多,心下堅滿,兩脅脹痛,心腹大疼。

高殿前家方。

新揀丁香(一兩半),南木香(去蘆頭,秤一兩半),肉豆蔻(去粗皮,用滑仁子二十個),巴豆(七十個,去皮、心、膜,研細,出盡油如粉),百草霜(用村莊家鍋底上刮,細研二兩),川乾薑(炮裂,秤一兩),杏仁(揀肥者,去雙仁者,一百上十個,去尖,湯浸一宿,去皮,別研極爛如膏),

上七味除巴豆粉、百草霜、杏仁三味外,餘四味搗為細末,與前三味同拌,研令細,用好蠟匱和,先將蠟六兩熔化作汁,以重綿濾去滓,更以好酒一升,於銀石器內煮,蠟熔滾數沸,傾出。候酒冷,其蠟自浮於上,取蠟秤,用圓。春夏修合,用清油一兩,於銚內熬,令末散香熟。

次下酒煮蠟四兩,同化作汁,就鍋內乘熱拌和前項藥末。秋冬修合,清油一兩半,同煎煮熱作汁,和匱藥末成劑,分作小鋌子,以油單子裹之,旋圓服餌。

白話文:

四逆湯,治療霍亂引起的嘔吐、腹瀉,手腳冰冷,或者咳嗽、心悸,體內寒冷而體表發熱,腹瀉排出未消化食物,四肢感覺沉重。

藥材組成:甘草(30克),乾薑(9克),熟附子(9克)

服用方法:將以上藥材切碎,每次取12克,加水約300毫升,煎煮至剩約180毫升,去除藥渣,溫服。

感應圓,治療霍亂引起的嘔吐、腹瀉,頻繁腹瀉且有便意卻難以排出,腹部空虛卻有寒冷積聚,氣虛有傷,食物停滯在胃部,難以消化。或者因為感受寒氣,或者因為飢餓或暴飲暴食,飲酒過多,導致心下脹滿,兩側脅肋脹痛,心腹劇烈疼痛。

此方為高殿前家的秘方。

藥材組成:精選丁香(45克),南木香(去蘆頭,45克),肉豆蔻(去粗皮,取滑仁,20個),巴豆(70個,去皮、心、膜,研磨成細粉,去除油脂),百草霜(取用農村鍋底刮下的黑灰,研磨成細粉,60克),川乾薑(炮製後裂開,30克),杏仁(選用飽滿的,去除雙仁的,110個,去尖,用熱水浸泡過夜,去皮,另外研磨成膏狀)

製作方法:將以上七味藥材,除去巴豆粉、百草霜、杏仁膏三味,其餘四味研磨成細末,再與前三味一同混合,研磨細緻,用好蠟調和。先將蠟180克熔化成液體,用細棉布過濾去除雜質,再用好酒約300毫升,在銀器或石器中煮沸,等蠟熔化沸騰數次後倒出。待酒冷卻,蠟會浮在上面,取出蠟稱重。春夏季製作時,用清油約30克,在鍋中熬煮,使藥末散發香味,熬熟。

接著加入用酒煮熔化的蠟約120克,一同化為液體,趁熱在鍋中拌入之前的藥末。秋冬季製作時,用清油約45克一同煎煮至熱,使其成為液體,與藥末調和成劑,分成小藥丸,用油紙包裹,搓圓服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