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erb Formula Database
中醫古籍記載主治「癖積」的中藥方劑清單與原文
癖積是中醫古籍中記載的一種疾病,主要表現為胸脅脹滿、噯氣、食少、便溏等症狀。中醫認為,癖積的病因主要是飲食不節、情志不遂、勞倦過度等,導致脾胃功能失調,水濕停聚、痰濁內生,最終形成癖積。
癖積的臨床表現主要有以下幾個方面:
- 胸脅脹滿:患者常常感到胸部和脅肋部脹滿不適,有時還會伴有疼痛。
- 噯氣:患者常常會出現噯氣、打嗝的症狀。
- 食少:患者食慾不振,吃一點就飽,甚至不想吃飯。
- 便溏:患者大便不成形,常常是稀溏。
癖積的治療以健脾和胃、化痰散結為主。常用的中藥有白朮、茯苓、陳皮、半夏、甘草等。
此外,患者還可以通過飲食調理來改善症狀。飲食宜清淡、易消化,少吃油膩、辛辣、刺激性食物。可以多吃一些富含膳食纖維的食物,如蔬菜、水果等,以促進腸道蠕動,改善便秘。
癖積是中醫古籍中記載的一種疾病,雖然現在已經很少見了,但我們仍然可以通過中醫的理論和方法來進行治療和調理。如果出現了相關症狀,建議及時到醫院就診,以免延誤病情。相關中藥方劑清單與古籍原文如下:
相關中藥方劑清單
參苓白朮散
- 1.《証治準繩‧幼科》:「_柴胡加桂湯_(見傷寒),_當歸散_(見痢),_烏犀丸_,_水晶丹_(並見癖積),_勻氣散_(見腹痛),_參苓白朮散_(見泄瀉)」
當歸散
- 1.《証治準繩‧幼科》:「_柴胡加桂湯_(見傷寒),_當歸散_(見痢),_烏犀丸_,_水晶丹_(並見癖積),_勻氣散_(見腹痛),_參苓白朮散_(見泄瀉)」
加味逍遙散
- 1.《未刻本葉氏醫案》:「絡痹。右脅癖積。脈澀。法宜通泄。」
還少丹
- 1.《未刻本葉氏醫案》:「癖積便血。此飢飽傷及脾胃所致。」
四磨湯
- 1.《沈氏尊生書》:「)凝滯下焦則為疝瘕腰痛(宜四磨湯、木香檳榔丸,)凝滯於內則為癖積疼痛(宜化積丸、」
保和丸
- 1.《古今醫統大全》:「_直指保和丸_,治小兒癖積熱。(方見脾胃門。)」
導痰湯
- 1.《古今名醫匯粹》:「戴院使曰:有飲癖積成塊,在腹脅之間,類積聚,用破塊藥多不效,此當行其飲,宜導痰湯。何以知其為飲?其人先曾病瘥,口吐涎沫、清水,或素來多痰者是也。又多飲人結成酒癖,腹脅積塊,脹急疼痛,或全身腫滿,肌黃少食,宜十味大七氣湯,紅花酒煎服。」
- 2.《古今名醫彙粹》:「戴院使曰:有飲癖積成塊,在腹脅之間,類積聚,用破塊藥多不效,此當行其飲,宜導痰湯。何以知其為飲?其人先曾病瘥,口吐涎沫、清水,或素來多痰者是也。又多飲人結成酒癖,腹脅積塊,脹急疼痛,或全身腫滿,肌黃少食,宜十味大七氣湯,紅花酒煎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