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幼科証治準繩》~ 集之二·肝臟部 (42)
集之二·肝臟部 (42)
1. 驚悸
上,每服五錢,姜水煎。
酸棗仁丸,治膽氣實熱,不得睡臥,神志不安,驚悸怔忡。
茯神(去木),酸棗仁(炒),遠志(去心),柏子仁(炒),防風(各一兩),枳殼(麩炒),生地黃(杵膏。各半兩),青竹茹(二錢五分)
上為末,蜜丸梧子大。每服七八十丸,滾湯下。
定志丸,治心神虛怯,所患同前,或語言鬼怪,喜笑驚悸。
人參,茯苓(各一兩五錢),菖蒲,遠志(去心。各一兩)
上為末,蜜丸如梧子大。每服七八十丸,滾湯下。
《治要》茯苓散,治心經實熱,口乾煩渴,眠臥不得,心神恍惚。
茯神,麥門冬(各一兩半),通草,升麻(各一兩二錢半),紫菀,桂心(各七錢五分),知母(一兩),大棗(十二枚),淡竹茹(五錢),赤石脂(一兩七錢五分)
上,每服一兩,水煎。
朱雀丸,治心病怔忡不止。
白茯苓(二兩),沉香(半兩)
上為末,蜜丸小豆大。每服三十丸,人參煎湯下。
世傳密陀僧散,治驚氣入心絡,不能語者。昔有人為狼及犬、蛇所驚,皆以此而安。
密陀僧(研極細末如粉)
上,茶清調一錢匕。
丹溪硃砂丸,治勞役心跳。
硃砂,當歸身,白芍藥,側柏葉(各三錢),川芎,陳皮,甘草,黃連(炒。各一錢半)
上用豬心血為丸,粟米大。每服百丸,龍眼湯下。
《本事》辰砂遠志丸,消風化痰,鎮心安神。
人參,石菖蒲(去毛),遠志(去心),茯神(各一兩),川芎,山藥,白附子,麥門冬,細辛,鐵粉,辰砂(各五錢)
上為末,用生薑汁入水糊丸,綠豆大,以硃砂為衣。每服一二十丸,臨睡生薑湯下。
加味歸脾湯,去丹皮山梔,即歸脾湯,治脾虛弱損,健忘驚悸等證。
人參,黃耆,茯神(去木,各一錢),甘草(五分),白朮(炒一錢),木香(五分),遠志(去心),酸棗仁(炒,研),龍眼肉,當歸,牡丹皮,山梔(炒。各一錢)
上水煎服。
愚按:前方,若乳母憂思傷脾,血虛發熱,食少體倦,或脾虛不能統攝,以致陰血妄行,或健忘怔忡,驚悸少寐,或心脾作痛,自汗盜汗,或肢體腫痛,大便不調,或婦人經候不調,晡熱內熱,或繭唇流注等證,致兒為患者,令子母俱服之。
辰砂膽星膏,治小兒痰熱氣熱,氣急喘嗽,驚悸不安。
辰砂(一錢),牛膽南星(一兩),琥珀,青礞石末(各一錢),天竺黃(二錢),甘草(五分),麝香(少許)
上為細末,煉蜜丸,如芡實大。每服半丸,不拘時,生薑湯化下。
木通散,治小兒肝心有熱驚悸,用此藥瀉肝風,降心火,利驚熱。
羌活,山梔子(各二錢),大黃(煨),木通,赤茯苓,甘草(各一錢)
上銼。每服二錢,入紫蘇葉些少,水一盞,煎至五分,不拘時服。
白話文:
驚悸
-
上藥,每次服用五錢,用薑湯煎煮服用。
-
酸棗仁丸,治療膽氣過於旺盛發熱,導致無法安睡,精神不安,出現驚悸、心悸等症狀。
-
藥材:茯神(去除木心)、炒酸棗仁、遠志(去除心)、炒柏子仁、防風(各一兩),麩炒枳殼、生地黃(搗成膏狀)(各半兩),青竹茹(二錢五分)。
-
製法:將以上藥材研磨成粉末,用蜂蜜製成如梧桐子大小的藥丸。
-
用法:每次服用七八十丸,用溫開水送服。
-
定志丸,治療心神虛弱,症狀與酸棗仁丸相似,或出現胡言亂語,喜笑無常,驚悸等症狀。
-
藥材:人參、茯苓(各一兩五錢),菖蒲、遠志(去除心)(各一兩)。
-
製法:將以上藥材研磨成粉末,用蜂蜜製成如梧桐子大小的藥丸。
-
用法:每次服用七八十丸,用溫開水送服。
-
《治要》茯苓散,治療心經實熱,口乾舌燥,煩躁口渴,無法安睡,心神恍惚。
-
藥材:茯神、麥門冬(各一兩半),通草、升麻(各一兩二錢半),紫菀、桂心(各七錢五分),知母(一兩),大棗(十二枚),淡竹茹(五錢),赤石脂(一兩七錢五分)。
-
用法:每次服用一兩,用水煎煮服用。
-
朱雀丸,治療心病導致心悸不止。
-
藥材:白茯苓(二兩),沉香(半兩)。
-
製法:將以上藥材研磨成粉末,用蜂蜜製成如小豆大小的藥丸。
-
用法:每次服用三十丸,用人參煎湯送服。
-
世傳密陀僧散,治療因驚嚇導致氣入心絡,無法言語。過去有人被狼、狗或蛇驚嚇,都用此藥得以痊癒。
-
藥材:密陀僧(研磨成極細粉末)。
-
用法:用茶水調服一錢匕。
-
丹溪硃砂丸,治療因勞累導致心跳加快。
-
藥材:硃砂、當歸身、白芍藥、側柏葉(各三錢),川芎、陳皮、甘草、炒黃連(各一錢半)。
-
製法:用豬心血製成如粟米大小的藥丸。
-
用法:每次服用一百丸,用龍眼湯送服。
-
《本事》辰砂遠志丸,能消散風邪、化解痰液,鎮定心神、安定情緒。
-
藥材:人參、石菖蒲(去除毛)、遠志(去除心)、茯神(各一兩),川芎、山藥、白附子、麥門冬、細辛、鐵粉、辰砂(各五錢)。
-
製法:將以上藥材研磨成粉末,用生薑汁加水製成糊狀,製成如綠豆大小的藥丸,再以硃砂為外衣。
-
用法:每次服用一二十丸,臨睡前用生薑湯送服。
-
加味歸脾湯,去除原方中的丹皮和山梔子,即歸脾湯,治療脾臟虛弱導致的健忘、驚悸等症狀。
-
藥材:人參、黃耆、茯神(去除木心,各一錢),甘草(五分),炒白朮(一錢),木香(五分),遠志(去除心),炒酸棗仁(研磨),龍眼肉、當歸、牡丹皮、炒山梔子(各一錢)。
-
用法:用水煎煮服用。
-
(作者按)前方若產婦因憂思過度損傷脾胃,導致血虛發熱、食慾不佳、身體疲倦,或是脾虛無法統攝血液,導致陰血妄行,或是出現健忘、心悸、驚悸、難以入睡,或是心脾疼痛、自汗盜汗、肢體腫痛、大便不調,或是婦女經期不調、午後發熱、身體內部發熱,或是出現唇部潰瘍等症狀,而導致幼兒也患有相關疾病,應讓母親與孩子一同服用此藥。
-
辰砂膽星膏,治療幼兒痰熱氣熱,呼吸急促,咳嗽氣喘,驚悸不安。
-
藥材:辰砂(一錢),牛膽南星(一兩),琥珀、青礞石末(各一錢),天竺黃(二錢),甘草(五分),麝香(少量)。
-
製法:將以上藥材研磨成細粉,用煉蜜製成如芡實大小的藥丸。
-
用法:每次服用半丸,不拘時間,用生薑湯化開服用。
-
木通散,治療幼兒肝心有熱引起的驚悸,此藥能瀉肝風、降心火,解除驚熱。
-
藥材:羌活、山梔子(各二錢),煨大黃、木通、赤茯苓、甘草(各一錢)。
-
用法:將以上藥材切碎,每次服用二錢,加入少量紫蘇葉,用水一碗煎至五分,不拘時間服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