方劑組成解釋
香白丸方劑中包含木香,主要基於以下兩點原因:
1. 行氣止痛:木香味辛性溫,入脾胃經,具有行氣止痛之效。方中常與白芷、蒼朮等藥材配伍,共奏行氣散寒、止痛消脹之功,用於治療寒凝氣滯、脘腹脹痛等症。
2. 健脾和胃:木香亦有健脾和胃的作用,能增進食慾,促進消化,緩解脾胃虛弱引起的食積不化、腹痛等症。與白朮、茯苓等藥材配伍,更能增強健脾益胃之效。
總而言之,木香在香白丸方劑中發揮著行氣止痛和健脾和胃的雙重作用,配合其他藥材,共奏治療脾胃寒凝氣滯、脘腹脹痛之效。
主治功效
香白丸主治功效分析
方劑組成及功效
資料,「香白丸」主要由以下兩味中藥組成:
- 木香: 調理脾胃、行氣止痛。
- 黃連: 清熱燥濕、殺菌消炎。
古文內容分析
提供的古文內容來自《世醫得效方》,作者危亦林,其中關於「香白丸」的記載為:
治氣不順,痰涎壅盛,嘔吐不止。
另一段則提及:
治胃口有虛熱作嘔。生薑三片,木瓜二片,煎。(方見傷寒陰證類。)
雖然此段並非直接描述香白丸,但提到了「胃口有虛熱作嘔」的症狀,並給出了生薑和木瓜的應用,可以作為輔助參考。
治療原理分析
香白丸主治「氣不順,痰涎壅盛,嘔吐不止」,其治療原理可以從以下幾個方面進行分析:
行氣化痰: 「氣不順」是中醫病機學中的一個概念,指氣機運行不暢,可能導致痰濕內生。木香具有行氣止痛的功效,可以疏通氣機,推動氣血運行,從而促進痰濕的運化和排泄。
清熱燥濕: 「痰涎壅盛」提示體內有濕熱之邪。黃連苦寒,具有清熱燥濕的功效,可以清除體內的濕熱,減少痰涎的產生。
降逆止嘔: 嘔吐是氣機上逆的表現。木香行氣,黃連清熱,二者合用,可以調理氣機,降逆止嘔。
結合古文輔助理解: 雖然古文中「生薑三片,木瓜二片,煎」並非香白丸的組成,但其治療的「胃口有虛熱作嘔」與香白丸主治的「嘔吐不止」有相似之處。生薑辛溫,可溫中散寒、降逆止嘔;木瓜酸溫,可和胃化濕、舒筋活絡。這提示香白丸在治療嘔吐時,可能還兼顧了溫中、和胃的作用,這與木香調理脾胃的功效相吻合。
綜合分析
香白丸通過木香的行氣化痰、調理脾胃,以及黃連的清熱燥濕,共同達到降逆止嘔的功效。其治療機制主要針對氣機不順、痰涎壅盛所導致的嘔吐,同時可能兼顧了清熱、和胃等作用。
傳統服藥法
青州白丸子、青木香丸。上各30丸。生薑湯吞下。
注意事項及副作用
...
相關疾病
相同名稱方劑
香白丸, 出處:《得效》卷四。 組成:青州白丸子、青木香丸。 主治:氣不順,痰涎壅盛,嘔吐不止。
相似配方組成方劑
相關典籍
討論留言
載入中...