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erb Formula Database
中醫古籍記載主治「口疳」的中藥方劑清單與原文
口疳,又稱鵝口瘡,是一種發生在口腔黏膜的急性炎症性疾病。多見於嬰幼兒,以6個月以下的嬰兒為多見。主要表現為口腔黏膜出現白色斑點或小丘疹,表面覆蓋一層白色奶酪樣物質,不易擦去,周圍黏膜紅腫,有時伴有疼痛、流涎、拒食等症狀。
口疳的病因主要與以下因素有關:
- 營養不良:嬰幼兒由於消化功能尚未發育完善,如果長期營養不良,就會導致抵抗力下降,容易發生口疳。
- 口腔衛生不良:如果嬰幼兒不注意口腔衛生,就會導致口腔內細菌滋生,從而引起口疳。
- 接觸感染:如果嬰幼兒接觸了患有口疳的患者,就可能會通過口腔直接接觸的方式感染口疳。
口疳的治療以清熱解毒、消炎止痛為主。常用中藥有金銀花、蒲公英、板藍根、大青葉、黃連、黃芩、赤芍、甘草等。外用可用鮮馬齒莧葉搗爛敷於患處,或用3%雙氧水塗抹患處。
口疳是一種常見的兒科疾病,但如果治療不及時,可能會引起嚴重的併發症,如肺炎、敗血症等。因此,家長在發現孩子有口疳的症狀時,應及早帶孩子到醫院就診,以免耽誤病情。相關中藥方劑清單與古籍原文如下:
相關中藥方劑清單
三黃湯
- 1.《祖劑》:「海藏云:伊尹三黃湯無黃芩,後人脫落之也。丸服,名金花丸,又名三黃丸,治脾熱口疳,口氣黃疸,吐血消渴,羸瘦,胃熱消穀,易飢,飲食不為肌肉。」
玉女煎
- 1.《瘍科心得集》:「(景岳),玉女煎,治水虧火盛,少陰不足,陽明有餘,口疳碎腐。」
黃連解毒湯
- 1.《續名醫類案》:「議者謂寒涼太過。曰:如過盪滌傷胃,則氣血乏本,漿何由得?至十日,正面有回意,仍不思食,乃用大黃、石膏各一兩,生地兩半,黃連、山楂四錢,佐以牛蒡、荊芥、甘草。十二日,胃忽開,神爽熱和。十五日,諸症悉愈,痂如松皮。彼又口疳,齒牙既落,又服牛黃、朱末,並黃連解毒湯十餘劑,漸愈。」
- 2.《雜病源流犀燭》:「又有暑瘡者,周身發泡,如碗如杯,如桃如李,光亮脆薄,中有臭水,由濕熱之水泛於皮膚也(宜黃連香茹飲、黃連解毒湯),甚者內實便閉,口疳臭穢,外以鮮荷花瓣貼之,中藥周時可平(宜涼膈散或承氣湯)。以上種種皆暑病之兼及者也,要之,暑病所由之經,固屬太陽,亦有由陽明者。」
- 3.《沈氏尊生書》:「由濕熱之水泛於皮膚也(宜黃連香茹飲、黃連解毒湯),甚者內實便閉,口疳臭穢,」
涼膈散
- 1.《感症寶筏》:「盛暑之時,有遍身發疤,如碗如杯、如李如桃、晶瑩脆薄、中含臭水,此濕熱之水泛於肌表也,黃連、香薷、解毒湯之類。若口疳臭穢,涼膈散效。外用鮮蓮花瓣貼瘡上,一周時平復。」
- 2.《雜病源流犀燭》:「又有暑瘡者,周身發泡,如碗如杯,如桃如李,光亮脆薄,中有臭水,由濕熱之水泛於皮膚也(宜黃連香茹飲、黃連解毒湯),甚者內實便閉,口疳臭穢,外以鮮荷花瓣貼之,中藥周時可平(宜涼膈散或承氣湯)。以上種種皆暑病之兼及者也,要之,暑病所由之經,固屬太陽,亦有由陽明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